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全“三大体系” 保障留守儿童合法权益
——湖北省恩施市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探索与实践

2017-12-25黄兴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44期
关键词:恩施市监护责任

◎黄兴

健全“三大体系” 保障留守儿童合法权益
——湖北省恩施市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探索与实践

◎黄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并将其作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对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今年以来,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省级试点,恩施市着力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加强联动协作,全面建立全市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三大体系,关爱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全市留守儿童规模进一步下降,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有效改善。

以健全机制为基础,完善关爱工作体系

恩施市把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为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当作一项核心任务来抓。按照“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原则,形成纵向延伸至村(居)委会、横向连接到相关部门的关爱工作体系。截止目前,全市已劝返复学12人,登记户口58人,为68名无人监护、父或母无监护能力的农村留守儿童落实了监护责任。

(一)健全领导和协调机制。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作为一项涉及多个部门的长期性、系统性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关爱保护工作领导机制,是强化工作保障方面的重要措施之一。恩施市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召集人,民政、教育、公安等11个部门为成员单位,共召开联席会议1次,工作推进会议1次,共享信息数据,畅通议事渠道,形成工作合力。出台了《恩施市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全面分解任务,明确部门责任。成立关爱保护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建立专项行动成员单位协调机制,确保措施到位、责任到位,不走过场、不留隐患。

(二)形成三级联动工作机制。要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取得实效,必须切实加强市政府的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作用,发挥乡镇(办事处)和村(居)委会在关爱保护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恩施市注重源头预防,实现上下联动,层层压实责任,以网格化管理手段拓宽关爱保护工作的覆盖面,全面构建市、乡镇(办事处)、村(居)委会三级关爱保护平台。市级成立困境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乡镇(办事处)成立儿童关爱保护站,村(居)委会建立留守儿童之家,设立留守儿童福利主任,每村划拨专项经费3万元,并印制儿童福利主任手册,为留守儿童提供精准关爱。通过公益性岗位、志愿者、社工等形式,进一步强化基层工作力量。截止目前,全市172个村、23个社区建立了留守儿童福利主任制度, 6799名农村留守儿童全部纳入关爱保护范围。

(三)健全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台账制度。认真组织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建立翔实完备、动态更新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库,是中央省、市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有针对性做好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恩施市认真制定方案,确定排查口径,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并通过入户调查的方式,全面排查摸底。建立翔实完备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库,实行 “一人一档”,按季度进行核查,及时予以更新。全市共摸排出农村留守儿童6799名,其中辍学7人,不在学12人,未登记户口的105人,无人监护的2人,父或母无监护能力的111人,监护情况较差的有53人。通过建立档案,全面掌握了留守儿童家庭情况、监护情况、就学情况等基本信息,并分类别进行汇总统计,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保护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

以落实责任为重点,完善关爱责任体系

按照中央、省、市全面建立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的要求,恩施市切实强化落实家庭、政府、教育等多方责任,建构起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监护人为主体、帮扶人为补充的全方位关爱服务格局。

(一)落实家庭监护责任。坚持家庭尽责原则是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则是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首要内容。恩施市加强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监督指导,及时完善有关监护手续,组织和督促受委托监护人签订《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落实一对一的监护责任,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照料、亲情关爱和家庭温暖。强化家庭教育的指导,依托家庭教育专家、专业社会工作者、留守儿童福利主任等,为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加强宣教氛围,印制“合力监护留守儿童、相伴成长共享明天”倡议书,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宣传工作,引导未成年人父母自觉履行监护责任。联合人社部门,印制宣传手册,推介本市用工岗位、创业项目信息,举办大型招聘会,引导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二)落实政府管理责任。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落实政府管理责任,就是要落实县、乡镇人民政府的属地责任,强化民政等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责任,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救助保护机制,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恩施市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责任体系,健全救助保障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形成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中心、监护人为主体、帮扶人为补充的全方位关爱服务格局。按照“边排查、边发现、边报告、边评估、边整改、边确认”的原则,建立监护失当案件联动反应机制,形成农村留守儿童监测预防、发现报告、应急处置、帮扶干预的工作链条。市政府划拨专项经费,通过社会捐助等形式广泛筹措资金,设立留守儿童关爱专项基金,夯实精准帮扶基础。

