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彩的思维与转化

2017-12-11林妍

艺术评鉴 2017年21期
关键词:设计思维课程改革

林妍

摘要:色彩是世界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人类是通过色彩来认识事物,感知世界。色彩是设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设计色彩作为一门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进行色彩训练要根据其特征来进行引导,发掘学生对于色彩的兴趣,从本民族文化出发,消解固有的色彩认知。结合课程改革,以学生的思维转变为主要目标,建立新的认知体系。

关键词:设计色彩 课程改革 设计思维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1-0177-02

我们身处在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人们在第一次看到一物体时,80%的注意力会被色彩吸引,色彩是人类生理机能带给我们最美好的礼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色彩的理解要简单得多,对于从事与色彩相关的人士来说,色彩要严谨、理性、更要富有个性与内涵。以内蒙古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的设计色彩课程的改革为例,分析学生对色彩的认知,来解构课程体系。

分析一下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我院的设计色彩课程主要以色彩归纳为主,而事实上色彩归纳是设计色彩中的一部分,所以课程内容并不完整,特别是在技法表现上,只使用平涂技巧,大大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挥。其次,我们在设计色彩的授课时也涉及到色彩物理基础、色彩心理、色彩属性的一些知识点,这与后期的色彩构成课内容略有重复。第三,学生学习时涉及到的问题是:课程与前期设计素描的衔接性不强,思维方式没有有效延续下来,在色彩课程中几乎是重新开始,特别体现在构图方面,脱离不了静物模式;创新思维没有在课程中得到合理的训练,独立思考的能力较弱,观察能力弱,冲动性绘画,不理解设计色彩与传统色彩绘画的区别;表现技法贫瘠,平日积累较少,不会借鉴,自主学习能力弱。第四,虽然在创意方面,我们的学生表现一般,但是在作品的完整度及色彩的组合上我们也看到了很可人的成果。

一、首先需要提出此次课改的目标

首先,加强学生训练中对于形态的观察,做到从感性与理性两个方面出发,延续设计素描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向多方面延伸。要求学生在训练中从观察到思考,对形态的色彩进行入微又富有联想性的观察,完成由表及里、从绘画色彩走向设计色彩的再认识过程;其次,改变传统设计色彩教学中以色彩归纳为主的教学思路,改变以平涂为主的教学技法,从理论到实践扩大范围,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再者,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建立有效思维导图;最后,对色彩体系有更完善的认知,在课程中引导学生了解色彩的学科性及后期设计的一些特性。

在课程中我们也有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是关于学生,一方面是关于教师。学生较易出现的问题是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如主观构图、主观设色。在训练中加强学生美学观的建立,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做好有效引导工作,这就是之前提到的学生们缺乏独立的认识。很多时候以教师的审美作为评判标准,而事实是学生在尝试与创新的过程中往往会得到令人惊喜的成果,这种成长不仅对学生受益颇多,对教师也是一种收获。课程中对学生创新意识引导,鼓励学生做多种尝试,建议表现方式多样化,与后期课程做好衔接。

关于教师,对于课改课程更多体现在教育内容的完善,教学思路的更新,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结合不同学生的整体能力来对课程进行调整。由于设计色彩更多偏向于绘画,所以在课程中融入当下设计发展趋势的内容,让学生们能够尽早了解到自己要做的是什么,学习这门课程为什么,怎么将这门课程和后期的设计结合起来。

二、课改实施的具体方案

(一)设计色彩共72课时,具体改革从教学思路可分以下几个部分:首先,从造型基础入手,设计色彩在设计素描之后,延续课程的思路继续进行,可以直接进入主观构图的部分,由构图开始,就由学生自己创造,体现学生的个性,而不是受老师审美影响,学生则需要加强理性认知,尊重自己的感性体验。存在的问题是在老师进行讲授后,有学生可能对于色彩的理解不是很到位,可根据学生进度分别指导。

(二)观察方式的转变,贯穿于整个课程。观察方式的改变直接影响到构图,这里的转变是指在观察形态色彩时运用色彩的基础知识进行客观分析,主观创作,实现从写实到抽象;从被动模仿到主动创造;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的过程。绘画的创作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临摹、变形、重构。纵观西方绘画史,最初的写实临摹,如照片一样记录影像。当照相机出现之后,画家们从画架上解放了出来,于是乎有了勃拉克、毕加索这样的很多人啧啧称奇的画家。最后才是重构,通过重构人们视野所见的物体,人类开始解放思维,放飞自我,完成自我认知,故此为创作。在课程中要将严谨、开放、自由的创作理念纳入到传统写生、分解画面、变形、解构及重构的训练之中,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的禁锢。

