APP下载

金融衍生产品在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2017-12-25

当代经济 2017年5期
关键词:金融工具衍生品期货

(许昌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金融衍生产品在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李莹

(许昌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利率风险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重要市场风险,因此新时期加强对利率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当前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面临严峻利率风险的情况下,十分有必要加强对利率风险的管理,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提供相应的支持。本文在分析金融衍生品及其风险管理功能的基础上,对金融衍生产品在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适当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相应的支持。

金融衍生品;商业银行;利率风险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逐渐兴起并在社会上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成为当前我国金融市场上最具活力,并且具有极大发展潜力、可以产生巨大影响力的金融工具。具体来说,在金融体系中,金融衍生品具体指从货币、股票和债券等基本金融工具中衍生和发展出来的产品,主要包含远期、期货、期权等在内的金融合约。金融衍生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表现出多种功能,如规避风险、价格发现、投机获利、完善金融市场、促进相关金融资源实现合理配置的功能,而正是由于这种特性,金融衍生品能够为我国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提供相应的支持,进而达到规避金融利率风险的主要目的。

一、金融衍生产品及其风险管理的基本功能

1、金融衍生品的基本概念

在金融体系中,金融衍生产品主要指从货币债券和股票等基本金融工具中逐渐衍生出来的金融产品,而之所以称之为衍生,最为关键的因素是这些金融合约的价值是在基本金融工具的价值基础上得以形成并派生出来的,因此可以说金融衍生品的出现以金融工具的存在为基本前提,并且受到金融工具变化的决定性影响,在价格调整方面以金融工具为依据[1]。国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针对金融衍生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结合金融衍生品的性质和特性等对其做出了如下定义:金融衍生工具是有关互换现金流和交易者为了转移风险所签订的双边合约。而当合约到期时,交易者所欠对方的金额一般由基础商品、证券或者指数的价格决定。从此处可以看出,金融衍生工具是在传统金融工具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属于新兴金融工具的范畴,在风险管理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综合能力。

2、金融衍生产品在提升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将金融衍生产品应用于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中具有一定的价值,能够促使风险管理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进而有效规避风险,为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创造条件。具体来说,金融衍生产品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金融衍生产品具有一定的信息特性,能够对利率的走势产生相应的预测效果。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价格是最为直观和最基本的信息,对商业银行利率走势进行预测实质上是为了有效掌握资产或者负债的未来价格变动趋势,进而可以结合资产负债的缺口对资产负债的比重进行适当的调整,有效控制利率变动所能够造成的风险[2]。在金融衍生品的市场体系中,其与完全竞争市场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主要是由于金融衍生产品的信息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可以有效吸引大量的受众群体参与市场活动,因此市场信息也更加多元、全面,在对这些信息进行适当的处理后,相关研究者能够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未来价格发展趋势做出一定的预期,进而对自身交易报价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金融衍生品价格的最终形成可以促使信息的透明度得到有效提升,并且这一价格与供求均衡价格具有一定的契合性,所以市场参与者能够借助价格信息对市场行情做出准确的判断,对利率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次,金融衍生产品的套期保值功能也能够促使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当前利率变动相对频繁的市场环境中,只要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之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差额,就可能会导致利率风险的出现。从理论角度进行具体的分析,对我国资产负债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并逐渐消除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差异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合理控制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到利率预测准确性不足或者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存在一定局限性的影响,完全依靠利率走势对资产负债结构进行调整借以有效规避风险是不现实的,银行还应该积极寻求更为科学的规避利率风险工具,提升商业银行管理利率风险的能力。而金融衍生品则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控制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如可以运用远期利率协议或者利率互换等衍生工具在不对资产负债结构进行调整的情况下合理规避利率风险,并保证商业银行流动性和营利性目标得以实现[3]。

