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有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的现状及对策

2017-12-25

新商务周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金融业务商业银行监管

现有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的现状及对策

文/顾芳弟,南开大学

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中国银行在适应国际市场、进行产品创新能力在增强的同时,也面临了更多的问题。金融得以很好的创新发展,最离不开的就是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金融业务创新也成为了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壮大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其经济效益的基础,而在今天面对金融全球化高速发展,不断创新的国际金融业务也为我国金融业务创新发展带来了滞后的形式,而对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如何做到创新更是目前我国金融界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发展;分析探究

1 前言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其中的金融的创新,事关我国的国有和商业银行的能否实现快速发展。对于国内,在净利差收窄增速放缓情况下,银行正在处于转型发展的拐点期,一方面各行的非息收入占比在提高;另一方面非银金融机构的挑战加大,如余额宝2015年余额达6207亿元资金,超过四大行大多数省分行的存款。对于国外,我国正式加入国际 WTO以后,我国逐渐扩大的规模的外资银行,导致对我国银行带来了巨大威胁,金融业务的创新在我国银行当中一直都是一个很重要角色,也被称之为可以有效的推动银行未来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成为我国银行实现经济增长,提升发展活力的重要改革之路,对于金融业务创新的分析研究也就显得十分必要。也是我国银行能够快速的提高竞争实力的基阿本途径。

2 我国金融业务的创新现状分析

2.1 金融业务创新缺乏系统性

目前,我国银行的主要的经济来源仍然只是以传统的金融业务为主,单一的金融业务形式也导致了业务范围较窄,比如存贷款业务等,不利于其经济绩效的提高的原因是银行的经济增长来源较少。而创新金融业务大多是建立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之上,才导致金融业务创新只停留在了再加工的层次上,本质上是对原有业务的延伸和拓展。这样的金融创新根本没有变革,所以我国银行的创新金融产品缺乏系统性,新型金融产品带来的附加值也较低。

2.2 投入产生效率不高是业务大而弱

我国银行的业务创新,目前主要体现在数量上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金融机构的网点、金融业务的种类,在数量都有了高速的指数型的增长,但是这些金融业务的创新都只集中在了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毫无创新的金融产品及服务上,缺少内涵型的金融业务创新,只是追求数量,而没有提高金融业务创新的质量。据有关部分统计,我国银行业净利润平均增速在2017年度预计会出现负增长,投入产出率在逐年的降低,重要产品竞争力还不足以展现其实力,表外产品与全球先进同业差距明显且巨大,如证券承销、债券承销、并购财务顾问等业务都未有行进入全球二十强,而且从大型银行多数附属子公司的资产回报率低于集团平均水平,效益创造能力有限且多元化经营竞争力不强。现有金融产品种类虽然多了,但对于对客户的需求差距仍然很大,目前工农中建的金融产品种类均超过千种,单看数字已经相当庞大,但实际上产品让不能满足客户个性需求,各行某一时间段主推产品偏少,并受制于风险控制、监管要求等因素制约,大多数金融产品创新仅是围绕原有产品改进和完善,真正实现突破的金融产品种类少,而且由于产品效益创造能力和人员素质差异,各产品在银行内部地位仍有存较多不平衡。

2.3 缺少创新技术也缺乏创新人才

当前的金融业务创新还处于创新的基础阶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网络化、自动化,但是缺少创新型人才的支撑力量,技术创新也就难以实现较大突破,成为了金融业务创新的瓶颈。实施金融业务创新,需要先进科技的力量,离不开创新人才的支持,人才既是创新的基础又是创新的重要保障。另外,大多数银行对产业基金投资的评审机制相对落后,评审基本不参与劣后级投资,其仍以类信贷评审为标准;其次,目前各商业银行特别是在省分行层面及地市分行层面,人才缺乏,队伍专业性要进一步提高,产业基金运作基本上跳出了传统银行范畴,对实操水平和风控能力要求更高。

2.4 创新业务的监管力度不够

我国银行的金融业务创新,亟需加强监督和管理工作,因为我国的金融的管理制度还不健全,这就导致了我国银行在金融业务创新上,监管力度的匮乏,业务创新缺乏有力的制度规范,也导致出现了一些违法和违规的现象,这就扰乱了金融市场的秩序,然而监管处罚加重暴露出业务管理和产品设计流程上的一些共性问题。如在反洗钱工作中,由于系统缺陷商业银行在办理业务过程中无法对洗钱情形进行有效的识别可能带来极高的监管处罚。2016年全国共有26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遭到处罚,罚金超2.6亿元,被罚金额部分行超过1.6亿元,涉及的问题业务和产品种类繁多。

面对复杂且善变的经济形势,我国银行必须积极进行金融业务创新,通过改革来应对市场的竞争与风险。金融业务创新能够有效防范经营风险。如今在变化之快的金融市场的发展也日新月异,银行面临的经营风险也日渐增多。推行金融业务的创新,能够有助于我国银行建立健康有序的市场发展机制,使银行的各项业务都能在市场中实现长效发展,进而能够很好地防范经营风险,可以有力地抵御市场危机,实现平稳快速发展。

