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男女对照分析

2017-12-20蔡成华高素文王丽娟孔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人口学戒毒男女

蔡成华 高素文 王丽娟孔 燕

中国.北京市安康医院 101300 △通讯作者 E-mail:wanglijuan6864@sina.com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男女对照分析

蔡成华 高素文 王丽娟△孔 燕

中国.北京市安康医院 101300 △通讯作者 E-mail:wanglijuan6864@sina.com

目的:通过比较强制隔离戒毒(简称“强戒”)人员的性别差异,从而提出对强制隔离戒毒者预防及强戒的分期分类管理。方法:对2008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收戒的3993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性别分组分别对总体强戒人员及吸食不同种类毒品的强戒人员在年龄、受教育程度、户籍所在地、民族、职业、婚姻、吸毒方式及吸毒史等方面进行两组对照比较。结果: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人口学特征上男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χ2=143.37,95.84,54.25;P=0.000)方面,女性强戒人员年龄多在30岁以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以无业者居多;在吸食毒品种类、吸食方式、吸毒史上,男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χ2=37.43,10.79,23.83;P=0.000),女性强戒人员多吸食新型毒品,以烫吸的方式吸食毒品,吸毒史多在1~3年。新型毒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人口学特征上男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χ2=122.90,29.46,42.36;P=0.000)方面,女性新型毒品强戒人员年龄20岁以下的较多,高中及中专的人员较男性多,以无业者居多;新型毒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吸食方式上无统计学差异(χ2=1.65,P=0.44),在吸毒史上有统计学差异(χ2=17.27,P=0.001),女性新型毒品强戒人员吸毒史比男性短。传统毒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人口学特征上男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χ2=17.85,40.29,38.16;P=0.000)方面,女性传统毒品强戒人员年龄40岁以下的较多,高中及中专的人员较男性多,以无业者居多。在吸毒方式、吸毒史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人口学特征上男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女性强戒人员年龄多在30岁以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以无业者居多。女性是新型毒品的受害者,吸毒时间早;收戒的传统毒品依赖者男女处于一个文化层次,但是女性的吸毒年龄要比男性年轻,女性沾染传统毒品的年龄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强制隔离戒毒;新型毒品;传统毒品;男女;对照分析

截至2014年底,全国累计发现、登记吸毒人员295.5万名,参照国际上通用的吸毒人员显性与隐性比例,实际吸毒人数超过1400万。男女吸毒人员存在着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不同[1-4],但是关于戒毒人员性别比较的强制戒毒的报道内容不是很多,根据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以下简称《禁毒法》),第四十四条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根据戒毒人员的性别、年龄、患病等情况,对戒毒人员实行分别管理。为了提供临床管理的实证,本文通过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男女对照分析,阐述男女强戒人员的不同特点,从而提出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8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北京市安康医院隔离戒毒中心收治的3993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删除信息不完整的10人,入组共有3983人,其中年龄最大的67岁,最小的16岁,平均年龄(35.21±8.55)岁。女强戒人员:773人,其中年龄最大的59岁,最小的16岁,平均年龄(35.22±8.68)岁;吸食新型毒品497人,其中苯丙胺类135人,K粉6人,冰毒351人,摇头丸1人,麻古4人;吸食传统毒品276人,海洛因269人,吗啡7人。男强戒人员:3210人,其中年龄最大的67岁,最小的16岁,平均年龄(35.93±8.36)岁;吸食新型毒品1672人,其中苯丙胺类325人,K粉17人,冰毒1330人;吸食传统毒品1538人,海洛因1432人,吗啡48人,大麻34人,杜冷丁20人,鸦片3人,可卡因1人。

1.2 方法

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吸毒时间、户籍所在地、民族、职业、婚姻、吸毒年限等,按照性别不同进行特征分析。强制隔离戒毒中男女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吸食毒品种类的比较。新型毒品、传统毒品的比较:强制隔离戒毒中新型毒品,传统毒品中的男女不同。

1.3. 统计处理

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别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新型毒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传统毒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性别不同分别进行两组对照比较,均采用构成比的χ2检验。

