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探讨

2017-12-11郭利刚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9期
关键词:优良率股骨切口

陈 刚,张 斌,郭利刚,陈 敏

(上海市闵行区吴泾医院骨科,上海 200241)

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探讨

陈 刚,张 斌,郭利刚,陈 敏

(上海市闵行区吴泾医院骨科,上海 200241)

目的:探讨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某院收治的10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PFNA组(53例患者)和DHS组(51例患者)。对PFNA组患者进行PFNA内固定术,对DHS组患者进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的长度、术中的出血量、进行手术的时间及治疗的优良率。在两组患者出院后,均对其进行随访,在随访期间比较其骨折处愈合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其中,PFNA组患者手术切口的长度、术中的出血量、进行手术的时间、治疗的优良率均优于DHS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的结果显示,PFNA组患者骨折处愈合的平均时间短于DHS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DHS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较为理想。

股骨转子间 骨折;老年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一种常见的骨折。此病患者占髋部骨折患者的30%~50%[1]。目前,临床上常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为了探讨用此手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 11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0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文的纳入标准是:1)病情符合临床上关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相关诊断标准的患者[2]。2)年龄≥65岁的患者。3)致伤原因明确,骨折至接受手术的时间<1周的患者。本文的排除标准是:1)存在病理性、陈旧性或病因不明的骨折患者。2)合并有严重心、肝、脑、肾功能障碍的患者。3)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将进行PFNA内固定手术的53例患者设为PFNA组,将进行DHS内固定手术的51例患者设为DHS组。PFNA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4:29,平均年龄为(74.35±6.24)岁。其中,骨折AO分型为A1型、A2型、A3型的患者分别有17例、22例、14例。DHS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0:31,平均年龄为(72.71±5.88)岁。其中,骨折AO分型为A1型、A2型、A3型的患者分别有15例、25例、1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手术方法

在这些患者入院后,均对其骨折部位进行常规的X线检查和CT三维重建。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后,让其仰卧于手术床上,在C型臂X线透视机的辅助下对其骨折部位进行牵引、复位。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对PFNA组患者进行PFNA内固定术。具体的手术方法是:在患者股骨大转子顶端以上3~5 cm的外侧做手术切口,以其股骨大转子顶点或稍偏外侧作为进针点。在此处插入导针,经C型臂X线透视机确认导针进入髓腔后,导入PFNA主钉。确认主钉的位置令人满意后,在导向器的引导下打入合适长度的螺旋刀片,并置入锁定螺钉进行固定。再次确认内固定效果令人满意后,清洗手术切口,然后逐层缝合切口。对DHS组患者进行DHS内固定术。具体的手术方法是:在患者股骨近端的外侧做手术切口,剥离其股外侧肌,显露其股骨转子。在导向器的引导下在股骨颈处打入导针,置入合适长度的动力髋螺钉后,使用钢板对此处进行辅助固定。确定固定效果令人满意后,清洗患者的切口,逐层缝合其切口。术后鼓励患者适当进行活动。在术后的3~7 d,指导患者使用双拐进行非负重训练。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1)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切口的长度、术中的出血量、进行手术的时间。2)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3]评估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具体的疗效判定标准是:得分≥90分表示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优,得分为80~89分表示其治疗效果为良,得分为70~79分表示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可,得分<70分表示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差。治疗的优良率=(治疗效果为优的例数+治疗效果为良的例数)/总例数×100%。3)在随访期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髋关节内翻畸形、螺钉松动)的发生情况及骨愈合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 S19.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患者的平均年龄、手术切口的长度、术中的出血量、进行手术的时间、骨愈合的时间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其治疗的优良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PFNA组患者手术切口的长度、术中的出血量及进行手术的时间均优于DHS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PFNA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明显高于DHS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骨折处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患者出院后,对其均进行了随访,随访的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为(14.3 8±2.11)个月。结果显示,PFNA组患者骨折处愈合的时间短于DHS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DHS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骨折处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发生于股骨颈基底部至小转子水平以上的骨折。老年人是此类骨折的高发人群。研究发现,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多与骨质疏松症有关,且女性发生此类骨折的几率大于男性。内固定手术是临床上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常用方法。近年来,临床上用PFNA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此手术具有以下优势:1)在打入螺旋刀片时可以压紧松质骨,提高螺旋刀片在股骨头内的锚合力,显著提高此处骨质的稳定性。2)主钉存在5°的外偏角,在进行手术时能够顺利插入大粗隆的顶部,并可顺利通过股骨近端的髓腔[4]。3)近端单螺旋刀片的设计使手术操作更简单,同时又减少了对股骨头血运的影响。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较为理想。

[1] 马学明.DHS结合松质骨螺钉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33(3):678-680.

[2] 陈述祥,刘彦,陈丽君.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评价[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4,35(2):177-181.

[3] 武智超,张立才,陈勇,等.PFNA、DHS联合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 山东医药,2014,54(41):92-93.

[4] 黄诚,付聪聪,黄相杰.DHS和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6):568-570.

R687

B

2095-7629-(2017)9-0015-02

陈刚,男,汉族,1984年11月出生,安徽庐江人,本科学历,职称为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为:骨科临床

猜你喜欢

优良率股骨切口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