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袁和平功夫“八爷”,奇门遁甲

2017-12-13何小威

东方电影 2017年12期
关键词:黄飞鸿动作片武侠

文/何小威

袁和平功夫“八爷”,奇门遁甲

文/何小威

他让“票房毒药”的成龙一跃成为观众耳熟能详的巨星,让“佛山黄飞鸿”成为李连杰的招牌动作,让甄子丹在香港动作片中占据一席之地,国内外功夫明星、导演受他指导的数不胜数……他就是“八爷”袁和平,一个在香港电影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字,一个代表着动作电影时代的传奇人物,被影坛称为“中华第一武指”。他设计的一招一式,一拳一掌,总是变化无常,或飘逸,或真实,或浑厚,令人肃然起敬,又惊叹不已。吴秀波说:“他介乎于影视行当和武者之间,拥有一种独特的精气神。”如今,年过古稀的“八爷”袁和平,很有野心和魄力,与老搭档徐克一起重拍曾轰动一时的电影《奇门遁甲》。他说:“这次我和徐克要重新定义武侠……”

初试锋芒,功夫“新”味

袁和平生于武术世家,父亲袁小田是北派大名鼎鼎的武丑。早在1939年,袁小田就在香港武侠电影中担任武打、替身工作,在影坛赫赫有名。袁和平在家排行老二,从小与五位兄弟(袁祥仁、袁信义、袁日初、袁振威、袁龙驹)一起随父习武。25岁,做了龙虎武师的袁和平被吴思远看中,在电影《疯狂杀手》中担任动作设计。“我11岁才开始学,学功夫,学唱戏,学京剧,可惜没有天分,平淡无奇。我可能比较幸运吧。”在回忆这段难以忘怀的岁月时,袁和平说,“我从小跟着父亲到片场拍电影、做武行。这样过了几年,我就到邵氏电影公司做副武术指导,后来慢慢又到外面做指导,做了好几年,到了1978年就当导演了。”

20世纪70年代,香港武侠片陷入困境,跟风、模仿极其盛行,而且老派的功夫打斗方式已经落伍。正如著名武侠片导演张彻先生所言:“市场和水准的循环,越来越成恶性循环,以至当时的粤语片有‘七日鲜’之说,就是七天拍完一部戏,其水准低至惨不忍睹,自是势所必然。当然,每一行一业都会有有理想抱负的人,也有人想力争上游,那时也有少数粤语片从业人员,不肯甘于‘七日鲜’,花多点时间,用多点心思和金钱,希望拍出较好的影片……”1978年,已经在《南北拳腿斗金狐》《神腿铁扇功》《鹰抓铁布衫》等影片中担任过动作设计的袁和平被老板吴思远提携,拍摄了电影《蛇形刁手》。片中,袁和平为成龙设计的硬桥硬马真功夫混搭谐趣幽默动作的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喜剧动作风格,“当初我跟吴思远一起研究,我觉得那个时候拍的很多动作片都有点儿血腥,有很多暴力镜头。我就跟吴思远研究,是不是改拍一部喜剧功夫片,一部老少都喜欢看的电影。于是,我们就改拍喜剧动作片,不用那么血腥暴力。后来,我觉得用喜剧表达功夫还是一条很好的发展路线,所以就尝试,拍出来很成功,那时候成龙的喜剧感也很不错。”

《蛇形刁手》一上映就引起了轰动。紧接着,袁和平拍摄了电影《醉拳》。成龙饰演的黄飞鸿一改关德兴饰演的严肃正统的黄飞鸿形象,有了年轻化和平民英雄的色彩,获得了观众空前的热捧。“我把黄飞鸿设计得比较年轻,是少年黄飞鸿。少年黄飞鸿则可能会比较调皮捣蛋。我们觉得可以通过这个过程把他训练成一个受人尊敬的师父,从不懂人们之间的感情慢慢变成一个受人尊重的英雄人物。”在谈到黄飞鸿的人物设计时,袁和平面露微笑地说,“当时因为《蛇形刁手》比较成功,比较卖钱,有片商请我们吃饭,发现我们一个同事喝醉了,就说要拍醉拳。拍醉拳可能也很有喜剧感,很有噱头,我想醉拳是有啊,从那个时候就有了构想,是偶然机会得来的灵感。”

《蛇形刁手》《醉拳》上映后反响极佳,成为年度十大卖座影片,甚至打入海外市场,更掀起了香港动作电影新潮流,并将其引入到一个嬉笑怒骂的喜剧世界,开创了诙谐式武侠片的先河,同时也捧红了当时郁郁不得志的成龙。袁和平一鸣惊人,成为香港电影界新一代动作导演。此后,袁和平趁热打铁,拍摄《林世荣》《勇者无惧》《霍元甲》等影片,巩固了其功夫片导演的地位。

“中华第一武指”

“不多”“打不过”,是袁和平对于学习武术的回答,但是他很聪明,天下武术的门派和功夫,他都知道它们的原理,能一通百通。他说:“我很少打架,都是动脑筋。我不用每天打,多数是想招式,找武行来套招,让明星学。当然,这种东西没得教,需要靠个人的悟性,因为每个电影,每个剧本,每个角色,每一场戏的人物性格都不一样。武功层次要到哪里,你自己都要有悟性才能感觉到,每场戏涉及的很多东西都没得教的,所以跟我的人都知道,最好的武术指导都是自己悟出来的。”这是袁和平的智慧之处,也是让他走向“中华第一武指”的秘诀。

