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讲授法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的运用

2017-12-25屈莲华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44期
关键词:讲授法形势与政策形势

◎屈莲华

论讲授法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的运用

◎屈莲华

教学方法在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之间,起着中介桥梁作用。教学方法指向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制约,是师生都应当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是引导、调节教学过程的规范体系。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集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在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如果没有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就不可能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

讲授法是“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又叫讲授式教学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讲授法一直在课堂中普遍采用,尽管被一些人不恰当地贴上了“灌输”的标签。但在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中,讲授法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且其他各种方法在运用中常常要与讲授法结合。讲授式教学法在形式上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

不能认为现在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讲授法就一无是处了!关键是要弄清什么时候、什么内容要用讲授法;用讲授法时该如何去讲,怎样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讲授法不排斥其他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相互融合,才能高效达成教学目标。

由于“形势与政策”课内容广泛、理论性和政治性强,认真备课,熟练掌握教材、讲稿内容,对所要讲授的知识要点、问题解析、系统结构、相互联系等做到胸有成竹,讲起来才能精神饱满、充满信心,出口成章、熟能生巧,才谈得上注意学生反馈,调控教学活动的进程。

教学语言要准确精炼、有严密的科学性与逻辑性;没有非教学语言,用词简要;吐字清晰,音调适中;适度把握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注意感情投入,才能严肃而活泼,形象而生动,富有感染力和鼓动力。“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应在平时加强基本功训练,使授课语言规范化。

充分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讲授的内容须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使学生随着教师的讲解或讲述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讲中有导。学生主体作用表现突出,表现为愿学、愿想,才能使讲授法进行得生动活泼,而不是注入式。

讲授的内容要具体形象,如对经济形势专题中众多的经济学术语、抽象概念和原理,要尽量结合其他教学方法,使之形象化,易于理解。对内容要进行精心组织,使之条理清楚,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讲授过程中要结合多媒体课件与板书。以多媒体课件提示教学要点,显示教学进程,使讲授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在讲授式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并与其他教学法交相融合。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运用讲授法的作用

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讲授法的显著优点是简捷与高效、直接与通俗,这也是讲授法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教师的讲授能使深奥、抽象的知识变成具体形象、浅显通俗的东西。讲授法采取定论的形式直接向学生传递知识,节约了时间成本。

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教学内容。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学科知识体系的一个蓝本,不仅汇集着系统的学科知识,而且还蕴藏着许多其他有价值的内容,如学科的思想观点、思维方法以及情感因素。正是借助教师的系统讲授和透辟分析,学生才得以比较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学到系统知识,还能领会和掌握了蕴含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学科思想观点、思维方法和情感因,学科能力也就得到了全面提高。

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任何真正有效的讲授,都必定是融进了教师自身的学识、修养、情感、流露出教师内心的真、善、美。所以,讲授对教师来说,不仅是知识内容、方式方法的输出,也是内心世界的展现。它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可以说,它是学生认识人生、认识世界的一面镜子,也是学生精神财富的重要源泉。

讲授法是其它教学方法的基础。从教的角度来看,任何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讲”,其他各种方法在运用时,都必须与讲授相结合,只有这样,其他各种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所以,可以认为,讲授是其他方法的工具,教师只有讲得好,其他各种方法的有效运用才有了前提。从学的角度来看,接受法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其他各种学习方法的掌握大多是建立在接受法的基础上。学生只有学会了“听讲”,才有可能潜移默化地或自觉系统地把教师的教法内化为自己的学法,从而真正地学会学习,掌握各种理论知识,培养提升各种能力。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运用讲授法的实例与实效

重庆工商大学以经管学科为主体的多学科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问题与道德困惑是各色各样的,但都往往与经济改革及各种经济学流派相牵连,这是“形势与政策”课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往往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实效性。年轻大学生表达出来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差、心理素质欠佳等等问题,往往和他们心中有关经济与伦理、经济与思想政治、经济关系与人格、产权与制度、阶级与利益、经济关系与个人自由及发展、经济改革与政治制度等诸多疑虑相关联。这说明应该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任务,对学生面临的思想政治困惑,进行必要的经济分析,尤其对经济相关专业的学生,这样的拓展讲授,使经济分析与形势政策教育相渗透。

为此,形势与政策教研部推出了《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意识形态全球化斗争——兼评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中国工作的十条戒令》、《经济全球化的意识形态理论——新自由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泛化》2个教学专题。这是伦理学与经济学结合渗透的专题,知识容量大、学科跨度宽、学生了解浅,选用讲授法既简捷又高效,彰显了理论的力量,教法的魅力。

教学实践表明:这种将学生现实疑惑与热点问题结合起来的分析讲解,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增进了形势政策教育的科学性,收到良好教学实效。

当然,“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法具有综合性。应坚持课内教学和课外教育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进行教学,寓教于课堂讲授和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之中,充分体现教育方法、途径的综合性特点。

重庆工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讲授法形势与政策形势
浅析讲授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讲授法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应用研究
“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效果研究
论我国器官移植面临的新形势及其立法需求
东南亚地区形势:2015年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
适应形势 增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