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路径选择

2017-12-24高天颖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36期
关键词:消费信贷金融体系居民

◎高天颖

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路径选择

◎高天颖

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战略转型的重要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由出口导向型转为消费导向型,我国的消费金融日益体现出其重要性。然而,我国的消费金融仍然处于发展初期,在制度、产品以及风控方面并不完善。

我国居民的储蓄率在全世界来说一直处于前列,这也导致我国过去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主要依靠出口、投资来拉动。近年来,我国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的稳定、良性增长,逐渐开始实施经济转型战略,减少对进出口与投资的依赖,大力促进国内消费增长。因此,消费金融的兴起正顺应了我国经济转型的要求和发展趋势,也在实践与摸索中不断成长与壮大。

消费金融的含义

学界的定义。消费金融最早由美国的Merton与Samuelson分别于1969年和1961年提出,他们指出消费金融主要是消费者在金融环境中,合理的运用未来的收入与资产来匹配当前的自身消费需求并达到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目的。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国内外学者通过消费金融的不断发展也在逐渐修正对消费金融的定义,并从产品、服务、功能等角度来对其进行描述,认为消费金融是具有支付功能、风险控制措施的借贷行为。

金融界定义。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消费金融可能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所涉及的行业也种类繁多。根据美国银行家协会对消费金融范畴的规定,其主要包括了个人贷款、移动房屋贷款、休闲车贷款、直接性汽车贷款、非直接性汽车贷款和游艇贷款等8个项目的银行消费贷款。而美国保险业对消费金融的定义则包括了房屋贷款、信用卡以及其他贷款。

本文所涉及的消费金融主要是指居民个人为了满足自身对于商品以及服务的需求,通过借贷的方式来实现当前以及未来消费效用的最大化。

我国消费金融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消费金融业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以银行的消费信贷为主、各种民间的消费信贷与互联网金融的个人信贷为辅的状况。

消费金融发展速度快。我国的消费金融起步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并主要以银行的个人信贷业务为主。由于过往的我国金融体系主要以大型国有企业以及大型民营企业为主,在开展个人信贷业务上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起步时期的消费金融业务呈现出规模较小、品种少等特征。随着我国住房体制的改革,各种有关消费金融的法律法规的颁发和完善,如《个人住房贷款管理颁发》和《汽车消费贷款管理颁发》的颁布,我国消费金融才逐渐走向了正规。

2008年后,我国为了挽救在金融危机中下滑的经济态势,又颁发了《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和《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等,在此背景下,我国的消费金融逐渐迈向了快速发展期,也逐渐形成了早期以信用卡、汽车消费金融和住房按揭贷款等多种消费金融品种组成的消费金融体系。

2012年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支付手段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兴起也使得我国居民的消费信贷蓬勃发展,大量的互联网企业开始成立互联网金融平台,也进一步地促使我国的国内消费的增长。

我国消费金融的制约因素。从消费金融的需求侧来分析,其制约因素主要为:首先,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普遍不高,这导致了我国居民的还款能力不强,从而导致了在发放消费信贷的时候无法做到普及。其次,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虽然在不断完善,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住房、医疗等支出的费用占比过大,也导致我国居民对其他消费行为的减少。最后,自古以来我国均以俭为德,居民的存款意愿远比消费意愿要强,我国的储蓄率长期位于全球首位,消费观念的落后也对我国消费金融业的发展产生了制约作用。

从消费金融的供给侧来分析,制约因素主要有:我国的消费金融主要集中于我国商业银行以及拥有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无法在行业内形成多层次、覆盖面广的消费金融体系。其次,大部分消费金融企业为民间性质,大多难以形成规模以及产品上的优势。最后,由于金融的追逐利润以及择优属性,我国的消费金融大多面向发达城市居民,而大部分中西部城市居民无法享受到相应服务。

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路径

逐步完善消费金融多元化体系。由于我国政策法规的限制,我国目前的消费金融体系表现形式以及参与主体均较少,主要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以及部分民营的消费金融为主要参与主体,表现形式主要以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等为主。而建立完善的多元化的消费金融体系是巩固我国消费金融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才能带来行业规模以及产品创新。因此,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我国应当适当引入更多的消费金融主体,进而满足居民消费的多元化需求。同时,我国还应当加大银行对于消费金融以及个人消费信贷的投入力度,虽然个人的消费信贷每笔规模较小,但是随着消费人群数量的增加,整体的消费信贷规模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积极推进消费金融创新和推广。消费金融参与主体应当积极推进产品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不断满足消费者的信贷需求,并保证自身能够在对手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消费金融企业在积极创新的同时,还应当积极推广自身的品牌以及产品,积极拓展市场。首先,消费金融企业应当通过不断的客户积累来建立自己的优质品牌,并提升自己的客户服务水平,努力向消费者提供完善与合适的消费金融服务。其次,对于自身的产品应当实施差异化定价的策略。由于居民之间的收入水平、还款能力以及还款意愿存在着差别,对于不同的消费者而言,其消费信贷的资金借贷成本应当存在差异,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住老的客户并不断将劣质客户剔除出去。

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由于消费金融所面对的是一群个人消费人群,相比较与企业客户而言,个人的信用行为更加难以采集。企业客户一般可以通过对财务报表的解读来分析其财务状况、资产状况以及盈利状况,通过人民银行征信报告可以了解到企业过往的借贷行为以及是否存在逾期还款等,从而判断企业的还款能力与信用特征。而对于个人而言,往往难以对其真实的收入水平以及支出水平进行衡量,大量的居民没有与银行产生过借贷行为也无从在个人征信报告中了解还款意愿。因此,对于个人消费者的信用判断要比较困难。

对于消费金融企业而言,可以通过多维度的信息来对借款人进行衡量。需要考量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个人的收入水平、房贷及其他固定开支、工作岗位的稳定性、其他收入来源及稳定性、个人信用卡情况、历史信用记录、社保等。其他可以进行考量的还有支付宝的蚂蚁信用分等。

完善我国消费金融体系的建议

我国消费金融体系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瓶颈期,需要通过对消费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来促进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与完善。

首先,我国需要对收入分配进行优化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收入的稳定与增长是消费者增加消费的前提,也可以适当改变国民的消费观念。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可以对高收入人群进行抑制的同时对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有所提高,从而让更多的居民享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实惠。其次,相得益彰的法律法规体系也对消费金融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通过对各种消费金融法律法规的修正与颁发,维护消费者利益,促进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再次,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消费金融的发展,需要依仗个人信用体系的完善发展。只有个人信用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消费金融企业才能更好地评估消费者的信用,才能更好的进行产品定价,为消费者提供更好地金融服务。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猜你喜欢

消费信贷金融体系居民
甘肃“强科技”需健全科技金融体系
后疫情时代个人消费信贷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消费信贷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期限结构视角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消费信贷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解读
消费信贷与消费者行为研究述评:基于多学科视角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中国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远虑与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