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7-12-22陈明真

关键词:肩周炎肩关节针灸

陈明真

(睢宁县中医院针灸科,江苏 徐州 221200)

温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陈明真

(睢宁县中医院针灸科,江苏 徐州 221200)

目的 对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采取中医温针灸治疗的效果进行评析。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04例肩周炎患者纳入观察研究中,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比组,各52例;对比组采取常规针灸治疗,研究组采取温针灸治疗,连续2个疗程,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并用视觉模拟法(VAS)、肩关节功能量表(JOA)评测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度、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对比组为82.7%,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评测,两组患者的VAS、JOA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采取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症状,缓解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优于常规针灸,有着重要应用价值。

肩关节周围炎;温针灸;疗效

肩周炎是临床骨外科常见的关节性病症,即发生在肩关节及其周围韧带、滑膜囊等部位的无菌性、进展性炎性病症[1]。临床表现主要是肩部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给患者健康和生活造成极大影响。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尤以中医推拿、针灸等多见,但在疗效上有所差异。本文主要我院接治的104例肩周炎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研究,探析中医温针灸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门诊治疗的104例肩周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通过临床症状、X线片等检查确诊,符合《肩周炎防治指南》相关诊断标准[2]。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排除肝肾功能异常、凝血机制障碍、肩关节挫伤、骨结核及其他关节病变,近2周未服用甾体抗炎药物,对此项研究知情并同意,该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2例。其中,研究组:男女患者比为31:21;37~65岁,平均(48.3±3.6)岁;病程2个月~4年,平均(1.5±0.4)年。对比组:男女患者比为29:23;40~63岁,平均(50.1±3.2)岁;病程4个月~3年,平均(1.3±0.3)年。在基本信息、病情、病程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开展比较研究。

1.2 方法

对比组采取常规针灸治疗,主穴选取阿是、肩髎、肩髃;配穴选取肩贞、肩前、天府;远道加合谷、阳陵泉;病程较长的加足三里、太溪。行坐位,对选取穴位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毫针,采取指切进针法,垂直穴位进针,针刺深度根据穴位位置控制在10~25 mm,捻转得气后不行艾灸,留针25 min。研究组采取温灸治疗,选穴、坐位、毫针、进针手法、进针深度与对比组一致,但在捻转得气后,把2 cm长的艾条置于主穴针尾上,再点燃艾条下端,以患者感到温热为度,每次1柱,每穴1次。每周3次,12次为一疗程,两组均连续2个疗程。施针要避开浅血管、筋腱,或疤痕部位;起针后需用消毒棉球轻轻按压针孔3~5 min。

1.3 疗效评价

依照《新中医病症辨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1)治愈,肩部疼痛感完全消失,炎性反应消失,肩关节前屈150°以上,外展120°以上,后伸45°以上,内外旋 60°以上;(2)显效,肩部疼痛、炎性反应基本消失,肩关节前屈120°~150°,外展90°~120°,后伸30°~45°,内外旋45°~60°;(3)有效,肩部疼痛有所缓解,炎性反应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有所增大,但仍受限;(4)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关节活动度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为治愈、显效及有效之和。

1.4 观察指标

应用VAS评测治疗前后患者肩关节疼痛改善情况,0~10分,分值越高表示越严重;同时,用JOA量表评测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包括疼痛度、活动范围、活动能力、肌力及关节形体等方面,100分满分,分值越高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两个疗程完成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显著高于对比组的82.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n(%)]

2.2 两组治疗前后VAS、JOA评分对比

疗完后两组患者的VAS、JOA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JOA评分对比(±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JOA评分对比(±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P<0.05

组别(n) VAS评分 JOA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52) 6.81±1.120.91±0.17*# 46.85±5.1992.25±7.16*对比组(n=52) 6.74±1.081.43±0.24*# 46.22±5.3084.63±7.53*

3 讨 论

肩关节人体活动面最大、动作灵活的关节,但其稳定性不够,易受损伤,其主要依靠周边肌肉、韧带、滑骨囊等组织发挥运动功能。但肩关节受损伤或出现炎性反应,则会对这些软组织造成影响,引起关节广泛粘连、挛缩,而出现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影响到患者工作和生活。因而,肩周炎的治疗关键是消痛,促进关节功能改善和恢复。

传统中医学理论将肩周炎纳入“痛痹”、“着痹”等范畴,主要是因风、寒、湿等病邪侵体,致经络痹阻、血气不畅,筋骨失荣,风寒湿内蕴致关节僵直[3]。临床研究发现[4],肩周炎病理变化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寒邪为主因,患者会感到肩关节及周围明细疼痛,和寒邪侵体有关;二是阳气内虚多见,即体内肾气不足,致气血凝滞、血运失常;三是病变位和厥阴肝经有关,肩周炎病变位主要在筋膜层。特别是中老年人因阳气虚,肝肾不足,易发病。针灸是传统中医重要治疗方法,在肩周炎治疗中,以阿是穴为主穴,针刺该穴使气血得通,加相关穴位,疏通筋络;肩髎、肩髃则治肩臂痹疼。临床常规针灸治疗效果甚满意,近年来,传统医学发展和艾灸应用,温针灸在肩周炎治疗中逐步应用开来,实际是针刺和艾灸的结合而成的疗法,如此不但有针刺通经活络、散寒去湿之效,还有艾灸驱寒散风、温经通络、止痛消炎之功,且通过艾灸的温热效应可改善局部血循环、松弛肌肉、消除肌痉挛。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2%,高于常规针灸治疗对比组的82.7%,且VAS评分、JOA评分更优(P<0.05)。与陈顺荣相关研究报道基本一致[5]。

综上而言,在肩周炎治疗中,采用中医温针灸的效果更确切,优于常规针灸,可更为有效改善症状,缓解肩关节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1] 王文霞,欧阳玲.温针灸治疗肩周炎38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4,20(08):104-106.

[2] 洪 杰.肩周炎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01-203.

[3] 卢 松,邱银峰.温针灸结合点穴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12):57.

[4] 卿 鹏,胡 静.肩三针温针灸配合远端穴位透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10):855-856.

[5] 陈顺荣.应用温针灸疗法结合动态手法按摩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9):37-38.

R246

B

ISSN.2095-6681.2017.29.174.02

李 豆

猜你喜欢

肩周炎肩关节针灸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肩关节外科新进展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针灸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