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赴日留学个案见析

2017-12-24潘娜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36期
关键词:日语留学生学院

◎潘娜

高职学生赴日留学个案见析

◎潘娜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实习就业作为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社会的需求来积极拓展就业途径。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其中赴日留学就是解决就业的大好途径之一,可以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本文通过赴日留学优秀毕业生案例进行个案见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近年来,国内就业岗位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然而,2008年7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外务省和法务省等联合出台了“留学生30万人计划”。计划解决了留学生的入学到毕业的问题。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6年出国留学趋势报告》显示,据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IIE)发布的《ProjectAtlas,2015》显示2014年全球共有450万国际学生,前八大国主要留学目的国为美国、英国、中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及日本,这八个国家接收了全世界69%的国际学生。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国际生源国。 在这样的背景下,赴日留学一方面有利于高职学生跨国学习宝贵的专业知识、开拓眼界,另一方面他们可以通过海外继续进修的方式增加他们的就业竞争力。除了在本国就业,多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去海外公司工作体验,甚至海外创业等模式,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

借中日合作项目,发展国际化校园

专升硕项目。2009年开始,我校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全面启动了与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KCGI)的“专升硕”合作项目,采取“2+1+2”模式,为我院大二学生提供赴日攻读硕士课程的渠道。目前,我校已有48名学生通过该项目赴日留学。

中日合作班。我校参与国际职业教育合作与发展。2014年4月23日,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教育部备案,我校与日本京都计算机学院合作举办嵌入式技术与应用(汽车控制)和商务管理(经营情报管理外包)两个专业,新生于2015年9月入学。该项目采用2年在中国,1年在日本的模式,学生毕业后获得中日双文凭,并有机会继续在日本攻读本科和硕士。今年9月我校已有第一批中日合作班的10名学生通过该项目赴日留学。跟随中日合作办学的步伐,我院将逐步引进其成熟适用的国际职业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和数字化教育资源,创新国际化发展形式。

海外学历提升工作成果显著

我校遵循“开放办学”宗旨,注重吸纳国际优秀教育资源。从2009年11月27日与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签订《友好合作协议书》以来,学校为应、往届专科毕业生提供一个高效、低费、有保障的升学渠道,以帮助学生提升学历,增强就业竞争力。

个案: 学霸——晓要(化名)同学。晓要获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2015年度最优秀毕业生奖。

他在来到日本的一年后日语能力突飞猛进,以语言学校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日本语能力考试N2级别。考入研究生院后,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努力掌握研究生院所教授的知识,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获得了学校和老师的普遍认可,连续2年获得日本文部科学省的奖学金。同时,对于所学领域的专注和努力也使他收到世界三大学会之一EURO的邀请,在英国格拉斯哥举办的EURO2015盛会上发表了毕业论文。

学习之余,他还积极参加研究生院的合唱团以及各种运动赛事,作为校篮球队的一员为学校赢得了留学生运动会的冠军。最值得自豪的是,通过教授悉心的指导以及自身的努力,2015年9月,毕业典礼上以GPA最高的成绩在众多优秀的毕业生中脱颖而出。

目前是苏州园区某知名保险有限公司的讲师,负责培训和业务推动工作。他的同事经常提到他的行业解析格调较高、思路清晰、语言流畅,PPT图文的比例恰当。作为最老的90后却在行业焕发年轻的光彩。

个案:热心学长—— 源源(化名)同学。源源是历届学生中最热心助人的学长,不管是在日本对学弟学妹们的帮助,积极自发做很多赴日资料供同学们参考, 从入学到毕业至今,也返回母校给越来越多的同学们作讲座。

源源是一个原本在大学里辅修英语的学生,对日语一窍不通的他因SISO赴日留学项目的契机而接触到了日语,并且去到了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进修深造。在一个周围都是日本小伙伴的环境中学习日语,使他的日语能力突飞猛进,半年就完成了从0基础到N2的突破,之后自己用日语写求职信,获得了在日本的第一份兼职。一年后在语言学校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外国人留学生奖学金。考入大学院后,在日本教授们启发性教学方式的授课中,源源学到了很多非常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他也积极参加大学院的合唱团以及各种活动,作为学院合唱团的一员,有幸能与日本知名音乐人梅原司平老师站上同一个舞台唱歌,并且翻译了梅原老师的两首著作。在大学院的种种经历使他的人生有了新的亮点。毕业式上源源作为本届学生代表上台领取了信息技术硕士的学位证书,为留学生涯划上了一个完美句号。听他的一些留学反馈提到,三年的留学生活给他的人生增添了许多色彩,相信作为SISO的第二批赴日留学生也给之后的学弟学妹做好了榜样,希望未来的SISO赴日学子能够继承并发扬SISO的优良传统,敢于挑战自我,努力拼搏,为校争光!

