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骨科综合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治疗效果

2017-12-22

关键词:骨伤活血骨科

李 伟

(吉林省公主岭市中医院,吉林 公主岭 136100)

中医骨科综合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治疗效果

李 伟

(吉林省公主岭市中医院,吉林 公主岭 136100)

目的 探讨中医骨科综合治疗方案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给予中药汤剂活血止痛汤和中医骨科理疗按摩治疗)和对照组(术后静注甘露醇治疗),每组40例,均治疗1周后评估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肿胀消除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肿胀消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骨科综合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疗效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骨伤后期肢体肿胀;中医;活血止痛汤;按摩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的蓬勃发展,各类致伤因素明显增加,骨伤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高趋势,患者多有疼痛、活动不便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骨伤后期患者易发生肢体肿胀,应及时给予有效治疗,以防感染、血栓、骨筋膜室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发生[1]。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甘露醇消除肿胀,但不良反应较多,部分患者不能耐受。研究指出[2],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有明显优势,可尽快消除肿胀,提高疗效。有鉴于此,本研究对中医骨科综合治疗方案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疗效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18~60岁,平均(42.90±14.37)岁;肿胀Ⅰ度28例,Ⅱ度39例,Ⅲ度1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40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术后静注20%甘露醇250 mL治疗,每日2次,疗程为1周。

观察组:采用中医骨科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方法如下:(1)中药汤剂。给予活血止痛汤治疗,组方:陈皮6 g,川穹、红花、苏木、赤芍、延胡索、地鳖虫、伸筋草各10 g,生地黄12 g,当归15 g,水煎煮后早晚服用1剂,疗程为1周。(2)中医按摩。在肿胀部位及周围按摩,采用揉、捏、搓、摩擦等手法进行按摩,持续按摩1周。

1.3 评价工具

1.3.1 疗效评价标准[3]

显效:治疗3 d内肿胀消除,水肿程度较治疗前差≤0.2 cm;有效:治疗3~5 d内肿胀消除,水肿程度较治疗前差0.4~0.8 cm;无效:治疗7 d后未见肿胀消除,治疗前后肿胀差≥0.6 cm。

1.3.2 肿胀程度[4]

Ⅰ度:皮肤为正常纹理状;Ⅱ度:皮肤纹理消失并呈张弛状态,未见张力性水疱,肤温略偏高;Ⅲ度:皮肤纹理消失并呈发亮状态,伴张力性水肿,肤温明显升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n(%)]

2.2 肢体肿胀消除时间和住院时间

观察组肢体肿胀消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肢体肿胀消除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患者的肢体肿胀消除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s,d)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对照组 7.04±1.54 9.92±1.50观察组 4.33±0.84* 6.34±1.35*

3 讨 论

骨伤后期患者易出现肢体肿胀症状,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其机制多因人体骨质受损后周边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进而引发毛细血管破裂出血、静脉血管液体外渗等现象,人体骨伤部位出现反射性痉挛及肌肉疼痛,静脉血液循环因此受阻并导致血管壁不断扩张,最终出现间质水肿症状。该病如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会影响骨伤伤口愈合,甚至出现伤口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

中医学认为,气滞血瘀、经络不通是引发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主要原因,治疗时应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基本原则。活血止痛汤方中各药具有行气、止痛、祛风通络、散寒止痛等多种功效,同时采用中医按摩手法(推、拿、按、打、捏、摩、揉、颤等)治疗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松懈粘连肌肉,开通闭塞,滑利关节,活血化瘀,疏通经络[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肿胀消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表明采用中医综合方案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疗效显著,优于西医常规治疗,与既往报道相符[3]。

综上所述,中医综合方案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疗效显著,能促进患肢康复,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1] 杨 涛,王文辉,夏坤阳,等.中医治疗50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7,9(3):103-104.

[2] 王 坚,潘 浩,诸 力,等.中医按摩结合活血止痛汤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6,48(9):70-71.

[3] 薛胜文.活血化瘀结合中医按摩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6(4):86-87.

R2

B

ISSN.2095-6681.2017.29.162.02

吴宏艳

猜你喜欢

骨伤活血骨科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丹芎活血片对瘀血型膝痹病的效应研究
中医适宜技术在骨伤中后期患者社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影响
整体护理模式在老年骨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基于“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的慢性肾脏病3期病人的转归分析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