二、金融衍生产品在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金融衍生产品在提升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控制能力方面产生着一定的辅助性作用,因此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要想实现持续稳定发展,有效规避利率风险,就应该探索在利率管理工作中合理应用金融衍生品,以金融衍生品的应用逐步提升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控制能力,为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具体来说,在金融衍生产品中可以用于对利率风险进行管理的衍生工具可以划分为两个类型,即风险对冲型和购买保护型。其中风险对冲型主要指借助这类型产品的交易活动对利率风险进行控制,使利率风险可以借助金融市场完成对冲,促使利率风险逐渐向着对手转移。风险对冲型衍生工具的基本特征是将未来可能产生的亏损或者利益共同向交易对手转移,因此一般不需要额外支付相应的费用,对这类型工具进行具体划分可以分为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和利率互换以及这些基础性工具在不同环境下所能够产生的变形等。而购买保护类主要指金融衍生品中期权类型的产品,包含利率上限期权、下限期权、上下限期权以及在此类型基本产品的基础上发生的变形。这类型的工具一般能够通过向对手支付一笔相应的风险保护金来实现对未来利率可能造成损失的规避,但是与此同时还能够保留未来获利的可能性[4]。由此可见,对金融衍生品的实际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商业银行管理利率风险的灵活性,本文就选取其中两种类型的金融衍生品对其实际应用进行具体分析,希望能够为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控制提供一定的参照。

1、远期利率协议的应用

在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应用远期利率协议,实质上是针对商业银行利率制定的一种远期合约。在合约中,交易双方结合双方实际情况商定一个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可以应用的协议利率,并规定协议利率应该将某种利率作为参照,到结算之日,如果参照利率和协议利率出现一定的差异,则必须根据协议由交易终端一方向另一方支付差异额作为补偿,这样就能够实现对风险的规避。可以说,在权益利率协议中,交易双方中合约的买方签订合作主要是为了对利率上升的风险进行合理控制,而其中的卖方则是为了保护自身不受到利率下跌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也就是说卖方在交易过程中希望能够从现在确定将来的利率,以便实现对未来借款成本的固定,而卖方在交易过程中则往往希望借助合约的签订避免自身资产受到利率下跌的影响遭受一定的损失[5]。

2、利率期货在套期保值中的应用

在金融衍生产品中利率期货是借助某种利率产品构成特定标准的期货合作,其合约持有人在合约到期日以相应的价格对某利率资产进行购买和出售。而由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利率期货的标的物一般以债券为主,因此在金融研究体系中也将利率期货形象地称之为债券期货。对利率期货进行划分,能够分为短期或者长期利率期货,短期利率期货一般将货币市场工具作为标的物,中长期利率期货则将债券作为标的物。在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应用利率期货,一般就是借助利率期货将利率波动所能够带来的风险从商业银行转移到愿意承担风险并且希望从风险中获得一定利润的投机者手中,从而完成对风险的规避,简言之就是借助套期保值实现对风险的规避[6]。应用利率期货规避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主要做法是,当现货和期货市场进行了数量相当并且呈现出相反方向的交易后,借助一个市场的盈利实现对另一个市场亏损的弥补,进而在两个市场中构建相应的对冲机制,最终实现对利率风险的有效规避。

三、结语

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进行合理控制的方法主要包含两种类型,一种是相对传统的表内管理方式,即资产负债管理,而另一种更为先进的表外管理方法,即借助金融衍生工具中的利率衍生工具对利率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在当前传统的表内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管理和控制需求的情况下,就应该加强对金融衍生工具的探索,希望可以有效借助金融衍生工具的应用逐步提升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控制水平,促使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规避利率风险,实现更好的发展。

[1]王美伶: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基于Shibor同业拆借利率[D].山东财经大学,2015.

[2]杜鹏: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3(1):202,204.

[3]任雪莹:浅谈商业银行业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及对策分析[J].现代营销,2015(3):167.

[4]赵万先:浅析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J].金融与经济,2015(4):66-67,93.

[5]依布拉音·巴斯提:金融衍生品发展视阈下商业银行“小微贷”业务发展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6(1):115-117.

[6]李颀:金融衍生产品的使用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J].商,2015(31):190.

(责任编辑:史二霞)

猜你喜欢

金融工具衍生品期货
美棉出口良好 ICE期货收高
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修订后影响上市公司融资的不利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
给漫威、DC做衍生品一天赚1485万元 Funko是怎么做到的?
外汇衍生品业务发展忌“一刀切”
祛魅金融衍生品
衍生品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主要变化及其应用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及其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