2 结 果

2.1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男女的对照

从表1可以看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人口学特征上男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方面,女性强戒人员年龄多在30岁以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以无业者居多。

2.2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男女在吸毒毒品种类、吸毒方式、吸毒史的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吸食毒品种类,吸食方式、吸毒史上,男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女性强戒人员多吸食新型毒品,以烫吸的方式吸食毒品,吸毒史多在1~3年。

2.3 新型毒品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男女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民族、户籍等人口学的对照的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新型毒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人口学特征上男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在年龄、户籍、文化程度、婚姻、职业方面,女性新型毒品强戒人员年龄20岁以下的较多,高中及中专的人员较男性多,以无业外地者居多。

表1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男女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民族、户籍等人口学的对照[n(%)]

表2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男女在吸食毒品种类、吸毒方式、吸毒史的比较[n(%)]

2.4 新型毒品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男女在吸毒史、吸毒方式的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新型毒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吸食方式上无统计学差异,在吸毒史上有统计学差异,女性新型毒品强戒人员吸毒史比男性短。

表3 新型毒品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男女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民族、户籍等人口学的对照[n(%)]

表4 新型毒品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男女在吸毒史、吸毒方式的比较[n(%)]

表5 传统毒品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男女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民族、户籍等人口学的对照[n(%)]

表6 传统毒品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男女在吸毒史、吸毒方式的比较[n(%)]

2.5 传统毒品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男女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民族、户籍等人口学的对照的比较

从表5可以看出,传统毒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人口学特征上男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方面,女性传统毒品强戒人员年龄40岁以下的较多,高中及中专的人员较男性多,以无业者居多。

2.6 传统毒品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男女在吸毒史、吸毒方式的比较

从表6可以看出,传统毒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吸毒方式、吸毒史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禁毒法》第二条本法所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在我国新型毒品是相对于以海洛因、鸦片等传统毒品而言的,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是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一类精神药品(毒品)。目前在我国流行的“摇头丸”等新型毒品滥用多发生在娱乐场所,又被称为“俱乐部毒品”、“休闲毒品”。种类上,根据新型毒品的药理学性质,可做如下分类:第一类以中枢兴奋作用为主,代表物质是包括甲基苯丙胺(冰毒)在内的苯丙胺类兴奋剂;第二类是致幻剂,代表物质有麦角二乙酰胺、麦司卡林和分离性麻醉剂(苯环利吮和氯胺酮);第三类兼具兴奋和致幻作用,代表物质是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我国俗称“摇头丸”);第四类是一些以中枢抑制作用为主的物质,包括三唑仑、氟硝安定和硝基安定等[5]。

3.1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人口学特征上男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

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女性强戒人员年龄多在30岁以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以无业者居多。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20岁以下的女性64人占8. 3%,男性59人占1.8%;21~30岁女性293人占37.9%,男性873人占27.2%。值得关注的是20岁以下的女性64人占8.3%,男性59人占1.8%,女性吸毒人员更趋于年轻化,与以前的研究的结论相似[2,6-7]。文化程度上初中以下的人员498人,占64.5%,男性初中以下的人员2419人,占比例75.4%,说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文化程度多在初中以下,文化层次较低,与庄淑梅得出的结论一致[8]。女性高中、中专以上的学历高于男性,表明女性吸毒人员有向高学历人员渗透的趋势;职业上以无业者居多,这类人员文化层次低,且无正式工作,判断力不高,无正式工作终日无所事事极易沾染毒品导致吸毒成瘾。

3.2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吸食毒品的种类,吸毒方式、吸毒史上男女比较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吸食毒品种类,吸食方式、吸毒史上,男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女性强戒人员多吸食新型毒品,以烫吸的方式吸食毒品,吸毒史多在1~3年。与近几年中国毒品滥用结构有关,截至2014年底,全国滥用海洛因人员占在册吸毒人员总数的比例逐年减少,以冰毒、氯胺酮为主的合成毒品滥用人员增多。在2014年新发现的48万名吸毒人员中,滥用合成毒品人员占79.1%。合成毒品滥用群体比例首次超过海洛因滥用群体比例,反映出中国毒品滥用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同时也反映出女性是新型毒品的受害者。