(三)落实教育引导责任。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落实控辍保学责任,认真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入学管理工作,部署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充分发挥团员、少先队、青年志愿者等组织和人员的作用,帮助失学辍学留守儿童融入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切实巩固“控辍保学”成效。加强源头治理,夯实教育主体责任,督促中小学对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实施全过程管理,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建立教职工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以及班主任与结对帮扶教职工沟通反馈机制。利用校外教育辅导站等场所,开展暑期安全专项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村(居)委会民警和学校法制辅导员的作用,编制预防溺水、触电、火灾、雷击、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手册,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以联动协作为保障,完善关爱服务体系

完善关爱服务体系,必须坚持全民关爱,动员和发动一切能利用的力量。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监护、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必须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各方面积极作用。恩施市充分整合政府、群团、社会等多方面力量和资源,从安全、健康、教育、心理四个方面开展关爱服务,取得明显成效。

(一)依靠政府部门力量。要完善关爱服务体系,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强化落实各部门的责任为基础,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救助保护机制。恩施市加强民政、教育、财政、公安等部门的联动配合,建立健全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经费保障、责任追究等制度,在资金补助等方面给予农村留守儿童倾斜。在全市实施了“亲情小屋”项目,先后投资180余万元,共建成134所中心学校的“亲情小屋”,实现了农村中小学全覆盖。聘请 “爱心妈妈”,做到“三个一”,即每月对留守儿童进行一次家访;每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截止目前,全市已经聘请了60余位“爱心妈妈”。做好留守儿童生活、医疗等救助保障工作,根据摸排情况认真分类、及时通报、精准帮扶,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保障、供养、补贴、资助范围。健全通报机制,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和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建立专项行动信息报送制度,按季度填报、核实、更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专项行动情况汇总表》有关信息数据。强化激励问责,将专项行动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评价内容,对工作不重视、措施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通过通报、约谈、挂牌督办、实施“一票否决”等方式进行综治领导责任督导和追究。

(二)发挥群团组织优势。群团组织拥有关爱服务形式更加多样、发动群众更加广泛、组织活动更有经验等多种优势,是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必须依赖的重要力量。恩施市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关工委等群团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假期日间照料、课后辅导、心理疏导等关爱服务。团市委组织青年团员、少先队员、青年志愿者、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开展“手牵手、心连心”行动,采取“结对+接力”工作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和互助活动。舞阳坝街道办事处团委组织为七里坪小学17名留守儿童捐赠装“爱心书包”,同时开展了敬献红领巾、送祝福卡、发表感想等活动。关工委组织动员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协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与服务工作。

(三)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要形成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各方面积极作用,着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监护、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恩施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落实优惠政策,孵化培育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等组织机构。开展了 “希望家园”留守儿童夏令营活动,为期20天,30余名志愿者结对帮扶留守儿童200余名。毕兹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专业社会工作者,走访贫困留守儿童家庭,开展安全知识讲座、辅导功课、陪同游戏等“彩虹行动”,用真情温暖农村留守儿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社会组织签约,针对农村留守儿童中的困境儿童,进行生活救助、学习辅导、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适等专业服务,全市300余名困境未成年人得到有效监护和关爱保护。充分发动农村老年协会力量,形成“老少搭配”的关爱保护模式。白果乡两河口村老年协会会员配合五所小学,开展了“庆六一、关爱留守儿童”大型文娱活动,并结对帮扶在校农村留守儿童51人。金龙坝分会的帮扶人员组织农村留守儿童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如利用节假日去看望高龄空巢老人,并提供理发、补课等义务服务。

(本文作者系湖北省恩施市民政局长)

猜你喜欢

恩施市监护责任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带养之实能否换来监护之名?
浅谈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以湖北恩施市盛家坝乡小溪村为例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完善
恩施市基层就业创业工作的对策
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与探索——以恩施市屯堡乡为例
恩施市中心医院:真心服务体现品牌价值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