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连苦都还没吃过,谈什么优雅

2017-12-20顾寒山

哲思 2017年10期
关键词:咖啡店泡面食堂

◎ 顾寒山

你连苦都还没吃过,谈什么优雅

◎ 顾寒山

最近参加一次读书会,遇到一个年轻人。他穿得斯文得体,说起话来条理清晰,刚在沙发上一坐下,就顺手就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饶有兴趣地读起来。他话不多,但身边有人跟他聊天,也会腼腆地搭上几句。乍看之下,让人觉得他就是那种学识与修养兼具的静雅男生。

聚会开始之前,朋友拿了扫把清扫地面的尘埃与纸屑。扫到他面前时,朋友开玩笑似的把扫把递给他:“来,帮我扫一下呗。”年轻人下意识地反应道:“啊,我不会呢!”然后继续低头看他的书。

聚会完后,大家一起收拾桌上装水果零食的餐具,只见年轻人站起来走开了。眼睁睁看着大家把东西收拾干净,他没有任何想要帮忙的意思,而且挺坦荡的。

回去的路上,我与另外两位朋友同行。大家漫无边际地聊天,聊着聊着,话题扯到那位年轻人身上。一个朋友跟年轻人有过几面之交,对他稍为熟悉,说:“他只对诸如琴棋书画之类的东西感兴趣,主张过优雅的生活,买菜做饭、打扫卫生对他来说琐碎而庸俗,他一直拒绝参与。”

听到这样一番解释,我很是诧异:他是不是朋友圈看多了?

是啊,当下我们的朋友圈似乎都在流行和鼓吹一种调调,我们“不要粗糙的日子,只过优雅的生活”。可我想说,艰苦才是人生的常态。若你连苦都还没吃过,请别谈什么优雅!

一个人当然有权利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谁不想做个“闲”人,每天只谈风花雪月、琴棋书画?可当生活在你身后穷追猛打,温饱尚未解决时,怎么优雅得起来?我接着再问朋友:“那位年轻人的收入很丰裕吗?”朋友答:“出来工作一两年了,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拿着一份不高也不低的工资。他也一直想着换一份舒心的工作,但迟迟没有转机。”

我忽然明白过来,他远远未尝到人生的苦味!

由于工作的缘故,我采访过数十位年轻的创业者。他们当中有颇为老练的70后,也有稍显稚嫩但充满干劲儿的80后。以他们的才华与能力,随便在一家公司谋个一官半职,都会干得很出色,获得一份不菲的收入,过上优渥的生活,但他们偏偏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路:创业。

他们选择了先吃苦,把人生中本该享受的时光往后推延,而且是无限期的。因为他们明白,没有经历过淬炼的生命是浅薄而没有厚度的。对他们来说,经历创业的艰难考验便是为自己的人生加分。所以,一个人,只有尝过苦头栽过跟头,才明白活着不易,从而懂得放下身段,谦卑自己。

我们的父辈都是勤勉而踏实的,吃得起苦耐得起劳,从不埋怨生活的艰辛。即使天塌下来,他们也会咬牙挺住,沉默无言,用肩膀撑起一片晴空。然而,到了我们这一代,多少人已丧失体验艰苦生活的勇气,恨不得一出生就黄袍加身。如果可以,我们简直想把人生中与苦难有关的部分拿掉。

“年轻”两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稚嫩懵懂,不谙世事,需要历经生活的各种不易,然后成长。冯仑说,三十岁以前买不起房是正常的,以国际惯例,一个人到了四十岁以后有了一定积蓄才有钱买上房,过上好日子。但你放眼当下,多少年轻人渴望早早就过上有房有车的生活?

所以朴树说,不是我还是少年,是这个国家的人提前就老掉了。

其实少年时我跟文章开头的那个年轻人何其相似。我梦想着有一天成为一名作家,每天坐在咖啡店里一边喝着咖啡,一边优雅地写作。也许这是很多人心心念念的优雅生活。

多年后,我终于出了自己的书,如愿过上以文为生的生活。可当我把电脑搬到咖啡店,要上一杯卡布奇诺时,却怎么也写不出满意的文字来。那些能把自己也感动的文字都是夜半深更,一个人躲在逼仄的出租屋里,啃噬着孤单与寂寞熬出来的。而咖啡店里进进出出的人群让我怎么也静不下心来。

于是,再一次经过咖啡店时,看着店里三三两两端着高级笔记本电脑,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写着什么的俊男美女时,我心中总禁不住发出几丝苦笑。

今年年初,我在南方科技大学听了青年编剧卞智弘的讲座,他谈到著名作家袁和平的生活状态。作家每天早上八点准时起床,洗漱过后一个人端坐在桌子前便开始一天的构思与写作。中午休息个把小时,下午继续写。一整天都在不断地写。到了傍晚,一天的工作完成,整个人都处于虚脱的状态。一个真正的作家,他的生活其实非常枯燥单调无聊,并非想象中优雅。所以,也许我们在朋友圈中所见到的种种优雅,不过是伪装的罢了。

最近国产版《深夜食堂》因剧中人物买了爱马仕包包吃泡面庆祝遭网友吐槽,身为主演及制片人的黄磊发声道:“没有在深夜吃过泡面的人,没有资格谈人生;只有爱吃泡面的人,才知道在大城市生活的冷冷暖暖,才能为深夜食堂贡献出好故事。”

我并非《深夜食堂》的死忠粉,亦知道这部剧有种种缺陷,但依然被黄老师这一番意味深长的话打动。推而及之,我想说:“只有吃过苦的人才知道优雅的真正意义所在,才知道怎么真正享受生活。此外的优雅,不过是装文艺假清高罢了。”

想起早些年读叶圣陶的小说,喜欢得不行。朱自清称他是“从苏州走出来的少年文人”。当代作家中,多少人的锦绣文章里写尽文人的风流俊雅,而叶老是其中的一个。

可直到有一天,我读到叶兆言回忆祖父叶圣陶的文字时,才明白这风流俊雅的真正意义所在。他说,祖父年轻那会儿在某机关单位上班,生活条件已经不错了,单位也有汽车接送,可他就是每天素衣粗布,坚持步行上下班。八十岁的时候,还坚持每天伏案写作足足八小时,雷打不动。

我恍然大悟:原来真正的优雅,不一定是物质丰裕,华衣锦食,裘马轻肥。性情、风骨里的从容与优雅,更是人生的一种不凡格局。而这样的优雅,定然是跟一个人吃过的苦、走过的路紧紧相连的。

亲爱的,若你年纪轻轻,连苦都还没吃过,那么,先别急着谈什么优雅吧!

猜你喜欢

咖啡店泡面食堂
奇妙的咖啡店
谁没有在晚上吃过泡面呢
学珍食堂
“互助孝老食堂”值得推广
冷水泡面
GACHA GACHA扭蛋咖啡店
医院里的咖啡店
食堂
西罗西咖啡店(外三首)
食堂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