诙谐喜剧动作片之后,袁和平将拳脚功夫与电影特技结合起来,推出的“奇幻功夫片”《奇门遁甲》大受欢迎。拍摄该片时,袁和平从民间的魔法中汲取灵感,采用土法炮制特技,使得动作设计既符合表演的好看,又有民间一丝怪力乱神的神秘色彩。袁和平说:“当时特效技术哪里有那么好,我全都是用土法炮制。这是我耗时最长的一部电影,在当时香港电影高速生产的情况下,拍了差不多170多天。很多东西要用土办法来做,要在现场重来反复拍。”随后,袁和平率领“袁家班”拍摄了《笑太极》《情逢敌手》《苏乞儿》《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功夫小子闯情关》《虎猛威龙》《精武英雄》等影片,名声开始享誉海内外,获得了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动作指导奖、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奖等,更将李连杰和甄子丹推向了一线巨星的位置。

声名鹊起后,袁和平引起了好莱坞的关注。1999年,作为粉丝的沃卓斯基兄弟邀请他做《黑客帝国》的动作指导,但他却以不懂英文和工作忙的原因,几度拒绝邀请。最后,他看在东方功夫加好莱坞特技的创意上,答应了沃卓斯基兄弟。影片中,那堪称经典的“子弹时间”等精彩片段,让无数影迷沉醉。在好莱坞,袁和平享受着颇高的地位,用他的话来说:“仅次于导演吧,有专门的房车、休息室。但我不讲究这些,在香港我们都是大家一起吃喝的。”

此后,李安的《卧虎藏龙》、昆汀·塔伦蒂诺的《杀死比尔》、周星驰的《功夫》、于仁泰的《霍元甲》、冯小刚的《夜宴》、王家卫的《一代宗师》和叶伟信的《叶问3》等电影,都与袁和平有关,并且他也完成了导演的动作要求,将它们推向了一个更高的武林擂台,成为“霸主”。这是袁和平的过人之处,也凸显了他作为动作导演、动作指导的炙手可热。

奇门遁甲,定义“新”武侠

做导演的时候,袁和平喜欢拍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动作片,因为他觉得戏一定要有戏味,有感情,有人的存在价值。做动作指导的时候,袁和平能发挥演员的动作特长,会根据演员本身来设计动作,尽量让演员能表达他的动作特色。他十分自信地说:“从我做第一部电影开始,不管是参与武指,还是自己执导,我都很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里突出的是父子情,最早《醉拳》表现的是师徒情……只是大多数时候,我是用武戏来表现人与人的情感冲突和交流,所以这个特点并不明显。虽然我是做功夫片的,但我的电影里充满着温情。”

如今,袁和平在电影《奇门遁甲》中担任导演及武术指导,想和徐克一起开启中国武侠电影“新”潮流。然而,袁和平答应拍摄该片的主要目的,竟然是因为看到了近年来中国武侠电影的常规化,造成本土观众和西方观众对武侠电影的失望。他说:“与1982年原作相比,除了片名一样,其他都是全新的,并且希望带领观众去开启新类型武侠电影的另一道门,同时也让西方观众耳目一新。”

在电影《奇门遁甲》中,袁和平既保留了影迷所熟悉的经典元素,又利用徐克创作的全新故事,创造出一个迥然不同、颇具新意的武侠故事,为华语武侠片带来新的定义、新的方向。在推陈出新的《奇门遁甲》中,“雾隐基地”危机重重,江湖劫难迫在眉睫;“太祖庙” 艰危险恶,神秘外星来客再起烽火;“龙门石窟”妖风四起,高手对决;“幽灵山庄”惊险紧张,雾隐门弟子命悬一线,各显绝招。规模宏大的场景、各具特色的人物加上玄兵利胄的设计,令打斗场面比概念图中更加超乎想象。就像制片人魏君子所言:“对观众来说,《奇门遁甲》是今年最有想象力的戏,去影院看之前一切都是未知,即使是好莱坞也拍不出来,因为外国人难以理解影片中的中国元素和文化。而无论是这部戏的制作,还是班底、投资规模等都将是近几年最大的电影格局,也是最贵的一部。”

古稀之年的袁和平,宝刀未老,仍在求新求变,求武侠电影新发展。据说,袁和平为了追求武打的真实感、精彩度与个性化,竟让大鹏吊威亚吊出恐高症,让倪妮吊得眼睛充血,让李治廷打得浑身是伤。如此敬业,认真,《奇门遁甲》的“功夫”势必会在袁和平的指导下,展现出新意,并续写有关“八爷”的精彩故事。

猜你喜欢

黄飞鸿动作片武侠
武侠风
动作片求变:二次元、老打星、大女主
极限之光
黄飞鸿电影神化了
星火燎原 助力武侠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 (下)Unit 11 STEP BY STEP 随堂通
硬汉不死,尚能一战!
还原一个真实的黄飞鸿
还原一个真实的黄飞鸿
武术大师黄飞鸿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