(三)多种表现方式探索,目前,在课程中学生多以平涂方技法练习,过于局限单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感知物象外表呈现的色彩、肌理、质感、形态、空间,加深对表象的审美表现认识,感受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形式下的不同文化。吕敬人先生说过,形式既是内容,这貌似与我们之前所一直在谈论的形势与内容不符,但纵观设计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形式已经成为了人们在选购商品时的重要指标。所以在课程中,要将设计的一些原则性问题告知学生,让他们在以绘画为主要训练方法时也深刻的意识到所做的都是为了设计。设计要与社会、人相关,所以在训练的时候要理解设计的本质。在训练过程中要多稿选择,培养良好的设计素养,设定主题,有意识的进行创作而非见到什么画什么,在借鉴优秀作品的同时也要进行分析,建立讨论互评机制,相互学习与借鉴。

(四)民族文化的代入。身处在以蒙古族占比较多的地区,生活中处处展示着民族文化,特别是课程班级中有占比较多的蒙古族学生。这部分学生出生于草原,成长与草原,对草原文化有着明显的偏爱。天上的蓝、地上的绿是蒙古族学生对于色彩最早期的认知,这部分学生喜爱使用更加纯粹的颜色,如同他们的性格,热烈而单纯。但是作为设计的一门基础课程,我们不仅仅是挖掘学生的特点,也要帮助他们掌握平稳而安静的色彩模式,所以针对蒙古族学生,要求他们做灰色系的色彩训练,打破他们原有的对于色彩的固有认知,这是一个破坏并且重建的过程。有些学生会很坚持传统,但是传统是什么?传统是历经时间的洗涤,积累不同时间点的革新与创造传承下来的文化,我们本也身处于这个时间点内,现阶段的改变即是未来的传统,所以除了对于绘画思维的转变也要让学生们对自己的文化有更加完整而理性的认识。在构图方面可以大胆尝试创新,充分运用自己所了解的民族图形、民族文字、传统样式,解构与重组都会为传统带来新的活力。

三、課改反思

在教改课程中,出现了几个问题,下面分别阐述并给出解决方案。

(一)与前期课程衔接不紧密。此门课程是大一的第二门课程,与设计素描紧密连接,素描解决造型问题,色彩解决设色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两门课程是由不同的老师来带,即使是在课程中老师之间会有沟通,但是在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上多少会有些出入,两门课程的延续性并不十分融洽,导致学生在后期的课程中可能会有连接不上前期课程内容的情况。解决方案是两门专业课程由一个老师来上,思路延续完整,学生也会适应该教师的教法,效果可能会更好,但存在的问题就是受这个教师风格影响过大,容易形成过于单一的模式。第二个方案是素描和色彩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长时间的听课,在教学中,色彩的教学思路受素描课程的影响,所以往往是单方向的倾斜,教授素描的教师如果可以在后期听取色彩教师的课程便可以根据后期课程的内容调整前期的,在第二年的课程中达到相互的协调,教学思路也会统一的更好一些,问题就是两个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听课讨论课程上面。

(二)加强独立训练。在此次教学中,有个别学生对于色彩的使用十分的贫乏,所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了有目的的强化训练,针对学生的弱项,进行区别于其他学生的练习,这些训练与其他学生的进度与内容并不相同,但是效果很好,建议在课程的中期就可以开始进行独立训练。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所以在教学方法上是可以适当调整的。而在课程进行中,应多与其他班级交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经过课程后,谈及课改也有更多的体会。对于教师而言,责任大于泰山,我们从时代背景就可以了解到美术学已经被教育部亮了三年红灯,表明美术类的学生并没有很好的就业前景,原因很多,但是主要是还是学生自身专业能力不强。设计是一个口径很宽的专业,很多行业都对此专业有此需求,但只需要人才,这样紧迫的形式促使我们的专业改变、学校改变、学习方式进行改变。身为师者,言传身教,提高自己的认识与专业能力才是当务之急。

猜你喜欢

设计思维课程改革
产品设计中的意境美
浅析物联网时代智能产品的设计思维和策略
产业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新型设计思维模式的影响
基于翻转课堂的企业级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浅析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设计艺术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