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微课与高职课堂教学结合的设计与应用

2017-12-14王懿嘉

赢未来 2017年6期
关键词:互联网+微课高职

摘要:文章从微课的概念及设计原则分析着手,详细阐述了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微课的制作流程:确定微课选题、进行微课设计及进行微课制作,并针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微课的具体应用,如通过微课进行自主预习、通过微课辅助课堂学习、通过微课进行课后复习等进行了探讨,旨在促进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微课;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

引言

高职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也一直以来为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输送着大批人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基于“互联网+”的微课也逐渐被高职院校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并且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文章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为例,对微课与高职课堂教学结合的设计与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一、微课的概念及设计原则

微课(Mini-lesson),即微型视频网络课程,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孕育而生,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已经被国内多所学校所采用,并受到学生的普遍好评。微课之“微”是指涉及内容少,整体时间短;微课之“课”是一堂课或者是一门课。微课的设计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要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及移动学习的需求。二是以教学视频为主,同时还可以用其他学习资源加以辅助。三是将教学视频的时间控制在 15 分钟以内,同时保证绝大多数甚至全部的学生在30 分钟内可以完成教学视频中涉及到的学习任务。四是教学内容的主题要突出,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合理。[1]

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微课的制作流程

(一)确定微课选题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微课制作过程中,高职教师需要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的知识点、重点及难点进行认真的梳理,做到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核心关键点的切实把握,从而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微课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制作。因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微课制作的首要环节就是确定一个合适的微课选题。高职教师在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制作确定选题时,需要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全面的、细致的筛选,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把握好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

(二)进行微课设计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微课制作流程的第二个环节是微课设计,微课设计也是最能彰显设计技术的一个环节。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微课设计中,高职教师需要提前把控学生对接下来将要学习的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高职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或者是之前学习过但依然较为薄弱的地方,进行专门的课题设计。高职教师在进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制作微课设计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设计的内容力求生动形象,并且做到视频、音频及图文并茂,这样的话学生的学习欲望能够较好地激发起来,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也随之提升。

(三)进行微课制作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制作流程的最后环节是微课制作,同时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职教师要保证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制作上画面清晰,内容新颖有趣,并且最好是以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

三、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微课的具体应用

(一)通过微课进行自主预习

微课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较好地提升学生自主预习的效率。目前很多高职学生还没有自主预习的意识,更没有培养自主预习的习惯,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而言无疑是十分不利的。为此,高职教师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开课之前,可以将自己制作的微课视频发布在学生能够看到的网络平台上,如学校的网站或者班级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并且要求学生及时地对微课视频进行观看学习。[2]

(二)通过微课辅助课堂学习

与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相比,课中学习无疑更为关键,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也更大,为此高职教师要更加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微课的利用。当教学过程中涉及到较为抽象或者实践性操作较难的内容,高职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述清楚时,就可以借助微课加以辅助,这样不但可以让那些较难理解的内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更为喜爱。

(三)通过微课进行课后复习

课后遗忘课中学过的内容是每一个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的问题,为此,加强课后复习对于学习效果的鞏固十分重要。高职教师在讲授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某一课时后,可以根据这一课时所讲授的内容制定出相应的微课复习视频,让学生在课后之余通过手机或电脑进行自主复习。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课后复习的习惯,而且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而言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能够较好辅助传统教学,对提升教学效果意义重大。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微课的制作,需要高职教师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设计,并将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微课具体应用到学生的自主预习、课堂学习及课后复习中,以此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钟林.“互联网+”时代下的微课教学有效性探索——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25):133-134.

[2]于晓香.初中地理微课教学设计及应用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7):12.

[3]罗伟科.“互联网+”时代下的微课教学有效性探索——以职业教育《网络技术》课程为例[J].信息化建设,2016(7).

[4]金益,张量.微课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以“动画概论”课程为例[J].科教文汇,2016(9).

[5]秦永丽.“互联网+”背景下的微课设计与翻转课堂应用——评《微课程设计制作与翻转课堂教学应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

课题项目:

基于“互联网+”的微课与高职课堂教学结合的设计与应用---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为例。

作者简介:

王懿嘉(1984年1月),女,汉,吉林省长春市人,研究生学历,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师,单位邮编:130000,研究方向:计算机、光通信。

猜你喜欢

互联网+微课高职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