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战略与文化复兴

2017-12-15金岩石

上海企业 2017年7期
关键词:亨廷顿世界秩序全球化

金岩石

5月14日,北京“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来自130多个国家约150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一带一路”的版图贯通亚欧,海陆两线合计覆盖约14亿人口,在全球化市场中举足轻重,关键词就是一个字:通。

首先是通路。要致富,先修路。修路就要有投资,有施工队伍,于是中国多年基础设施建设中形成的产能和团队是第一张牌,而筹建中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第二张牌,两张牌一亮,与会代表看到了中国的诚意和实力。

其次是通商。通“商”必有路,有路必有“商”,商路二字就是“一带一路”的起点。商路背后是工业产能,中国改革开放多年积累的制造业产能是第三张牌,区域间的国际贸易必然会伴随着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加速增长,从而让“中国制造”惠及邻邦。

第三是通“钱”。回首以往,贯穿中华文明两千年历史的文物只有两件东西,第一是文字,第二是货币。文字记载历史,货币传承财富,如今的“一带一路”也将如以往千年一样,进一步扩大中国“钱”的流通范围,让离岸人民币真正成为区域性的国际货币。

所有上述都已被充分解读了,本文特别关注的是文化:“一带一路”的文化根基是什么?文化是文明的起源,“文明”二字拆开,一是文化,二是明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留下一部名著,《文明的冲突——世界秩序的重建》,他将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区分为七大文明(可能还有非洲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和拉美文明。亨廷顿认为,冷战后的世界秩序中,冲突根源将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差异引发“文明的冲突”。由此演绎,中国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在多边合作的全球化空间,文化共识将是“一带一路”战略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亨廷顿教授预言了文明的冲突将不断升级,铁口直断“战争不可避免”。如今,全球恐怖主义剑指西方,文明冲突的背后是文化的差异性。文化的进步使人明白,但世界上并非人人都能明白,文化差异虽然沾染了宗教色彩,但本质上与宗教信仰并没有必然联系。在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出现冲突之间,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洞察到了东方文明崛起的机会。在引用拿破仑当年评价“中国是东方睡狮”的名言之后,他说,中国要成为和平,可亲、文明的狮子。而其中最根本的,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

因此在全球化的空间,“一带一路”的版图就成为中国的文化战略,或将以中国的文化自信引领世界和平。如果说,十年文革最大的悲剧就是几乎毁灭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如今以全球化为背景倡导文化复兴,这不仅是全球化的趋势之一,而且是中国的核心价值。以人为本,人类热爱和平,以国为本,政客偏好战争。古往今來,中国崇尚礼义之邦,和气生财。以“三分天下”的世界秩序为基础,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就是“合家天下”,共享未来。endprint

猜你喜欢

亨廷顿世界秩序全球化
模仿人类“尬舞”的动物们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中国的国际秩序观与全球治理的未来
以亨廷顿改革理论比较戊戌变法和改革开放
亨廷顿病的症状与治疗
在“相互依存式主导权”和世界秩序重塑下解读中国梦
阳光 沙滩 冲浪
金砖国家对西方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