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

2017-12-22张红鸽

关键词:住院冠心病护理人员

蒲 云,张红鸽*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陕西 咸阳 712000)

特殊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

蒲 云,张红鸽*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陕西 咸阳 712000)

目的 分析特殊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一年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随机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特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采取不同护理干预后,通过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计算两组患者的评分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为(35.35±6.54),抑郁评分为(15.52±3.68),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为(51.20±7.58),抑郁评分为(22.86±4.58)。比较两组焦虑和抑郁情况可见,观察组患者焦虑问题改善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此外,从抑郁评分情况来看,特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总体抑郁改善情况也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同时还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特殊护理干预;冠心病;焦虑抑郁心理;影响

冠心病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危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有了明显的升高[1]。冠心病患者在患病后,其治疗过程十分漫长,在加上病症的困扰,很多冠心病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焦虑和抑郁情绪。患者的心理情绪不仅会影响到其心理健康,同时还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影响治疗效果,而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又会加重,进而出现恶性循环[2]。因此,在对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如何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是重要的课题。本研究以50例存在不同程度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冠心病患者为例,实施特殊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一年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随机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患者。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2例,女性患者有18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1.5±6.8)岁。

1.2 方法

对所选研究对象者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护理基础上给予特殊护理干预:①焦虑抑郁心理干预。冠心病患者普遍会出现食欲不振、胸闷等病症,在疾病和治疗的困扰下患者很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3]。针对于此,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性格特点,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详细讲解关于疾病和治疗方面的知识,以此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从而消除对治疗和疾病产生的恐惧感和紧张感。在日常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积极帮助患者形成健康良好的心态,同时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缓解患者的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播放音乐、喜剧等,以此来愉悦患者的心情。②生活干预。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注重引导患者进行认知重建,并为患者制定劳逸结合、科学、合理的工作生活方式。比如可以鼓励患者练习书法、泡茶、绘画等修养心性,使得患者的情绪、肌肉松弛,消除不良情绪[4]。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家属在生活中,多给予患者温暖和关爱,消除患者寂寞孤单的心理。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比较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患者平均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两组采取不同护理干预后采用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统计两组患者的评分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为(35.35±6.54),抑郁评分为(15.52±3.68),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为(51.20±7.58),抑郁评分为(22.86±4.58)。比较两组焦虑和抑郁情况可见,观察组患者明显好于对照组,评分结果对比有显著差异。此外,从抑郁评分情况来看,特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总体抑郁改善情况也较对照组好,且差异显著,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对比(±s,分)

对照组 25 51.20±7.58 22.86±4.58观察组 25 35.35±6.54 15.52±3.68 t-6.544 6.587 P-<0.05 <0.05

2.2 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8~22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3.80±4.25)天,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2~42天,平均住院时间为(22.54±5.6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冠心病患者患病后,由于长期治疗以及病症的困扰,使得大部分冠心病患者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情绪,其中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最为普遍。本研究以50例冠心病患者为例,分析特殊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特殊护理干预以患者为中心,从心理、生活各个方面给予护理干预,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干预措施,可以让患者更加理性的认识疾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面临治。通过给予患者生活干预,能够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在和谐温馨的家庭生活中,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情。当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情绪得到了有效的缓解,那么对于患者治疗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为(35.35±6.54),抑郁评分为(15.52±3.68),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为(51.20±7.58),抑郁评分为(22.86±4.58)。从焦虑评分看,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可见患者焦虑情况要好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从两组患者抑郁评分来看,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抑郁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由此可见,特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同时还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1] 王新敏.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1):4230-4231.

[2] 李春辉,王桂秀,许秀丽.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24):175-176.

[3] 郭彩红.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7):330-331.

[4] 洪清雅.优质护理对冠心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08):1104-1105.

R473.5

B

ISSN.2095-6681.2017.29.127.02

李 豆

蒲 云(1982年-),女,汉族,陕西渭城人,护师,本科

张红鸽,E-mail:18740508426@163.com

猜你喜欢

住院冠心病护理人员
妈妈住院了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