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小曲》之演奏技法浅析

2017-12-11曹艳

艺术评鉴 2017年21期
关键词:演奏技法

曹艳

摘要:本文通过对《河南小曲》这部作品的介绍,从滑音、揉弦、特性音和运弓这四个方面对其中的特色乐句进行具体分析,体现了河南豫剧及坠胡对河南地区二胡音乐的深厚影响,突出表现了河南地区浓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地域性特征以及河南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并对未来河南地区二胡音乐的发展做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演奏技法 滑音 揉弦 特性音 运弓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1-0027-02

《河南小曲》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乐曲,同时也是非常具有河南特色的二胡曲目,近年来经常作为河南地区的代表作进行演出和教学活动,这首二胡作品为著名的板胡演奏家、作曲家刘明源先生所作。刘明源先生虽不是河南人,但是他对于河南地方风格的作品有着独到的见解,进行了精确的把握和阐述,汲取了河南地方戏曲以及坠胡等地方特色乐器的技法,用诙谐俏皮的旋律将河南人的乐观、豪放的性格书写得淋漓尽致。

《河南小曲》是取材于河南曲剧而创作的一首著名的二胡曲,借鉴河南梆子、河南坠子的音韵创作而成。乐曲采用复三部曲式,以快-慢-快的结构布局全曲。呈示部采用的快板旋律流畅,情绪欢快,在乐曲开始时便给人们一种豁达、豪爽的乐观伏笔,体现了浓郁的河南民间风味;中部采用的是慢板,用舒展的节奏来表达河南人民的自豪之情;再现段是一个简短的快板;再现呈示部河南人民的美好生活,速度要比呈示部更快,情绪更加热烈;结尾句一个突慢,游刃有余,增添了乐曲的韵味与乐趣,最终以一个匠心独运的拨音结束全曲,趣味十足。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河南小曲》中具有浓郁乡土风情的乐句与技法。

一、滑音

滑音作为二胡重要的左手技巧之一,同时也是最能体现二胡民族性特征的润腔手法之一。滑音的运用对于润色旋律,表达感情,塑造形象都有着重要作用,二胡中常用的滑音有垫指滑音、回滑音、上滑音、下滑音等①。《河南小曲》中的滑音是地方语言的特色,带有滑音的运动过程的音是音的本身,这是一种地方的本色。音乐是语言的艺术,音乐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它是语言的放大。在《河南小曲》中采用的是河南坠胡所特有的大滑音,大滑音是河南地方语言的自身特色。坠胡的滑音速度偏快,幅度较大,要求手指灵活,力度变化大,干脆利落,自然贴近生活,反映出河南地区诙谐幽默的地方特色。像是乐曲开头:

第一小节的 和 这两个上滑音一出现,便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河南味道。第三小节的 和第四小节的 这种上下滑音的成对使用,更增添了乐句的动感,体现了河南人的生活乐趣。 在这里用的是坠胡的大滑音,一个较长的声腔模仿河南人讲话,仿佛一个河南人站在面前感慨。

二、揉弦

揉弦是弦乐器最具表现力的演奏技巧之一,运用揉弦可以增强乐句的韵味和生动性。揉弦可以分为压揉、滚揉、滑揉等多种类型的揉弦,揉弦的速度,按弦的宽窄可以表现不同乐曲独特的音乐风格。《河南小曲》中采用的更多是河南坠胡的滑揉的表现手法。河南坠胡的滑揉方法:将左手手臂抬起,以小臂為支点,增大手指在琴弦上面上下滑动的幅度,增快滑动的频率,以增强声腔的表现力。

中部的慢板中,

两处 都是采用坠胡的悬腕滑揉的手法,这种滑揉的运用要求手指在琴弦上有一定幅度的滑动(通常在指定音的上下半音的音高距离范围内),虎口放松弛,以左手手臂略悬起来增大滑动的幅度与频率,速度偏快,以此来表现河南人的豪爽乐观的个性与浓郁的河南戏曲风格。滑揉过程中,通过运弓力度的变化(滑揉的同时进行力度的一个渐弱的变化),更能增添行腔的委婉。另外,在《河南小曲》中也有不滑揉与滑揉的交替运用,更加能突出对乐句细致变化的处理与河南戏曲的特色。

其中第一个 采用不滑揉的手法,第二个运用滑揉。

同时需要注意音头和重音的力度,像是慢板的第一句: 前几个音要有强音头,强调句子中音头的棱角。在慢板中更要着重于戏曲行腔、曲子的板眼节奏,只有把握住河南地方戏曲的特点才能更好地演奏和阐述河南音乐。

三、特性音

不同风格的音乐取决于它所特有的调式音阶,而在调式或旋律中,特性音的使用更能够体现地域特色。河南地方的特性音是偏音4和7。我国民族调式所采用的五度相生律的音高不同于十二平均律的音高。在河南地方特色的乐曲中,4高于平均律中的4,却又低于平均律的﹟4;河南乐曲中的7的音高也是在平均律的7与b7之间。特性音的运用再加上河南地区特有的滑揉更加突出了河南人的淳朴热情和豁达的精神风貌。

