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肾活血、化瘀泄浊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疗效观察

2017-12-22叶海亮

关键词:西药活血肾病

叶海亮

(泰州市中医院肾病科,江苏 泰州 225300)

益肾活血、化瘀泄浊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疗效观察

叶海亮

(泰州市中医院肾病科,江苏 泰州 225300)

目的 观察中药益肾活血化瘀泄浊方联合西药对糖尿病肾病Ⅳ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降糖,降压,调脂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益肾活血化瘀泄浊方。统计两组治疗前后有效率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24 h尿蛋白定量、餐后2 h血糖、血尿素氮和UAER(尿蛋白排泄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益肾活血化瘀泄浊方联合西药治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能提高糖尿病肾病Ⅳ期疗效。

糖尿病肾病Ⅳ期;益肾活血化瘀泄浊;肾虚血瘀

糖尿病肾病(DN)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严重且危害性最大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最大特点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而导致的肾小球硬化,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肾脏衰竭的首要原因[1]。糖尿病肾病分为5期,发展为持续性的临床蛋白尿,病情进入不可逆转阶段,西医治疗治疗亦有困难。国内中医中药研究普遍认为中药在减少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率、延缓肾衰方面具有一定优势[2]。笔者继承名中医学术思想,结合自身临床经验,采用益肾活血化瘀泄浊法,自拟中药方剂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47~65岁,平均55.3岁,病程6~15年,平均(9.8±1.5)年;合并高血压12例,高血脂5例。对照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50~69岁,平均57.2岁,病程5~17年,平均(8.9±1.9)年,合并高血压13例,高血脂4例。两组患者治疗前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择标准

参照2005年IDF糖尿病诊断标准及Mogensen的糖尿病分类标准;2)中医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的《糖尿病肾病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3)年龄40~75岁。

1.3 排除标准

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急性并发症者,排除Ⅰ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肿瘤及肾小球肾炎、自身免疫性疾病。

1.4 治疗方法

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告诫,包括调整饮食习惯,适量运动,提高身体素质,改善生活方式等。

对照组为西医常规治疗,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有血脂高、血压高症状的患者口服降脂和降压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中药汤剂,以益肾活血、化瘀泄浊为基本治法,随症加减。基本药物组成为:黄芪30 g、丹参15 g、熟地黄15 g、太子参15 g、山茱萸12 g、川芎12 g、三七粉6 g、制大黄6 g、土茯苓20 g和五味子12 g。偏于阴虚者加白芍、生地黄、麦冬等;偏于湿热者加蒲公英、败酱草等;偏于水湿浮肿者加车前子、大腹皮,泽兰泽泻等;蛋白尿明显者加升麻、芡实、金樱子。1剂/d,水煎服,取汁400 ml左右,分早晚餐后1小时温服。

1.5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详细观察和记录患者的体征变化,包括血压、体重、并发症情况等。实验室指标主要测量24 h尿蛋白、餐后2 h血糖、血清尿素氮、UAER的变化。

1.6 疗效判定标准

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评判标准参照《糖尿病肾病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理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显效9例,有效9例,有效率90.48%;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0例,有效率76.19%。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2.2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蛋白尿、餐后2 h血糖、BUN和UAER都明显下降,但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对比分析(±s)

表1 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对比分析(±s)

注:*表示与治疗前本组数据比较,P<0.05;▽表示与治疗后对照组数据比较,P<0.05

治疗组 21 治疗前 1.73±0.23 12.23±2.67 11.04±1.66 244±21.75治疗后 0.82±0.09▽* 7.24±2.14▽* 6.32±1.07▽* 108±20.11▽*对照组 21 治疗前 1.77±0.17 12.11±2.55 10.86±1.70 235±23.33治疗后 1.19±0.13* 8.17±2.22* 8.88±1.14* 158±22.88*

3 讨 论

DN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尚未定论。西医普遍认为,DN的发病主要与遗传、代谢机能紊乱、身体炎症、氧化应激反应和血流动力学紊乱有关[3]。控血糖、控血压是西医治疗DN的主要手段[4]。DN 属于中医学“消渴”“水肿”“尿浊”“肾劳”等范畴,笔者总结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结合临床经验认为气虚阴伤是其关键病机,进而瘀、浊、湿、痰等邪实积聚,其中肾虚血瘀贯穿糖尿病肾病始终[5]。故中医治疗DN多采用益肾活血化瘀泄浊方。著名中医肾病专家,陈以平教授主张早期清热养阴,中晚期温补脾肾,益气活血;张大宁教授多以补肾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笔者所讲补肾益肾乃广义之概念,涵盖滋肾、温肾、益气、养阴生津等方面。现代中医临床已证实,活血祛瘀中药可显著改善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6]。

本方中黄芪、太子参、熟地黄、山茱萸益气养阴补益脾肾为主;丹参、三七粉、川芎活血化瘀;土茯苓与制大黄则祛湿泄浊。黄芪是中医常用补益药之一,具有补气固表、利尿脱毒、扶正固本、补虚升阳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黄芪可降低血糖,减少尿白蛋白的排泄,对DN患者的肾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进而延缓病情的恶化[7]。丹参具有祛瘀、生新、活血、通脉等功效;有效成分丹参多酚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血管内皮功能有改善作用[8]。三七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的功能。三七的有效成分三七总皂苷可增强细胞的抗氧化作用,改善微循环,降低血脂,延缓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程,抑制糖基化产物的生成,进而减轻DN患者的肾脏损伤,改善肾功能[9]五味子温补肾阳,配合熟地、山萸肉填精益髓固本培元。土茯苓,大黄祛湿泄浊,能降低尿素氮,诸药合用,辛甘化阳,酸甘养阴,苦甘清泄共奏活血化瘀益肾泄浊之功效。

综上所述,益肾活血化瘀泄浊方联合西药能显著改善Ⅳ期糖尿病肾病生化指标,降低血糖、减少尿白蛋白排泄、改善肾脏功能、延缓疾病发展;然而本次疗效观察局限性在于样本量较少,在疗效有效率方面尚不能得出显著差异的结论,因此仍需要大样本继续观察总结。

[1] Eboh C,Chowdhury TA.Management of diabetic renal disease[J].Ann Transl Med,2015,3(11):154.

[2] 孙红颖,王卫华.聂莉芳教授辨治慢性肾病的对药经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6,17(3):197-199.

[3] 吴 航,孙子林.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干预研究进展机制[J].药学进展,2016,40(5):337-343.

[4] 冯绍华,罗秀珍.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进展[J].陕西中医,2014,35(2):252-254.

[5] 杨 雪,方朝晖.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近况[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11):1548-1549.

R259.8

B

ISSN.2095-6681.2017.29.178.02

吴宏艳

猜你喜欢

西药活血肾病
是不是中药的不良反应比西药少?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丹芎活血片对瘀血型膝痹病的效应研究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含金属离子的中药与西药联用注意事项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基于“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的慢性肾脏病3期病人的转归分析
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