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 贵阳市全面启动充分就业城市创建行动

2017-12-18方亚丽

当代贵州 2017年49期
关键词:贵阳市贵阳城镇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方亚丽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 贵阳市全面启动充分就业城市创建行动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方亚丽

贵阳市全面启动充分就业城市创建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城镇和农村有效劳动力就业率达95%,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率达100%,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11月16日,贵阳市创建充分就业城市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评审验收。这意味着贵阳全面启动充分就业城市创建行动。贵阳市将从体系建设、经济拉动、技能提升、精准扶贫、智慧就业、服务平台、资金保障等7个方面入手,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今年10月公布的《贵阳市创建充分就业城市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创建目标:到2020年,城镇和农村有效劳动力就业率达95%,总体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率达100%,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韦鸿宁说,创建充分就业城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

贵阳市观山湖区新寨村村民王元华家庭困难,没有稳定收入,靠打零工度日。通过入户调查,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对王元华开展了就业援助工作,为其申请了低保金,并协助他在社区公益性岗位工作。现在,每月低保金加公益性岗位补贴,王元华每月收入1000余元。社区还鼓励他参加个人养老保险及城镇医疗保险,每月可享受到200多元的社会保险补贴。

“充分就业城市不仅包括该市城镇区域,而且包括所辖农村地区,统筹城乡充分就业。”韦鸿宁表示,充分就业城市创建,要形成城市区域范围内的良性就业态势,需要将就业工作和区域发展、民生有效结合起来。

近年来,贵阳市不断夯实居民就业基础,开展服务工业园区就业创业服务,开展政策宣传、就业信息采集、用工服务、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政策落实“六进”活动。开展“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开展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就业帮扶活动。率先推进就业服务信息化管理。去年已实现基层网络运用全覆盖,为实现就业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贵阳在社区层面将就业服务和援助、岗位开发、社区治理、技能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有效结合起来,取得不错成绩,2016年,84%社区(村)已达标,为充分就业城市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下一步,贵阳将继续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村)和区县为抓手,多层次、全方位搭建劳动力和就业岗位平台,到2020年,实现贵阳市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村)率达93%以上,创建充分就业区(市、县)率达100%。

激发创业就业活力

贵阳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开展“五证合照一码”,探索“一址多照”“一照多址”“集群注册”等登记模式,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贵阳将围绕当地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休闲农业等产业发展,开发挖掘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岗位。图为当地村民在贵阳乌当区新堡高效农业示范园种植花卉。(贵州图片库供图)

今年上半年,贵阳市共扶持发展微型企业2250户,带动就业9454人,完成年度指导性计划的56.25%。

为更有效激发市场活力,点燃创业热情促进就业,贵阳市积极推进大数据国际化、高端服务与现代制造、山地农旅文化和大健康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不断拓展创新创业空间。

创业为就业之源。贵阳是全国首批试点的国家创业型城市之一,并且是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大数据、大健康等新兴产业孕育着巨大的创业就业空间。随着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加快发展,贵阳市依托中关村贵阳科技园、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等开放平台的建设,惠普、京东、富士康、宽带资本等行业巨头相继落户。去年,贵阳市大数据及关联企业新增1300余家,总数已达5000余家,呼叫中心规模达10万席,为人才就业创造条件。

随着创业就业优先的战略实施,就业空间在不断拓展。第三产业经济比重逐年上升,二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持续上升,2016年达到81.62%,首次超过80%。未来4年,贵阳市的就业形势将逐步与经济增长形成良性互动,为打造充分就业城市提供良好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条件。

为建设好充分就业城市,贵阳市将进一步构建促进就业与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信息化等发展战略的良性互动和深度融合机制,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支持民营资本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并构建以省“100个旅游景区”贵阳项目建设为重点的国际化旅游产品体系,实现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增加。

立足贵阳服务全省

“保底工资1500元,还有提成,一个月下来也有好几千元。”52岁的李桂芳是遵义市尚嵇镇贫困户,今年3月,李桂芳通过参加贵阳市举办的免费贫困劳动力培训后,在贵阳从事家政服务,顺利脱贫。

李桂芳的就业脱贫得益于贵阳市面向全省实施的精准扶贫就业工程。

落实大扶贫战略行动引导就业。“3年内,我们将提供45万个就业岗位,吸纳全省贫困劳动力向中心城市转移就业,实施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助力全省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贵阳市就业与职业技能开发中心职介部主任陈文健认为,实现充分就业,首先要确保就业岗位的数量,紧接着再提高就业的质量。

今年以来,贵阳市与八个市(州)达成深度合作,以产业发展为依托、以新兴产业为重点、以大众创业为突破,立足贵阳服务全省,着力提升贫困劳动力职业能力,拟对38518名贫困劳动力开展就业技能、技能教育和扫盲培训等系列就业培训,力争实现“培训一人、上岗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前,贵阳市已向全省各地州市贫困劳动力提供10万余个工作岗位。

此外,贵阳还将围绕当地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休闲农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开发挖掘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岗位。盘活现有培训资源,组织来筑贫困劳动力开展精准培训,确保每一个农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庭至少有一人以上实现就业创业。

创建充分就业城市,目的是让人民“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当前,贵阳正把创建充分就业作为贵阳民生之基,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发展方针,争取与全国同步小康、构建和谐社会。

(责任编辑 / 岳振)

猜你喜欢

贵阳市贵阳城镇
试论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相关要点
夕阳下的鸟影
高速通到我的家
“学”字的意义
找朋友
白居易写诗
山西老年大学到贵阳市开展校际交流
The Role of Teacher , Learner and Material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城镇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探讨
贵阳市世界语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