其中4音的使用更常见,更能突出河南音乐风格的诙谐与乐趣。

四、运弓

运弓是二胡演奏中最核心的技术环节,直接决定音色的差别,在河南地区音乐作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由于河南人粗犷豪放的个性,直接决定了演奏河南地区音乐作品时运弓的坚实饱满,力度强劲,弓力雄厚,流畅自如,并且出弓要带有强音头,以模仿河南人说话的声腔。音头一拉出,接下来便是松弛的音的延续。像是乐曲的开头:

右手运弓的力度与速度的变化,再加上特有的滑音,一听仿佛是一个河南人在面前侃侃而谈,这种干净利落的运弓更能突出河南人的直爽性格。同时,在《河南小曲》中采用了特有的甩弓手法。甩弓是弦乐器在戏曲或曲艺音乐中常用的一种弓法,为甩弓符号,一般用在拉弓的地方,在演奏时弓子拉到弓尖处手腕急速的一抖,奏出两个同音来,如 中第一个音 便是用的甩弓拉出。在该曲中,也运用了坠胡常用的带符点音符的顿弓: 使得音乐更加动感和洒脱。

《河南小曲》作为近年来河南地方风格作品的典型代表,为大众所熟知。通过对《河南小曲》中具体乐句的分析与阐述,我们更加了解河南地区的语言文化、戏曲风格特征、润腔表现手法等。《河南小曲》所表达出来的不仅仅是河南戏曲艺术那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加生动地体现出河南人民豪爽乐观的性格和诙谐俏皮的美好生活。

近年来,河南地区的二胡艺术在一代代人的辛勤耕耘下得到飞速的发展,此类风格的作品也得到了大家的喜爱与支持,同时,河南的二胡音乐在全国也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对于未来河南地区二胡音乐的发展道路,笔者有些浅短的思考。

(一)要加强对河南戏曲文化以及民间艺术的认知和学习

对于传统优秀文化,我们要深入其中,对文化和艺术进行深刻的理解和探究,只有投入其中,方能体会到艺术的博大精深。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国际的交流深化,国人的目光逐渐被外界吸引,着眼于传统优秀文化上的视线变得越来越少。近几年来,小提琴移植曲目得到人们的追捧,越来越多的人追求于乐曲的技巧性而忽略传统旋律的力道与味道。文化是民族的根脉,对传统优秀艺术的保护和发展丞需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在河南地方音乐中,应加强对豫剧唱腔特点的掌握以及对民间音乐的了解与认识,只有积淀了文化底蕴,才能产生对音乐对艺术更高层次的感知。

(二)传统艺术的继承发展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

每一部作品都是时代性与地域性相结合的产物,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二者的契合才能更加完整的表达乐曲的内涵。现代作曲技法的运用,是时代的要求,能够更好地突出作品的时代性特征。例如,邓建栋的《第一二胡狂想曲》,以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为素材,结合了现代作曲技法。因此,在地域性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特征才能更好去发展河南地区的二胡音乐。

(三)应加强河南地区优秀二胡作品的产量及在全国的传播度

当代中国二胡流派,较丰满与完备的有秦派、金陵派,除此,亦有一些代表性群体,例如:川派、冀派、鲁派、关东派、鄂派、皖派②等。这些流派的形成,无外乎几个条件:地方艺术文化的积淀、一批批优秀代表人物的传承、风格性作品(著作)的流传及特性技法的运用等。河南地区的二胡音乐也应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并结合现代的作曲技术手法,创作出优秀的、有时代特色的作品(著作)。

通过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积淀与优秀河南地方二胡曲的创作和传播,来提高河南地方二胡艺术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

注释:

①冰:《二胡左手润腔艺术在演奏技法中的体现——二胡曲<秦腔主题随想曲>与<河南小曲>的对比》,《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版第3期。

②贾纪文:《中国二胡流派议略》,《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版第3期。

参考文献:

[1]赵夺良.地方音乐风格与二胡演奏技法[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學报),1999,(04).

[2]王冰.二胡左手润腔艺术在演奏技法中的体现——二胡曲《秦腔主题随想曲》与《河南小曲》的对比[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03).

[3]吴茜.二胡曲《河南小曲》及其演奏版本研究[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2013年.

猜你喜欢

演奏技法
萨克斯演奏技法探讨
浅析中国钢琴作品在钢琴教学中的作用
试论南北竹笛乐风
竹笛协奏曲《愁空山》研究现状及思考
布洛赫中提琴希伯莱组曲演奏技法剖析
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的民族特色
唢呐常用演奏技法与声学参量关系研究(一)
绚丽技法的完美诠释
肖邦钢琴奏鸣曲的演奏技法分析
音乐教育教学研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