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的图画书也需要慢慢长大

2017-12-22受访人缪惟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图书中心副总监

父母必读 2017年12期
关键词:图画书原创好书

受访人 | 缪惟(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图书中心副总监)

好的图画书也需要慢慢长大

受访人 | 缪惟(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图书中心副总监)

图画书所表达的主题多种多样,风格变化万千,但实际上,好的图画书的特质都是一样的。在这位出版人对优秀的中国原创图画书的解读中,

也藏着送给父母为孩子挑选图画书的通用秘籍,你觉察到了吗?

关于如何更好地共读,作为一个从小看画长大的孩子,他也给了我们一个更感性的建议。缪惟是我仰慕已久的出版人,他不仅是去年几本广为人知的中国原创图画书《盘中餐》《妈妈——有怪兽!》的幕后英雄,更是策划过“皇冠书系”这个少儿出版中的知名品牌,首创了“美文+美绘”这种崭新的经典儿童小说出版形态。

缪惟自己也是插画家和装帧设计大师,其作品曾荣获过日本NOMA CONCOURS国际图书插图优秀奖。另外,一套唯美的“国粹戏剧图画书”中的《哪吒闹海》和《大闹天宫》也是今年父母必读与红泥巴童书排行榜的入围作品。所以,他应该对“什么是好的中国原创图画书”这个话题,有充足的发言权。这些描述,也是好的图画书的通用标准。

好书是一棵树

好的选题,作品所具备的艺术性、文学性,都是成就一本好的中国原创图画书的关键因素。好书可能不时尚,不会跟风,也可能很慢热。但这样的图画书会越来越有口碑,生命力很长。出版人对中国原创图画书的把控、制作和期待不能像摆放花坛,只求一时绚烂,而要有一颗种树的心:细心养护,不能求快,需要很久的等待后才能看到它参天,但一定知道种下的是优质的树苗。种的树多了,才能成林。

好书是一群人

想做好图画书的人,无论是创作者还是编辑、出版人,都得是耐得住寂寞且全情投入的人,开始肯定会比较累,需要反反复复无数次地打磨。比如已经被大家认可的《盘中餐》从作者有创作的想法,到真正成书,用了3年的时间。其实读者的眼光是敏锐的,能判断出哪些中国原创图画书用了力气。

编辑和出版人要对图画书的出版进行严格的把关和调整,要能够激发作者,提升作品。但作者也一定要对自己的作品极有激情和责任感,要把作品当命。这样的一群人才能真正创作出优秀的图画书。《盘中餐》作者于虹呈今年有一本新作《十面埋伏》,所选用的开本很独特,本来这样的开本构想是遭到编辑和出版人的反对的,但她非常坚持,几经剧烈“争吵”,说服了其他人相信用这种开本是对作品最好的呈现,出版之后果然十分惊艳。

好的中国原创图画书是一群人的相互成就,不是凭某一个人之力能完成的。

好书是生活

在中国原创图画书创作领域,其实不存在权威,只要源于生活,新人也能创作出优秀的图画书。一位到“中少社”实习的清华美院研究生,以自己小时候在爸爸军营里的生活记忆为主题,创作了《我爸爸是军人》这本图画书,特别鲜活,出版后大受众多军人家庭的欢迎,因为还从未有过这样题材的图画书出现。有生活的积累,真情实感的创作才能打动别人,这样的图画书一定是好书。

好书是孩子

经典图画书一定是以孩子的视角来讲故事的,中国原创图画书也必须有这样的视角。文学性再强,画得再美,没有孩子的视角,就不是好图画书。最近有一本关于高铁的图画书正在创作中,作者和编辑就是带上孩子去真正体验高铁的,看孩子的表现,听孩子的问题,连照片素材都是蹲在孩子的高度拍摄的,相信这样的视角创作出来的图画书,是能与孩子有共鸣的。

中国原创图画书其实也还应该是中国孩子能理解的一种语言,比如很多孩子都在学习民族乐器,但并不知道乐器以及曲目的由来,中国古曲系列图画书中的《高山流水》就是给孩子讲了这首曲子的故事,它也会让孩子感觉亲切,像是与一个熟悉的伙伴在图画书中相见。

好书是眼光

阅读不仅是为了现在,更多应该是放眼未来。所以好的中国原创图画书应该具备前瞻的眼光,既给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又要让孩子与未来对接。所以一些像高铁、载人航天技术、人工智能等题材,都会成为“中少社”中国原创图画书的选题,但又不是简单地记录,或是普通的科普,而是用图画书这种独特的讲故事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是对图画书创作人和出版人的挑战,不过,没有挑战,只去模仿的出版,永远无法做到卓越,更无法做到超越。

一棵树和一个孩子,都需要慢慢长大。因此,好的中国原创图画书的成长,也需要耐心和学习。日本也经历了一个被引进版图画书充斥的时代,但随着创作人的成长,日本的本土图画书越来越优秀,成为其他很多国家的引进版。中国的原创图画书,也会有那么一天。

关于共读:别忘记图画里有乾坤

缪惟的父亲缪印堂,是著名的漫画家,被誉为“科普漫画第一人”,一生创作了很多的漫画和美术作品。说起要给父母一些共读的建议,缪惟讲了自己小时候在看画中成长的感受。

缪惟记得自己上小学时,家中有两大木箱子的东欧图画书,书中的文字他当然完全看不懂,就是看画。通过看画,他能大概猜出一部分的内容,另外一部分,反而是给了他任凭想象的空间,至今他还记得画中的狐狸、刺猬、乌鸦等图像的样子,,这给他的童年留下了特别美好的印象。他还记得那箱书中也有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当然是以画为主,等他长大后终于读了文字版的安徒生童话后,却觉得没有当年看图画书时的那种美好和想象的美妙了。

缪惟也记得父亲基本不会给自己讲图画书,有时会告诉他书中大概在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之后缪惟会把自己理解的故事讲给父亲听,除了太离谱的编造外,父亲多半微笑不语,随他怎么想象。

通过讲述自己小时候看图画书的经历,缪惟想和父母分享的是,孩子对图画书的阅读,很大一部分是在看图画,而且是通过图画在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和世界,所以父母陪伴的阅读一定要是引导式的,不必把故事硬塞给孩子,让孩子完全顺着文字逻辑理解,要允许他海阔天空地遐想,慢慢领悟。

猜你喜欢

图画书原创好书
好书分享会
推荐一本好书
2021年本刊原创题(二)
神奇的图画书
低年级写话,不妨从图画书入手
好书共享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从题海中来,到原创中去
——记我的原创感悟
好书推荐
完形填空原创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