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的策略

3.1 在产品创新设计上回归客户第一的理念,以用户为核心

我国银行的金融业务创新应该是“一心一足”,以用户为核心,立足于市场,才能真正实现金融业务的创新。首先,以用户为核心,要求银行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根据用户的反馈来改善金融创新产品,不断地完善用户体验,使新推出的金融业务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其次,即根据市场发展来创新金融产品,立足于市场才能保证金融业务创新的可行性。基本上以建设国际一流银行、最好的银行是国有大银的最终目标,这就需要有为国际一流客户服务的能力。只有围绕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创新,伴客成长,才能走向卓越。国际一些先进行如富国银行长期奉行“满足客户的所有金融需求,并帮助他们取得财务上的成功”的思路;花旗银行把集团的基本战略定为“致力于提供简单、创新及负责任的金融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最佳效益”。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学习的。

3.2 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为金融创新组织队伍

无论在任何种职业人才都是必要的,人才培养在银行业务创新当中也是需要被高度重视的。人才是银行业务创新的首要前提,促进金融业务创新,就必须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要紧密结合市场发展需求,使培训出来的员工能够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我国的我国银行需要建立长效的人才培养体制,系统地对岗位职工进行业务创新知识的培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还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这是因为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客户对于金融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还要注重外语、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训,全面提升银行职工综合业务素质。通过综合培训,组织一支有创新能力的队伍。

3.3 把控好成本与经济绩效的关系

在进行金融业务创新时,需要认真做好市场调研,切不可盲目跟风,我国银行的金融业务创新,是要考虑银行的经济效益的。金融创新要以切实提高我国银行的经济利润,为银行的经营绩效服务,并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创新的成本投入,同时还要及时防范金融业务创新可能会带来的财务风险、银行信誉问题等不利因素,只有把控好金融业务创新中的成本与收益间的关系,以及充分做好应对经营风险的准备工作,才能确保我国银行的金融业务创新能够健康有序地进行,在稳定中寻求金融业务的创新突破。

3.4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加强技术创新

我国银行的业务创新,需要充分借助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突破。近些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移动互联网有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随着客户端这一应用形式的普及,对与银行的金融业务创新也有着深刻的影响。例如,现在很多我国银行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客户端,以及官方微信平台等新型金融业务平台,加快了商业银行的业务效率。在未来的金融业务创新道路上,我国银行仍然需要围绕移动互联网来进行业务创新。

3.5 加强金融业务创新的监管工作

如何加强金融业务创新工作的监管力度只要来自两方面:一、转变监督管理的思想观念,需要认识到金融业务创新的监管和服务是一个辩证的整体,让监管在服务中进行,反过来让服务促进监管工作的发展。二是完善金融创新监管体系,既要设立监督管理的行政部门单位,成立专门的金融业务创新监督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建立计算机信息管理数据库,通过金融业务办公自动化系统,科学高效的对金融创新业务进行及时的监管,不断完善监管信息系统,提高我国银行的金融业务创新的监管工作效率。

3.6 紧跟国家战略方向,服务好实体经济发展

目前情况下,国家政策选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深远,国家通过强化投资、产业、区域等宏观调控政策协调配合,综合运用财政、货币、监管杠杆和工具的情况下,大型银行有必要针对性的优化机构布局,积极开拓绿色、普惠、综合、“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领域,落实“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和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4 结束语

由于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的发展轨迹,企业文化、人才结构、经营管理理念不尽相同,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不论对单一机构还是国内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都不可或缺。金融业务创新是我国银行应对市场挑战,提升身竞争力的重要方法,目前我国银行的金融创新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同时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因而我国银行对金融业务创新需要及时反思,针对创新中的问题要采取改进措施,以不断完善自己的金融业务创新,以此来确保我国商业银行得以在经济市场的竞争当中占据着优势地位。

[1]杨文虎.金融创新、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J].当代经济,2009(11)

[2]白钦先.以金融资源学说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 — 理论研究的逻辑[J].华南金融研究,2003(3)

[3]樊志刚,马素红.金融衍生产品发展的新特点与国内商业银行的策略研究[J],金融论坛,2006(4):3- 9

[4]刘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金融学,2007

[5]冉光和,王定祥,熊德平.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J].管理世界,2004(4)

[6]陆晓明.危机后大型银行国际化发展趋势及对我行的启示[J].中银调研,2016年第十三期

[7]宋芳芳.“一带一路”下商业银行发展策略[J].新经济,2016年23期

[8]林琳,曹勇.基于复杂网络的中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传染机制研究[J].经济管理,2015年第8期

[9]鲍旭红,唐文菊.发展金融衍生业务: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战略选择[J].特区经济,2007,02:80-81.

[10]杨小力,杨林岩,周小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策略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6,06:77-79.

[11]徐苒.我国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研究[J].经济师,2015,10:184-185.

[12]左照芳.我国商业银行推进金融业务创新的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08,33:24-26.

[13]高亚平.浅议如何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公司金融业务的创新与转型[J].经营管理者,2014,23:34.

猜你喜欢

金融业务商业银行监管
绿色金融回顾与展望
数字监管 既能“看病”也能“开方”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商业银行应主动融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邮政储蓄银行金融业务管理的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
中小型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