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渔女风情今更盛

2017-12-19周传馨

海峡摄影时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湄洲惠安女头饰

周传馨

闽南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因为有了惠安女、女和湄洲女,而变得风情万千。惠安女的“封建头民主肚”、女的“簪花围大裾衫”,湄州女的“帆船头红黑裤”……福建三大渔女的民俗文化与“海丝”息息相关。

古城风云里的惠安女

惠安,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处台湾海峡西岸经济繁荣带的中心位置,介于泉州湾与湄洲湾之间,与台湾一水相隔。

以往的惠安女子,大多戴着奇特的蝴蝶状头饰,头巾和涂着黄漆的斗笠把脸部遮得严严实实,肚皮却毫无顾忌地露着,上身穿着斜襟短衫,袖口绣着色彩鲜艳的花边,下身是宽大的玄绸裤。有人说她们是古代百越族的后裔,头饰类似于古百越族的图腾;也有人说是受彝族服装的影响,不管怎样,这一身装扮已经延续了千年。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

那么,她们为何偏偏要露出肚皮来呢?传说,有一次皇帝南巡要路过此地,地方官吏为显其所辖庶民十分富足,于是下令打制银腰带系于女人裤腰上,同时弄短上衣以便让银腰带显露出来。此后,佩银腰带作为财富象征一直流传下来。

惠安女婚俗奇特,电影《寡妇村》有所揭示:婚嫁那天,新娘身着黑衣裤,打着黑伞,由娘家人陪送过来,男方家不派人前去迎接。新婚之夜,新娘不能上床,只能站在床边过夜。次日晨,须返回娘家,直到这年除夕夜,丈夫才可将妻子接回家住一晚,第二天又必须把妻子送还娘家。此后,只有等到较大传统节日,丈夫方可将妻子接回小住一到二日,如此反复,直到妻子生了孩子,方可名正言顺地长住婆家与丈夫共同生活。

她们的身上,有着太多的美德,太多的故事,太多的传奇。

穿越时光,56年前,数万惠安女子跋山涉水,在离家几十上百公里的他乡,历经七年苦战,垒砌起一座能让惠安种上水稻、甩掉“地瓜县”帽子的惠女水库,也垒砌起一座象征吃苦耐劳、无私奉献、顽强执著、爱拼敢赢、创业创造的精神宝库。

时光流转,惠女精神始终流淌在新时代惠安女性的血液之中,亦成为泉州精神的一部分,化作侨乡儿女创业激情的催化剂,成就代代不朽的传奇。

在崇武基准气候站,有这样一群惠安女,她们数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地在每个小时的45分,量地温、测风速、观天象、拍发电报。有人曾在大风天里爬上11米高的风塔维修测风仪器,有人曾怀着身孕单膝跪地坚持完成地面温度的测量,有人曾患有甲亢吃药2年多却从不落下一个班次。半个多世纪以来,她们为老百姓预报天气,为山腰盐场提供最需要的蒸发量数据……正是这些长期积累的气象资料,成为惠安、泉州乃至更大范围内项目立项、建筑设计的重要依据。

在大岞女民兵哨所,50多年间,女民兵换了一拨又一拨,但始终不变的,是她们执著与奉献的精神。她们拥有骄人的实战比武成绩,更在站岗放哨、监控海域海空的同时,以满腔热血投身家乡建设。每年台风多发季节,总能看到她们与边防官兵、村民一道加固堤坝的身影。

在小岞惠女林场,48年前,20名惠安女子走进寸草不生的七里湖开荒造林,用10多年时间筑起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近半个世纪过去,依然有20名惠安女子,晨钟暮鼓,默默守护这片1000多亩的树林。

从万女锁蛟龙到八女跨海征荒岛,从崇武基准站气象员到小岞林场护林员,从大岞女民兵哨所到建“解放军烈士庙”感恩亲人解放军……时代在进步,条件在改变,惠女精神却历久弥新。改革开放以来,一向以勤劳贤惠著称的惠安女更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走出家园、投身经济活动,在建筑和石雕行业中表现尤为出色。

天风海涛中的蟳蜅女

蟳蜅女也是海的女儿,每天的潮起潮落都有她们的牵挂和希冀。

蟳蜅女的传统服饰比起惠安女和湄洲女来没什么可圈可点的风采,穿的无非也是染色布衫,亦是上窄下宽的模样,然而,蟳蜅女的头饰却是三大渔女中最迷人的,有“头上花园”之美誉。

