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只愿热烈地活在此刻

2017-12-20七天路过

哲思 2017年10期
关键词:北漂邮箱房子

◎七天路过

只愿热烈地活在此刻

◎七天路过

我是在2015年9月来到北京的。不是为了爱情也不是为了亲情,大概因为北京是离我最近的梦想之都。人是愿意为了梦想跋山涉水的,重要的是,在年轻时,我们认为梦想高于一切。

我收拾了两天行李,在车站包了一辆车。路上过安检时,车主一边抱怨我东西多一边想对策:待会儿查车的过来了我就说,你是我妹妹,我送你上学。不过要是真罚钱了,你自己解决啊。

我用鼻音轻哼了一声,心里斩钉截铁地立Flag:“反正我是不会回去的,罚钱也不回去。我要去北京。”

刚到北京时,是朋友帮我找的房子,在传媒大学地铁站附近。是平房,厕所和洗漱都在外面。这和我想象的北漂不一样。一开始总会有点苦,但我不相信会一直这么苦。每天我都需要从繁华涌动的人潮向外走,走到五环之外,倒三趟地铁,再坐一个蹦蹦回到那个可以称之为“家”的住处。房东阿姨很好,会告诉我在哪里买生活用品,哪里的饭好吃,偶尔也会敲门递进来一块西瓜。我害怕孤独,害怕在这个小房子里平庸下去,害怕这城郊之外的平房储存不了我热烈的梦想,也害怕这琐碎的日子消磨我的斗志。

深夜里读绿妖的《北京小兽》,周云蓬在序里写道:“北京不允许你打盹儿。你稍微一感慨,或者一走神,你的箱子就旧了。就有新人像森林里的藤蔓一样,从你的身边悄悄地攀上来。”而我印象最深的是绿妖借着女主角在文中写:“你知道吗,每天晚上我都想辞职,可是每天早上,我都告诉自己:去上班,穿上你最贵的衣服,把他们都斗垮。因为我想知道我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儿。”

我在地铁上循环过好妹妹的《一个人的北京》,听这首歌,有时身边走过一对吵架的情侣,有时旁边坐着两个手牵手的姑娘。记忆最不美好的一次,是加班到11点,从地铁走出来时,路灯都已经暗了,我走过那条狭窄的小路时放着这首歌,假装身边有个人,告诉我“别怕别怕”。回到家后躺在床上哭了起来,留在北京的我为什么要一个人,坚持着所谓的梦想。

当时跟男友感情摇摇欲坠,一个月见一次面。但我也没有从前那么害怕感情失败了。要在北京生存下去的姑娘,从头发到心肠,都得慢慢硬起来,做好孤身一人提剑奋战的准备。

我的解决办法尤为笨拙,就是加班。加班做方案,找资源,认识这个行业里优秀的前辈们。业务能力奇迹般地在短时间内得到了领导的认可,然后提前转正,并且有了独立负责的营销项目。晚上回到家,就像圣·埃克苏佩里笔下的小王子又回到了他的小星球上,只是属于我的星球,没有玫瑰花,有的只是一群猴面包树。

闯过最辛苦无望的那几个月,你会发现: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年底,我拿到了公司颁发的新人奖,有一笔小小的奖金,加上年终奖算是一笔可观的收入。等过年回来的时候,我换了房子,从东五环搬到了北四环。“终于算是城里人了啊。”这次换房像是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的北漂生活有了小小的改善。

在北京的生存哲学,是成本第一。上班的时间成本远远大于换房子的成本。我自嘲,“果然变成了精明功利又世俗的姑娘啊。”但是悄悄地说,我开始喜欢上自己为生活精打细算、眉目间野心勃勃的感觉。

一个人在北京的第二年,我又换了房子,开始自己做饭、健身。我是带着悲观主义的乐天派,相信在每个不够完美的情节背后,总有着隐藏的奖励和未知的惊喜。

新生活带着生机勃勃的春天气息向我涌来。之所以选择一份跟图书相关的工作,是因为觉得终我一生,也逃离不了文字的表达与救赎。它是我孤独时的避难所,也是我日常小确幸的生产地。

我找了很多微信平台,下班回来后把它们的投稿邮箱汇总起来,把自己写过的文章整理好,一个一个邮箱投递过去。“嗖”的一下点击发送键,像是给另一个宇宙投递求生信号。

大概投递了十几个邮箱后,我收到了一个平台的回复。“可不可以给我们写专栏?”收到邮箱回复的时候我正坐在床边,一下子就蹦起来,“太好了,太好了!”