3.3 新型毒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人口学特征上男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

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女性新型毒品强戒人员年龄20岁以下的较多,高中及中专的人员较男性多,以无业者居多。新型毒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吸食方式上无统计学差异,在吸毒史上有统计学差异,女性新型毒品强戒人员吸毒史比男性短。与新型毒品尤其是甲基苯丙胺(MA)的成瘾的性别差异有关,据专家的临床调查发现,通常女性尝试MA的年龄要早于男性,同时女性使用MA存在成瘾快,依赖程度高的特点[9]。

3.4 传统毒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人口学特征上男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

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女性传统毒品强戒人员年龄40岁以下的较多,高中及中专的人员较男性多,以无业者居多。传统毒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吸毒方式、吸毒史上无统计学差异。传统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年龄上,文化程度等人口学特征上有显著差异,但是在吸毒史、吸毒方式上无统计学差异,表明收戒的传统毒品依赖者处于一个文化层次,但是女性的吸毒年龄要比男性年轻,女性沾染传统毒品的年龄呈现年轻化,是否与女性在社会上的角色及吸毒原因有关,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人口学特征上男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女性强戒人员年龄多在30岁以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以无业者居多。女性是新型毒品的受害者,吸毒时间早;表明收戒的传统毒品依赖者男女处于一个文化层次,但是女性的吸毒年龄要比男性年轻,女性沾染传统毒品的年龄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出现和流行的时间段不同,对应的社会文化也有一定的差异,造成了合成毒品依赖者与传统毒品滥用者的群体在人口学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新型毒品强戒人员呈现年龄、文化程度与职业的不同于传统毒品的特点[10-13],但是强戒人员的男女及吸食不同毒品种类的比较的报道不多。针对以上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对策。一是要针对男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做好宣传及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应该根据男女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提高边远地区女童的入学率,加强毒品知识的讲解,针对高危人群做好预防干预。二是建立实行分类分期管理。吸食毒品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吸食毒品者既是违法者、受害者,又是病人。在ICD-10 (国际疾病诊断分类)[14]及CCMD-3(中国精神疾病诊断分类)[15]诊断分类上属于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范畴,戒毒医学属于精神科领域。针对男女性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的不同特点及吸食不同种类毒品的人员成立分类分期管理,发挥精神科的专业特长,医疗、护理、管教三位一体的治疗康复模式,根据每个吸食毒品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治疗康复计划。三是加强强戒人员的社区康复工作。由于男女强戒人员、吸食毒品种类的不同,存在着对于新型毒品的危害认识的不足,吸食新型毒品的戒毒人员具有成瘾性强,隐蔽性等特点,社区康复工作中,重视强戒人员的后续照管,根据性别不同开展有针对性的康复活动,有必要与社区专业的精神病防治医生形成一体,保证强戒人员的治疗与康复。

[1]刘新民,赵方乔,韦克诚,等.男女强制隔离戒毒者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比较[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2,21(5):382-385

[2]郭秀丽,姜峰.87例女性劳教吸毒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3):313-314

[3]王丽娟,蔡成华.初次戒毒男女海洛因依赖者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状况比较[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14(1):62-64

[4]李欣娜,赵玲珑.美沙酮维持治疗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心理干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1):1303-1305

[5]杨风瑞.新型毒品防范手册[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2-5

[6]万凯化,周鹃,徐玉茗,等.422例女性药物滥用特征分析[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5,24(3):210-213

[7]赵子慧,王晓丹,达勇,等.女性吸毒人员的吸毒因素、社会化状况及应对措施[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14(1):127-129

[8]庄淑梅.社会转型期吸毒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5):730-734

[9]Dluzen D E,Liu B.Gender differences in methamphetamine use and responses:A review[J].Gender medicine,2008,5(1):24-35