蟳蜅女性头戴“簪花围”这一习俗的起源,众说纷纭。一说是源自宋元时代遗留下来的阿拉伯人的风俗,也有人说自汉代中国就有这种风俗,并举了历代的相关诗词来论证,比如泉州地方戏曲高甲戏《桃花搭渡》的唱词中就有“四月围花围,一头簪两头重”的字眼。

年近70岁的黄老伯得意地介绍说:“我们女人的打扮可有故事了,一说是宋朝杨八姐打仗来这里,女人觉得八姐的打扮很好看,于是就学着穿戴起来。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宋末元初时,曾有阿拉伯人隐居在离蟳蜅村不远的云麓村,并从阿拉伯引种了好多鲜花。于是,女人们便开始在头上戴花了。”

一路上遇到很多人家,蟳蜅阿姨们团团围坐在装满带壳牡蛎的大桶旁,一边海阔天空地聊天,一边用铁钻熟练地撬开蚵壳,把水灵灵的蚵肉取出。嘻笑声中,脚边的蚵壳已堆成小丘。因为蟳蜅海鲜好,特别是蚵(海蛎),在周边一带卖海鲜的蟳蜅阿姨总说“我这是‘阿姨蚵”,说明她的货色好。这样一来,她们的打扮就成了一种招牌,人们上菜市场买海鲜就喜欢去她们的摊位。

在妈祖的巡香日,蟳蜅的大街小巷上人潮如织,几乎所有的男女老少都身着节日盛装,加入到盛大的踩街队伍中,组成了一幅极为震撼的流动画卷。

街上,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放着供桌,摆放各式供品,家中的蟳蜅女主妇虔诚地执着香,朝着妈祖金銮的方向翘首企盼。等妈祖金銮走近,她连忙跑去点燃门前的鞭炮。金銮过家门口后,他们开始烧香祭拜,更虔诚地下跪。金銮快回顺济宫的时候,村民们在当街烧了一堆干草,抬金銮的队伍从燃烧的干草上跳了过去,跟在后面的人也争先恐后地从草堆上跨过。

两个多小时的巡游结束了,这时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汇聚到了这里,大家都争着触摸一下妈祖的金銮。锣鼓声、鞭炮声和人们的呐喊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巡香活動达到了高潮。

妈祖光影下的湄洲女

湄洲岛作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湄洲女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你想亲眼目睹湄洲女风采的话,可以到莆田湄洲湾,朝拜海峡两岸人共同的信仰——妈祖。

湄洲女的服饰是“帆船头,海蓝衫,红黑裤子保平安”,上身是蓝色和红色搭配的斜襟大布衫,下面是红黑两截拼成的裤子。

“帆船头”又称“妈祖髻”,这是个非常有趣的头饰,大概是与大海关系过于密切,或者是每天都盼着亲人从海上捕鱼归来,湄洲女才琢磨出这样的发型来。将长发梳得像船帆一样,左右各插上一支波浪形的发卡,象征船桨;盘在发笈里的红头绳,代表船上的缆绳;一根银钗横向穿过发髻代表船上的锚……她们在头饰上寄寓了太多的情感,才这么细致地装点它,仿佛自己的一丝疏忽,就会影响亲人的平安归来。

从服饰一眼就能看出,她们是一群与波涛休戚与共的渔家姑娘。大海寄托了她们的全部理想和期望。

妈祖没有成为海上女神之前,叫林默,邻里亲切地叫她默娘。小时候她不怎么爱说话,常常坐在礁石上,盼着涨潮,盼着远航的亲人归来。

或许是目睹了太多的海难给人们带来的难以愈合的伤害,默娘从小就养成了慈悲的情怀。据说,有一次她为了给迷失的商船导航,甚至不惜将自家的屋舍燃成熊熊“灯塔”。987年农历九月初九,她在湄洲湾口救助遇难的船只时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于是,官府派员来湄洲岛了解她的先进事迹,之后写成奏章送达皇帝手上,情感丰富的宋徽宗读后深受感动。于是,第一座妈祖庙出现在湄洲岛上。据统计,自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直至清代,共有14个皇帝先后对她敕封了36次,使妈祖成为万众敬仰的“天上圣母”“海上女神”。

猜你喜欢

湄洲惠安女头饰
改革开放以来苗族头饰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回顾
美丽的惠安女
青丝花韵
炫彩头饰
布艺贴画——勤劳的惠安女
骆雪芳:梦飞国际教育的惠安女
西班牙流行止痛头饰
秀水湄洲,妈祖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