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果没有郑和船队,咖啡将会怎样

2017-12-16李开周

读者·校园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阿拉伯人船队郑和

李开周

关于咖啡,最早的文字记载出于阿拉伯人之手

咖啡的源头在哪儿呢?主流观点认为,在非洲,具体说,是在埃塞俄比亚。

那个著名的传说是这样的: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埃塞俄比亚青年去放羊,在路边看见一棵长满绿叶和红色果子的无名植物。羊去啃绿叶,结果连果实一块儿吃了进去,吃后居然异常兴奋,开心得咩咩乱叫。青年见状,摘下几颗红色果子放进嘴里,随后也跟着兴奋起来。这么神奇的果子,他自然要带回去请族人一起品尝。族人吃后都乐疯了,从此上了瘾,并用本族居住地的名称给这种植物取了一个名字——咖法(keffa),而咖法在传播过程中慢慢演变成另一个词——咖啡(coffee)。

咖法位于埃塞俄比亚南部,那里的居民应该是全世界最早品尝咖啡的一群人。

传说肯定不如信史可靠,可是那时候整个非洲都没有文字。关于咖啡,最早的文字记载出于阿拉伯人之手。

公元10世纪,阿拉伯医生拉吉斯第一次把咖啡写进了药方:将咖啡果晒干、捣碎,熬成药汤,可以缓解疼痛。药方中使用的咖啡果,可能来自埃塞俄比亚,也可能来自非洲其他地方。

公元13世纪,阿拉伯半岛最南端的也门有一位名叫奥玛尔的人,因为犯了错,被流放到非洲南苏丹的米欧萨巴,见到了无边无际的野生咖啡树。流放结束的时候,他摘下很多咖啡果带回也门,剥出种子,试着种植,结果很成功。按照文献记载,也门应该是阿拉伯半岛最早种植咖啡的地方,奥玛尔应该是阿拉伯世界最早种植咖啡的人,他甚至还可能是全世界最早种植咖啡的人。非洲虽然早就出产咖啡,但是缺乏人工种植。

受到中国茶文化的影响,咖啡文化发生深刻变革

从13世纪到15世纪,咖啡伴随着阿拉伯人的军事扩张和贸易路线,又从阿拉伯半岛传播到了欧洲。与此同时,明成祖派遣的郑和船队也经由海路向西挺进,抵达阿拉伯世界的腹地“天方国”,也就是现在的沙特阿拉伯。郑和船上的瓷器、铁锅与茶壶在那里受到热烈欢迎。

郑和船队的成员不喝咖啡,但是喝茶,他们喝茶的方式以及他们使用的茶具,在阿拉伯人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使阿拉伯人饮用咖啡的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5世纪以前,阿拉伯人是这样喝咖啡的:摘下咖啡果,保留果肉,扔掉果肉里面的种子(咖啡豆),将果肉晒干、捣碎、煮水、喝汤。

15世纪以后,饮用方式变成这样:摘下咖啡果,扔掉果肉,保留种子,将种子焙干、磨粉、烹煮、喝汤。

也就是说,15世纪后期,阿拉伯人喝咖啡的方式跟今天完全一样,奠定了现代的咖啡文化。

咖啡文化为何会发生变革?因为受到了中国茶文化的影响。朱元璋的儿子朱权在《茶谱》中提到,明朝初年上层社会仍然像宋朝和元朝人那样喝茶,而宋元时期的喝茶方式跟今天完全不一样,当时流行一种名为“点茶”的饮茶规范:将茶叶蒸熟、漂洗、揉搓、压饼、焙干,喝的时候碾磨成粉,放到碗里用滚水冲匀,或者直接撒在沸水锅里,煮成茶汤。

我们可以想象,当阿拉伯商人进入中国时,或者中國船队经过阿拉伯半岛时,中国的茶以及中国人的饮茶方法一定震撼了阿拉伯人,让他们忽然想到:啊哈,原来茶是这样喝的,那咖啡能不能也这样喝呢?试试如何?哇,比以前好喝多了!于是开始变革。

直到今天,阿拉伯世界的咖啡杯乃至全世界的咖啡杯,基本形制都跟中国的传统茶杯相似,底下有盏托,侧边有盏柄,完全不像西方世界固有的深杯与高脚杯。这也从侧面说明,奠基于15世纪的咖啡文化是在古代中国茶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

猜你喜欢

阿拉伯人船队郑和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美国乙烷进口对发展我国大型乙烷船舶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
从名言名句中看古代阿拉伯人的求知思想
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吗
阿拉伯人商业活动与斯瓦希里语的传播
阿拉伯人的头巾
淡水河谷40万吨级大型船舶船队对铁矿石供应链的影响
中国“郑和”号训练舰 抵韩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