源源曾被IBM中国全球服务执行中心录用,主要从事面向SAP平台的对日软件开发及咨询顾问的工作。目前是苏州新区某IT公司的软件开发工程师。

个案:在日创业小能手——华子(化名)同学。 从小就在苏州长大的华子进入SISO以后的专业是软件测试,为了丰富大学生活也为了锻炼他自己,在SISO成立了SISO文虎灯谜社。在班主任老师以及很多好朋友的帮助之下,灯谜社在学校中也小有名气,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之后就通过SISO赴日留学项目来到了日本京都。

华子说他一下子就爱上了这座城市。开始了全新的学习生活,偶尔也打工,为之后的就业做准备。其实毕业那时候的华子很迷茫,面试了几家企业都不适合他。幸好遇到了京都的贵人王老板给他很多帮助。让华子找到了突破自我的方向,也决定自己去创业。于是在京都成立了某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有两三名员工和若干打工的留学生小伙伴,主要开展民宿管理、旅拍、和服体验等业务。

虽然公司现在还刚刚起步,但是他的创业激情不减,精益求精做着他的精品民宿。

个案:踏实的宾(化名)同学。宾目前他是苏州某电子有限公司的SAP工程师。

宾高中毕业后本来准备去英语系国家的,直到参与了SISO的赴日留学计划才开始学习日语。在日语学习道路上走得比较坎坷,不过在考试的道路上很顺利。一路通过N2、N1。成功进入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进修深造,并且于2015年顺利从学校毕业。作为SISO第三批赴日留学生,他们沿着学校前辈们的成功道路,不断努力。在学习的道路上,情报大学院大学的上田教授,董老师等人都给予了宾莫大的帮助,他们不仅在课堂中吸收到了教材中的知识,还在课后通过实习学习到了工作经验,为毕业找工作铺平了道路。在生活中,也通过兼职以及参与合唱队慢慢融入日本生活。在日本的三年是宾人生难以忘怀的三年。

个案: 回苏州创业的艺术范儿——Alex (化名)同学。Alex赴日留学回苏州创立了姑苏区某映画摄影工作室,也同时是摄影师。

Alex在SISO的专业是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当时的兴趣是学习日语。并且参与了赴日留学的项目,有机会在京都情报大学院学习深造。在日本,周围都是日语的环境下日语进步非常快,用半年时间完成了N2考核。在留学期间利用课余时间去做了兼职,并且在一年后考入了大学院跟着导师学习等。他希望未来SISO的赴日学子能好好生活,珍惜留学的时光,丰富自己的人生。

工作启示

令人宽慰的是,在当今的社会,电视、网络、报刊已经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世界了,电话、手机、QQ 可让人们在家就能与远在国外的孩子视频聊天,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情况。更加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视野的开阔和就业理念的转变,很多家长思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很多家长更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到海外求学以图更大的发展空间。而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与欧美国家相比,留学费用要便宜很多,更有宽松的勤工俭学条件,特别适合普通老百姓的经济状况。谁都不否认,孩子回国后,就是名副其实的“海归”,就有了更强大的竞争能力。

在这些个案中,我们可以看到,首先,不论是专业知识过硬的学霸晓要, 还是回苏州创立摄影工作室的 Alex,他们利用现有自己喜欢的资源,有明确的留学目标,选择符合自己专业的相关课程学习。他们是有个性、有想法的90后。

其次,学习之余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丰富生活。多与人交流、帮助他人、交换信息,促进自己成长也是留学生活中必备的技能。打开心门,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案例中的两位同学都提到了日方学校的合唱团。利用当下流行的各种元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利用日本电影动漫等手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日语的歌曲能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效果。在总结了实际的学习方法后发现,学生在演唱日语歌曲时,通常都要理解歌词的大意,然后背诵到可以演唱。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记忆方法。基本的日语学习是让学生背诵生硬不好理解的课文,学生经常感到枯燥无味,无法背诵。通过歌词的背诵可以很好地掌握词汇的读音和语法的运用。

最后,一旦确定目标,踏实坚持不懈地努力是在他们身上看到的共同点。例举出一些优秀毕业生的案例,提供给更多有留学意向的同学们参考,这些案例希望在他们的学习道路上作为征途中远方的明灯,给学子们带来鼓舞和动力。在搜集案例期间,得到我校毕业生的积极反馈,正是他们的慷慨分享人生历程,才得以顺利搜集。愿他们以及日后的赴日学子们在岗位上熠熠生辉。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家庭可支配的收入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考虑让孩子走出国门,送他们去海外学校读书。根据《2016中国出国留学发展趋势报告》提及到中国留学生低龄化趋势十分明显,在世界主要英语留学目的国,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留学生占比都位居该阶段国际学生第一位。从出国读大学到出国读中学在一线城市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低年龄层的留学生群体日益庞大。但整体来看,高等教育阶段留学生还是出国的主体人群,占总体留学人数的80~85%,本科留学所占的比重几乎与研究生留学持平。

高职院校学生是赴日留学的主力军,为了能够更快地适应海外完全的素质教育方式,要求学生付出更多艰辛。在留学前做好语言、心理、生活上自理能力、交友方式等等的心理准备。避免赴日后心理落差太大,无法适应留学生活。目前很多高职学生都是倾向于书本学习,遇到外教老师总是羞于开口,往往是还没有交流,已经往后退缩的状态。高职教师应该考虑到即将赴日的留学生的这些需求,上课时可多采用符合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何让学生多参与课堂,利用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片、声音和动画于一体,提供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敢说、愿意说到积极主动地用日语说出来,提高他们的口头交际能力是今后国际化教学方式和内容探索的重要趋势。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本文系2016年度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校级教研教改项目“中日合作项目中高职日语实践教学研究”(立项编号:JG-201610)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日语留学生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学院掠影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