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及创新发展策略

2017-12-24王永东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36期
关键词:农作物畜禽联网

◎王永东

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及创新发展策略

◎王永东

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农业现已成为了物联网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由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影响农作物生产的因素很复杂,所以,物联网及时在农业中的应用难度比较大。由此,不断创新发展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及创新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

农业生产过程是一个难度极大且极其复杂的过程,在其生产过程中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对农业生产具有更精细化的认知与管理,并有效控制农业生产中的各要素,加强人和农业的沟通,以便及时对农业生产的调控以及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现就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具体应用和其创新发展策略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分析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农业生产中种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其最终的生长状态,可以说育种的好坏会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因此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快速获取育种期作物的形态、组分以及抗伏倒等作物参数,检测种子的形态、发芽性状、营养状况、品质等。根据不同种子的生长期进行合理且适当的调控,从而培养出质量上等的种子。同时还可利用物联网技术积极研发育种资源管理系统、资源分析系统等,大力推进农业育种的规范管理。比如山东“圣丰种业”企业就是利用大豆育种应用软件建立的大豆育种管理平台,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在其育种材料管理、品种筛选、种子性状数据采集、试验数据分析等等方面实现了全过程的规范化、信息化管理。这种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也是未来育种信息化开发的发展重点。

物联网技术在畜禽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除了在农业种植业的应用外,还在农业畜牧业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奶牛、水产、牲畜等方面的应用比较成熟。通过应用传感器、智能装备、动物生长模型以及自动控制设施等现代化高科技技术,科学且合理地优化并控制畜禽的进食周期、生长周期、个体质量以及食量等实际具体的情况,实现自动化喂养。通过对动物的体温信息数据的实时获取及分析,对其进行精细化管理,进而有效预防重大疫情。同时还可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畜禽的信息化档案,对其个体进行定位以及溯源管理,严格监管畜禽产品从生产到流通全过程,实现对畜禽产品安全及疫情进行精细化管理。比如江苏无锡对猪建立了基于RFID电子耳标的可追溯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7000平方米的猪舍,并安装了温度、湿度、CO2、等传感器,实行在线监测。其可根据智能平台上设置的参数值,自动联动控制猪舍的湿帘、风扇以及红外灯等。

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中的应用。目前,社会上存在很多造假问题,且情况日益严重,甚至威胁到了公共卫生安全。所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准确记录及检测畜禽及各种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全过程的各项数据信息,从根本上有效控制其安全指数,从而确保食品质量安全,预防各种农户品安全事件发生。为进一步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避免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鼓励并要求农业生产企业建立产品追溯系统,利用农业物联网技术促进其农产品的可追溯系统的建设,通过利用视频识别技术、传感技术以及信息传输技术等很容易实现农产品的各项数据的记录及存储。

在资源调控方面的应用。现代农业生产如果只单纯依靠劳动密集以及粗放式生产经营等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农业土壤成分检测、农业资源的探测、病虫害预防等进行控制及检测,对农作物的环境做出适当的调整,合理优化配置资源,营造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环境,以便有效应对环境变化而引起的农作物的变化,为其生产提供更好的条件。

农业互联网技术创新发展策略

农作物生命、环境信息感知及识别技术。农作物的生命以及环境的信息感知与识别技术,能创新传感器技术以及优化算法,同时结合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以及生长的环境,从而建立传感无线网络,进而改变当前很多农作物环境传感技术面临的困境。不要让其只存在理论及实验研发阶段。比如加快水产养殖环境感知及识别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让其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自动化,并结合遥感与3S技术,进一步扩大数据信息的获取范围,进一步精确各项数据,使其向智能化、多远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加强对农作物个体生长状况及生长环境各项因子的监控、检测、追踪以及预警,通过利用智能分析,不断完善资源环境信息的感知和分析系统,进一步增强自主获取数据、分析和处理农业资源环境信息的能力。

农作物多源海量信息融合技术。加强农作物自主感知信息标准化以及和外部感知信息的有机融合技术的研发。根据农业智能生产经营的不同层面的需求,积极开展自主感知信息的多源海量信息智能融合技术的研究以及容和处理web服务链的研究,并结合智能生产管理感知系统模型积极进行感知信息挖掘及联机分析,从而使其得到快速规范化、智能化地处理以及有效融合,保证多源感知海量信息能为生产管理提供有效的力量支撑。

农作物安全监管和服务质量保障技术。加快建设物联网农作物安全监管以及服务质量保障系统,大力推广EPC编码、红外感应器、GPS定位以及激光扫描器等设备在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全过程中的应用。同时,制定相关的协议,使物品之间通过网络实现互联互通,进行信息交换以及通信,从而实现农产品智能识别、定位、监控以及管理,提高农作物安全监管以及服务质量保障。

综上所述,物联网技术在农业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将物联网技术更好应用在农业中,更加需要提升农作物生命、环境信息感知及识别技术,创新研发农作物多源海量信息融合技术,提高农作物安全监管和服务质量保障系统的建设,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

(作者单位: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农作物畜禽联网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身联网”等五则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抢占物联网
可再生能源与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