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障碍治疗药:服药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

2017-12-21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17年8期
关键词:非典型精神障碍精神病

精神障碍治疗药包括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躁狂药、抗焦虑药、精神兴奋药5类。《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6年)》显示,2016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精神障碍治疗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2.5万例,占2016年总体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的1.73%;其中严重报告2714例,占总体药品不良反应严重报告数量的2.65%,占精神障碍类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10.9%。

从精神障碍治疗药不良反应报告涉及药品情况看,抗精神病类药的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和严重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均居各类治疗精神障碍药物之首,分别占精神障碍治疗药不良反应报告的73.1%和精神障碍治疗药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73.3%。其中大部分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应充分了解此类药品的安全风险,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降低用药风险。

问:什么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主要用于急、慢性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各种精神病性状态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的治疗,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相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具有更强的抗精神病作用和更少的锥体外系反应,因此可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目前我国上市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包括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哌罗匹隆、帕利哌酮、氨磺必利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头晕、嗜睡、失眠、癫痫、锥体外系反应、激越、狂躁、谵妄等。此外,还有一些严重不良反应,如粒细胞缺乏症、糖脂代谢异常。

问:医护人员在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中应注意什么?

答:对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存在的严重不良反应及其风险因素,医护人员应充分认识并予以关注。医生在开处方药品时,应仔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使用期间应加强用药监护,进行必要的监测。应与患者及其家属或监护人员充分沟通药品存在的风险,指导患者正确、合理用药。

问:患者如何正确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答:患者应遵循处方医生的建议,按照要求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应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品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本类药物需要长期使用,对于医生提出的定期监测实验室检查的要求应充分理解并积极配合,服药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

(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

猜你喜欢

非典型精神障碍精神病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社会工作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策略分析
都有精神病
非典型纤维黄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