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2017-12-22王玲云

关键词:普外科风险管理护理人员

徐 薇,王玲云

(青州市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2500)

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徐 薇,王玲云

(青州市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2500)

目的 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效果,探索提高普外科护理质量的有效之路。方法 比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前后,普外科在护理满意度、质控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三项指标数据的差异。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普外科护理满意度是71.48%;实施后普外科护理满意度上升至97.12%,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普外科护理质控评分为85.27±1.1;实施后护理质控评分为94.3±0.6,这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普外科不良事件发生率高达11.36%,实施后普外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将至2.81%,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科室声誉,取得了社会经济效益双收的良好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普外科;效果观察

随着经济科技水平发展和人们的健康质量要求提高,以及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观念的增强,医疗领域的纠纷成增加趋势。普外科多以急重症患者居多,病情进展迅疾,治疗主要手段以手术为主,易发生并发症,对医疗护理质量要求水平高,护理过程中潜在风险大,稍有不慎就酿成医疗事件,造成医患纠纷,护理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1]。护理风险管理是对业已存在或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识别、预测、干预,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一种护理管理模式[2]。青州市人民医院普外护理人员分析梳理存在的护理风险,制订并落实各项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有效防范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护理服务质量提升很大,赢得了广大普外科患者的满意。现介绍如下。

1 方 法

1.1 建立健全护理风险管理体系

1.1.1 建立健全护理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普外护士长为本科室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组长,对科室内护理风险管理负全责;组员为普外科全体护理人员。

1.2.2 建立健全护理风险排查应对体系

护士长定期护士召开安全形势分析评估会,护士各种新的问题、发现的护理风险因素在会上提出来,并在组内进行讨论,共同研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的护理风险应急预案以及应急处理程序。

1.2.3 建立健全护理风险管理责任体系

以病房为责任单位,责任分配到人,做到谁负责该病房,谁对该病房的风险管理负责任。

1.2 风险管理意识的教育与护理理论和技能的培养

普外科全体护理人员都参加护理安全、护理风险等管理知识学习班,学习《医疗事件处理条例》《护士条例》《护理文件书写要求》《院内感染控制》《护理核心制度》等法律法规知识,需诶护理常规、三基技能及普外科专科护理等知识,提高个人法律意识和业务能力。以兄弟医疗单位发生的医疗纠纷与事故为案例,交流讨论,培养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增强护理责任心,提高防范护理风险事件的能力。

1.3 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

护理人员要具有耐心、热心、关心,以真诚尊重的态度与患者或其家属交流沟通;疏导患者不良情绪,满足患者合理要求,把患者服务放到首位[3]。学习沟通沟通技巧,培养护理人员观察细微心理的能力,及时尽到告知责任,满足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倾听患者及家属的感受和要求,向患者讲解进行护理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各项程序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等[4]。

1.4 风险护理效果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调查护理满意度数据比较

护理风险实施前,普外科护理满意度调查数据满意率是71.48%;实施后普外科护理满意度上升至97.12%,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调查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 比较护理风险实施前后质控评分

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普外科护理质控评分为85.27±1.1;实施后护理质控评分为94.3±0.6,这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比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普外科不良事件发生率是12%,实施后普外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是2.8%,两组数据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伴随着患者和陪护家属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加强,普外科护理工作中风险事件多发,医患矛盾日渐增多,医护人员有必要通过采取有效的临床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证护理安全,实现医患和谐的良好愿景[5]。普外科护理操作、处置等各个护理活动环节之中潜藏这各种风险因素,祸患常积于忽微,很多看似简单的临床医疗护理活动,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风险出现。通过建立健全护理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意识教育、护理理论技能培养、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等护理风险干预措施,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普外科护理满意度调查数据满意率是71.48%;实施后普外科护理满意度上升至97.12%,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普外科护理质控评分为85.27±1.1;实施后护理质控评分为94.3±0.6,这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普外科不良事件发生率是12%,实施后普外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是2.8%,两组数据差异较大(P<0.05)。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护理后,护理人员树立了合理的职业目标,遵守了相关的规范,在护理中,能够处处为患者着想,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且对于患者的合理需求应该尽量的满足,有利于提高护理的质量,减少安全问题的发生,促进患者的良好恢复[6]。临床实践证明: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不但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而且提高了科室声誉,取得了社会经济效益双收的良好效果。

[1] 张 杰.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病房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8(8):255.

[2] 张红霞.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0):103.

[3] 王荣姣.老年普外科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16(4):114-115.

[4] 张海滨.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7,17(66):178.

[5] 蒋小娟.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4):96-97.

[6] 徐明芹.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工企医刊,2011,12(2):123.

R473.6

B

ISSN.2095-6681.2017.29.149.02

吴宏艳

猜你喜欢

普外科风险管理护理人员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围手术期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