我开始给这个平台供稿,写音乐专栏,从老狼、许巍,到杨千嬅、孙燕姿,有时候写得很顺畅,有时候改稿到深夜1点多,每个月写三四篇,可以维持生计,也有了小小的自信。

人就是会被这样或那样的转机打动的。我不爱北京,北京也不爱我,但我觉得我们可以互相成全。慢慢地,机会多了起来,有过被微博千万大V转载的文章,也有了被仰慕已久的平台约稿的经历。

稿费也从200元涨到了500元,最忙碌的那个月,写稿的收入竟然超过了工资。但同样在那个月,我的熬夜记录从2点变成了4点。我负责的工作项目开始变多,一个月内的加班最多到了2/3。加班和外卖是一对好伴侣,吃完外卖,站在公司的窗口向下望。灯红酒绿,声势浩大,万盏灯光,无数梦想。

我在电脑上暗暗写道:我喜欢这样的北京,这里有迷失的灵魂,也有倔强的人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你,拥有着无数可能性。

我非常自我又幻想,大概很快就可以拥有一种新生活了。借用廖一梅的话说: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但我知道自己不要什么样的生活。

我不要舒服,不要安稳,不要一眼望得见头的乏善可陈。我不谈恋爱,也不敢恋爱。我害怕我本能里的那些勇气和欲望,都在感情的化骨绵掌里落败。但凡有一点点底气,去工作吧!我一遍遍告诉自己,打开银行卡余额,把充电宝充到四格电。人要有那种揪着自己头发从泥地里站起来的力量。哪怕是独自一人,哪怕一事无成。这个城市不就是拿来给人造梦的吗。

我没有期待中那么好,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差。比如约稿的平台变多了,比如工作的项目前景很好,比如年底的时候有了一笔还不错的奖金。但北漂的生活不是一只魔术师的手,可以迅速地为你镀上光环,也不是美图秀秀,能让你的生活加一层梦幻的滤镜。

重点是不能着急。一着急就会焦虑,猜疑,拖着行李箱走来走去。走向你来时的车站。但依旧有很多人走进来,很多人走出去。走进来的人提着一个皮箱,叫青春;走出去的人也提着一个皮箱,叫妥协。北京,是吞噬了无数人青春的永不干涸的他乡。

最开心的事,就是搬出了合租屋,换到了单独住的房间。从淘宝买来了懒人沙发、书架和衣架,然后在深夜里,一个人一遍又一遍地组装。

刘瑜说,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在某一个瞬间,我觉得我爱上了自己—不那么优秀的自己,不那么努力的自己,不那么光彩照人的自己。

到了第三年,我终于心平气和地意识到,我可以不依靠任何人,不讨好任何人,得到快乐。

我原谅了自己七百多个日夜的孤单和寂寞,原谅了自己的敏感、焦虑、深夜痛哭和感情里的爱而不得,原谅了我固执又盲目地跟家人反抗,又一往无前、乱打乱撞的生活。

北漂给一个女孩最大的礼物是真正地接纳自我。一开始,我是用生存的本能来适应这个城市;再后来,我是用努力和焦虑来对抗这个城市;现在,我终于可以用快乐和自由,来感知这个城市。我啊!我不要成为随随便便就放弃的人啊!这一点光明的爱意,是我对这个城市的献礼。

有小伙伴邀请我一起做平台,我觉得很好。我们合作得很愉快,每周都在写稿子,身体里流淌着新的欲望和野心。

我想我终究是幸运的,被命运吆五喝六之余,还是找到了这个生存游戏里隐藏的奖励,比如每一天用一点时间来爱自己,培养自己跟自己玩的乐趣。我不觉得每个女孩都必须要用北漂来为命运下注,但像我这样有一点好奇心和挑战欲的,我挺想跟她们说,别怕,它没那么恐怖,也没那么幸运。它不确保你收获什么,你只能投身其中,找到自己想要的。

你想要名利就去名利场;你想要眼界就去开;你想要成长就去磨炼。只要你自己觉得快乐,人生何其美丽。

哪怕痛苦挣扎,遍体鳞伤,他们一无所有地来,也许还会一无所有地离开。我们依然在爱着,依然在活着。

猜你喜欢

北漂邮箱房子
关于变更投稿邮箱的通知
《电池》杂志投稿邮箱
关于变更投稿邮箱的通知
台湾影视人的“北漂”路
I LOVE SPIDER—MAN
孤独的房子
北漂
当“房子”爱上卖萌耍宝以后
“卖菜叔”出书:北漂路上我和儿子一起追梦
一百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