[10]李冠军,李娜,郑雯慧,等.“合成毒品”与“传统毒品”滥用者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比较研究[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1,20(2): 126-130

[11]徐小良.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吸食新型毒品相关情况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2,21(1):54-57

[12]高淑贞,欧阳筠淋,柯东龙.新型毒品所致精神障碍临床特征的比较[J].中国药物滥用杂志,2013,19(6):319-321

[13]石爱军,王丽娟,孔燕.新型毒品与海洛因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初探[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4,23(2):121-124

[14]范肖冬.ICD-10J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59-69

[15]中国精神科学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2-75

http://www.cjhp.com.cn/

Sexual Differences of Drug Abusers in Compulsory Quarantine Treatment

CAI Chenghua,GAO Suwen,WANG Lijuan,et al
Beijing Ankang Hospital,Beijing 101300,China

Objective:To compare sexual distinction among detainees of compulsory isolated drug treatment,and arise a grading and classified method to supervise such detainees by prevention and compulsory isolated drug detoxification and rehabilitation.Methods:3993 drug abuse detainees which had been sent to compulsory isolation drug treatment from January 1st,2008 to December 31st,2015 were grouped by sex and we separately cross-check and analyze their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mong the aggregate detainees and those who takes different kind of drugs,in aspects of age,level of education,the seat of the registered residence,nationality,occupation,marriage,means of taking drug,history of drug abuse and so on.Results:Among aggregate detainees on compulsory isolated drug treatment,on 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there were statistic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drug abuse detainees;As for age,level of education,occupation,(χ2=143.37,95.84,54.25;P<0.001),female drug abusers were mainly under 30,had a middle school or more junior educated degree and most of them were unemployed.There were also statistic differences on aspects of kind of drugs,means of taking drugs and history of drug abus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drug abuse detainees(χ2=37.43,10.79,23.83;P<0.001),most of female abusers took new-type drug,they took drugs by smoking,and had a history of drug abuse between 1 to 3 years.Among new-type drug abuse detainees on compulsory isolated drug treatment,on 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there were statistic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drug abuse detainees;As for age,level of education,occupation,(χ2=122.90,29.46,42.36;P<0.001),female drug abusers were mainly under 20,those who had high school 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educational background were more than male abusers and most of them were unemployed.Statistics showed little sexual distinction in means of taking drugs among new-type drug abusers(P>0.05),while there were statistic differences on history ofdrug abus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drug abusers:Female abusers had a shorter drug abusing history than male.A-mong traditional drug abuse detainees on compulsory isolated drug treatment,on 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there were statistic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drug abuse detainees;As for age,level of education,occupation(χ2=17.85,40.29,38.16;P<0.001),female drug abusers were mainly under 40,those who had high school 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educational background were more than male abusers and most of them were unemployed.Statistics showed little sexual distinction in means of taking drugs and history of drug abuse among traditional drug abusers(P>0.05).Conclusion:Among aggregate detainees on compulsory isolated drug treatment,on 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there are statistic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drug abuse detainees,female drug abusers are mainly under 30,has a middle school or more junior educated degree and most of them are unemployed; Women are casualty of new-type drug,they take drugs earlier than men did;Female and male detainees are on the same level of education while female drug abusers are younger than male drug abusers,there is a younger tendency for women to take traditional drug as well.We submit integrated preventative methods composed of publicity for education,grading and classified supervision and making more efforts on community correction and rehabilitation and so on.

Compulsory isolated drug detoxification and rehabilitation;New-type drugs;Traditional drugs;Sexual distinction;Cross-checking and analysis

R395.9

A

1005-1252(2017)01-0008-06

10.13342/j.cnki.cjhp.2017.01.003

2016-07-12)

猜你喜欢

人口学戒毒男女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戒毒人员外出探视管理及戒毒人员意见调查分析
男女有别
基于安卓手机用户行为的人口学信息预测
男女交往最忌讳什么
人口学视角下构建和谐家庭研究
易富贤学者
搞笑男女的幽默生活
不抛弃,不放弃
从“白粉妹”到“戒毒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