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效能感在足球训练中的运用①

2017-12-25胡媛媛杨元英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2期
关键词:实验班效能足球

胡媛媛 杨元英

(广西大学体育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4)

自我效能感在足球训练中的运用①

胡媛媛 杨元英

(广西大学体育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4)

本文依据自我效能感对高等院校足球训练所起的作用,探索高校足球运动员和自我效能的关联,总结出在足球训练的过程中,自我效能感觉良好的运动员,其发挥的水平越好,取得的成就就越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足球在我国的渗透能力越来越强,国家对足球运动的投入力度也逐步加大,当前我国高校足球训练亟须解决的问题就是把足球运动员的训练潜力最大程度地去挖掘和发挥出来。

自我效能感 高校足球训练 个体成就

运动员在足球训练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挫折和创伤,运动员能够在足球训练中对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记忆储存,时刻提高自我效能感,在足球训练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不足之处,充分利用记忆储存。有针对性地进行足球训练,进而提高自身的足球技能,最终获得个体成就。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对某高校的两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班级人数分别为30人和35人,他们的平均年龄为18.66岁。这些运动员在足球训练进行对比过程中,已经对他们进行心理、足球基本技术、体能以及自我效能的测试,结果显示出两个班级的学生在心理、足球基本技术、体能以及自我效能方面具有相似性,因此,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这两组的学生均需要接受5~6周的足球技能训练。在实验班当中,对其进行“自我效能”理论的专业指导,将总体训练目标分解为若干子目标,让学生通过子目标的逐步训练,分步骤地完成总目标的整体训练。对于对照班而言,只需让他们按照传统的训练方式进行足球技能训练,仅仅给予他们动作的讲解和规范,其余自身练习。

1.3 评价方法

第一,《成就动机量表》。这部分包含30道题,前15道题测试的是运动员寻求成功的动力,后面的15道题测试远动员避免失败的动力。

量表通过了信度及效度检验。这个表格根据四点计分法,依靠分值来说明效能感的程度,它与计分成正比。评估其自我效能感变化。

第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此量表主要针对足球运动员心理状态,需要从思维模式、自我认识、人际交往能力、情感发展及睡眠状态等方面对学生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估分析。

表1 两个班级足球运动员实验前后的心理状态与自我效能水平比较(±s)

表1 两个班级足球运动员实验前后的心理状态与自我效能水平比较(±s)

班级(n) 自我效能感评分 SCL-90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实验班(30人) 2.98±0.39 3.42±0.36 3.47±0.34 2.69±0.31对照班(35人) 3.01±0.42 3.56±0.41 3.56±0.45 2.56±0.43 P>0.05 <0.05 >0.05 <0.05

第三,足球技术发展上,根据中国足球协会训练要求,对两个班级的足球运动员进行实验前后的足球技能对比,以便分析两个班级足球训练技能的掌握情况。然后对两个班级进行足球比赛,并对比赛数据进行统计,运用SPSS 30.0软件进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心理状态与自我效能

选择的实验班在未进行试验的时候,他们的心理状态与对照班基本没什么区别,具体体现在自我效能感和SCL-90两者十分接近。然而所选择的试验班经过渗透训练,他们的自我感觉效能增长幅度要远高于对照班级,但同班足球训练之间的差异并不大(P>0.05)(见表1)。可见,实验班能够通过渗透训练提高学生足球训练的自我效能感,学生在足球训练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也有所加强和提高。

2.2 足球技能成绩比较

在足球技能训练当中,踢球、颠球、投球、射门等相关技能训练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验过程中,所选的试验班级取得的分数遥遥领先,(P<0.05)(见表2)。由此可见,通过足球技能的渗透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足球专业技能,使得学生的足球技能发展水平更有成就。

2.3 足球比赛成绩比较

该阶段一共有5个场次的比赛,在此过程当中,实验班总共获得22分,对照班总共获得12分。通过表格对比,实验班所取得的成绩要高于对照班(P<0.05)。这次对比点为传球、抢断球和射门的成功率作为考察对象。在这三方面,实验班均优于普通班。

表2 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后取得的成绩对比(±s)

表2 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后取得的成绩对比(±s)

班级(n) 踢球 颠球 投球 射门实验班(30人)82.56±6.85 91.25±7.52 89.78±6.98 92.14±7.89对照班(35人) 75.46±5.89 81.23±6.58 79.18±4.98 76.33±6.58 P<0.05 <0.05 <0.05 <0.05

表3 两个班级足球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比较(%)

3 分析与讨论

3.1 高校足球训练过程运用“自我效能感”面临的挑战

3.1.1 高校足球运动员自主意识差

在实验班足球运动渗透训练过程中,体育老师要求的内容较多,并且有系统性的规划和学习,对整体训练技能关注性较大,因此其调整方向比较明确,能够将自身不足予以弥补。而在对照班的训练当中,对自身在训练中存在的不足认识不到位,尤其教师的指导不够专业,再加上学生的自主意识较差,对自身的评价不够准确。

3.1.2 高校体育教师缺乏科学的引导

老师对学员的训练方法不当、训练模式古老、缺乏先进的训练理念,都使高校足球教学的开展受到影响,虽然在这一阶段当中实验班由于系统的传授相关足球训练技能知识,但从长久来看,实验班一旦失去教师的引导,其比赛成绩还将回到原始状态,对足球训练的整体发展并无太大帮助,“自我效能感”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训练效果仍不理想。

3.2 足球训练运用中关于“自我效能感”的策略分析

3.2.1 加强高校足球运动员自主意识的培养

高校足球协会可以定期通过开展足球知识竞赛和足球比赛加强足球运动员对足球的认识,使得校园足球能够对高校学生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得校园足球文化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保证通过足球技能训练教学使高校足球运动员自主意识的培养得到有效加强,从而使受训学员的自我效能感得到提高,进而取得更高的成就。

3.2.2 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的科学引导

相关足球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体育老师的技能培训,可以定期开展培训活动。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交流,体育老师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才能得以提高,从而可以使体育老师优化足球训练活动。高校体育老师要科学指定授课方式,首先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训练学习,小组强则整体就强。使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条件下参与训练,高校运动员才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对足球技能训练的专业强化练习当中,使得运动员身心健康得到了全面发展,进而更加有效地促进了高校参训学员的自我效能感的发展,在提高自身水平及成就的同时,也使得足球队的竞技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

[1]吴楠.“自我效能”理论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的运用策略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6(10):27-28.

[2]田昕.大学生足球运动员自我效能与动机水平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4.

[3]罗代.河南高校足球运动员自我效能的功能分析[J].许昌学院学报,2013,32(5):42-46.

[4]周远军.中学足球训练对自我效能理论的实践应用研究[J].体育科技,2016,37(4):64-65.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32.051

G808

A

2095-2813(2017)11(b)-0051-02

胡媛媛(1987,2—),女,汉族,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学。

杨元英(1982,3—),女,汉族,山东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体育理论。

猜你喜欢

实验班效能足球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红外空空导弹抗干扰效能评估建模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