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赢没有硝烟的人才争夺战

2017-12-11刘涛

党员生活 2017年10期
关键词:立业硝烟留人

刘涛

落户给户口、工作给编制、买房给补贴、创业给政策,各地在“抢”人大战中使出浑身解数。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进入白热化状态,而且未来将是一场持久战。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才争夺“战争”,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以选人为前提,以培养人为重点,以用人为关键,创造一个好环境,让人才在这里找到家人、朋友,让人才“安家”;找到事业、成就,让人才“立业”。

坚持以选人为前提。“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古人有言:“夫柱以直木为坚,辅以直士为贤;直木出于幽林,直士出于众下。故人君选举,必求隐处。”因此,选人要不拘一格,要坚持群众路线。选人要达到不拘一格,必须在观念上克服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传统习惯;要打破看学历、论资历、看地域、限年龄等条条框框。往大处讲,只要符合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就是“大才”;往小处讲,只要达到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群众公认等基本条件,就是可用之才、可塑之才。对于“偏才”“怪才”,我们也不能求全责备,要用人所长,给他们一个公平的环境,真正做到寻觅人才如饥似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

坚持以培养人为重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成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因此,干部也好,人才也罢,就要在一线去锻炼、培养、成长。对于培养人才,我们党多年来形成了许多好的经验,各地也有许多新的探索,我们一定要继承、发扬和推广。宰相出于州牧,将军发于行伍。要多让年轻干部下基层,设置3至5年的服务期限,让他们在基层的广阔天地去摸爬滚打,熟悉农村,熟悉基层,感知农民,了解农业,未来在制定政策时才知道农民的期盼和希望,贯彻执行政策时才知道农民的感受和愿望。如果说选派人才是前提,那么培养人才则是重点,只有围绕党的事业去培养人,才能防止我们伟大的事业后继无人。

坚持以用人为关键。“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人才引进来、成长起来、培养起来,关键还在使用。不用,或者用不好,最终等于零。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用什么人,用在什么岗位上,这是一门大学问。大匠无弃材,寻尺各有施。因此凭实绩用人,用其所长,事关事业的兴衰成败。把人才用到什么岗位上,千万不能搞平衡照顾,不能把职位作为奖励干部的手段,不能让“关系网”“潜规则”成为人才成长的“绊脚石”。要坚持因岗选人,以事择人,坚持凭业绩说话,通过日常表现察“大德”、看“小节”,考准考实干部业绩,选好用好干部。尤其对于偏远山区而言,同大城市相比,没有其他优势,唯有通过事业留人、感情留人,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找到认同、成就事业,才能让他们把根留在这里,把心驻守在这里。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最高是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因此党和政府要創造一个好环境,通过感情留人、事业留人,让人才“安家”,成就事业和梦想,让人才“立业”。

(作者系来凤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立业硝烟留人
遮天蔽日的硝烟制造者:军用发烟罐
GRU-DNN改进的行人导航零速检测方法
先安居,后立业 毕业季租房的这些问题,我们帮你一一解答
战疫时间线
引才难留人难 西部高校如何突围
短视频江湖硝烟再起
天然气处理站的管线配管
点把点的他留人
廉洁咨询是立业之本
因病施治化解医院“留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