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如何培养班级管理中学生参与意识

2017-12-19江晋辉

商情 2017年41期
关键词:集体生活参与意识班干部

江晋辉

[摘要]班级是学生们学习与成长的重要环境,正常情况下每个人的一生中会有十几年的时间在班级中度过,班集体是一个大家庭,班级管理离不开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在政府对国民教育越来越重视的前提下,对班集体的建设与培养每个学生班级建设中的参与意识也引起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学生时代的生活是集体生活,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人公,尊师敬长,热爱集体,参与班级管理是职责与义务,文章基于班干部的角度,对培养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参与意识做一个探讨。

[关键词]班级管理;参与意识;班干部;集体生活

班级是学生们学习与生活的基本场所,凝聚力强,具有团队向心力的班集体对学生认真学习课本知识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影响最大的人不是家长也不是老师,而是同学。培养班级管理中学生参与意识能够增强班级凝聚力,创造融洽的集体氛围,使学生热爱班级并以集体为荣,在良好竞争的环境中安心学习,奋发向上。探讨对班级管理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这一命题首先要了解传统班级管理的方式。

一、传统班级管理的方式以及特点

传统班级管理一般以班主任为主导,设立班干部配合协助班级管理进行分工,根据老师对班级的管理程度与对班干部的授权程度,班干部会对班级管理的参与程度高低不等,但总体来说是较低的,经分析,对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的特点将其分为三类。

(一)任务式管理,学生参与意识普遍较低

这种班级管理方式通常是班主任将教学当作任务来完成,班主任认为学生只需要专注于学习即可,班级风貌建设或者学生参与集体的意识是次要的,制定一系列学生应该遵守的规则并将一大堆的任务布置给学生,班干部常常被动遵守或完成,在这种集体氛围下,班干部并没有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管理者与榜样,而认为自己像是班级的员工,这种任务式的管理方式使得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意识普遍较低。

(二)半開放式管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意识相对较高

相比第一种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较为民主,班干部有一定的自主权与管理权,能够自行作出部分决策,不需要向班主任汇报交待所有情况,因此主观能动性较高,班主任对班级干部的管理授权程度较高,一些热爱班级的其余同学会争相竞选自己喜欢的岗位,当上班干部,充分体验参与班级活动的管理过程,满足自身发挥个人才能的需求,也就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开放式管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意识较低

比起第二种半开放式管理,这种管理方式给予班干部管理班级的权利更大,班主任在制定相关规则后几乎不再参与班级管理决策,放任班干部管理学生,这种管理方式在前期能够培养提高班干部的班级管理意识,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参与班级一段时间后,因为班级干部有较高的自主权而在决策上各抒己见无法统一产生权力分配与决策上的矛盾,导致班级难以融洽,班干部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开始变弱,其余同学对班级管理的参与意识同样变弱。

二、探讨对班级管理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

以身作所,身先士卒,起到榜样作用是班干部在集体生活中的必修课,而班级管理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有规律可循,需要班干部充分调动其余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其余学生对发挥与提高自身才能的需求。对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方式分为以下四点。

(一)公平竞争,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们的良性成长需要一个公平的环境,如班干部的选取应该采取民主的匿名投票方式,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应一视同仁,鼓励非班干部参加到班级管理中。在班级建设讨论参与中,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鼓励更多学生参与班干部的竞选,也鼓励非班级干部为班级管理建设出谋划策,集众人所长凝聚团队。如此才能够满足其余学生内心对公平环境的需求,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的贡献是能够得到回报的,在良性竞争中得到成长,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主观能动性。

(二)对取得进步学生加以激励

马斯洛需求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种,其中自我成就实现与获得他人的尊重属于心理层次的高级需求,在获得需求上的满足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然得到提升,最直观表现学生自我成就的方式是当众赞美与肯定。班干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作出贡献的同学做好书面记录上交给班主任,并建议班主任在班会中对这些同学口头表扬,并将这些同学作出榜样鼓励其他同学为班级作出贡献,这种肯定能够使作出贡献的学生感到自己对班级会有回报,满足渴望成就的心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班级参与意识。

(三)引导与鼓励学生解决问题

当同学在参与班级管理中遇到问题时,班干部应该以引导鼓励为主,凭借过往参与的经验,帮助同学理清思路,摸索解决问题的方式与答案。这种引导式能够让同学在实践中强化自身的认知,在解决问题中同学也能够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直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会使学生产生依赖性,在下一次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期待别人的答案,不利于自主思考,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四)根据同学特点给建议

通常一个班上有四十到六十个学生,每个学生因为家庭环境,过往经历,自身性格等不同面对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在帮助引导同学解决问题时,根据同学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如小强是一个行动较多思考较少的同学,在这类学生遇到困难时班干部应该鼓励多思考多反省,小红是一个思考较多行动较少的学生,应该采用相反的方式引导鼓励多行动多做事,这种根据特点给不同建议的方式往往能够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

综上所述,班级是学生成长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境,构建良好的班级环境对于学生们人际交往能力与学习成绩的提高有重要意义,班干部作为学生们的管理者与榜样,在其余同学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引导与模范作用。应该加强班级管理建设,采用不同的方式激励同学,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良性竞争,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班级管理中的参与意识。

猜你喜欢

集体生活参与意识班干部
竞选班干部
契约精神在人才培养群体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探究
数学课教学中学生良好参与意识的培养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浅议初中数学体验式教学学习法
竞选班干部
部门集体氛围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爱就要在一起
班干部的烦恼
选班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