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变夏玉米种植方式实现节本增效

2017-12-11

农业知识 2017年41期
关键词:省工单粒节本

改变夏玉米种植方式实现节本增效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烟台市粮食种植模式发生较大变化,“冬小麦+套种夏玉米”方式逐渐被“冬小麦+直播夏玉米”方式所代替。夏玉米播种时如果土壤墒情不足,一般采取麦收后先机械直播,后浇“蒙头水”引苗出土。在玉米生长季节,又经常发生阶段性干旱,也要靠浇水来满足生长需求。随着农业水源日趋亏缺,玉米浇水难问题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难题,烟台市农技部门总结生产实践中农民经验创造,经过试验示范,研究总结出麦收后开沟单粒直播夏玉米技术,实现了节水、节肥、省工和增产增效。

一、技术内容

在具有水浇条件、小麦种植采用畦田化栽培的地区,利用改装的开沟玉米单粒直播机,直播两行夏玉米,形成深度约5~10厘米的垄沟,土壤翻至畦面覆盖麦茬,开沟、施肥、单粒播种、喷施除草剂等工序一次性完成,省工省力。如果播种时墒情不足,在播种后通过所开垄沟进行浇水以引苗出土;在玉米生长季节,尤其是后期,遇旱可顺垄沟进行浇水,以保证水分供应。

二、技术特点

1.改进灌溉方法,节水省工。原来的播种后进行大水漫灌浇“引苗水”方式,浇1次水每667平方米需水量约90立方米。通过机械开沟作业顺垄沟浇水引苗出土,浇1水仅为30立方米左右,可节水2/3,而且田间浇水时间大大缩短,节省了浇水用工成本。在气象旱情比较严重的2014~2015年,高产玉米田中后期一般需浇水2次,利用该方式显现了极佳的节水省工优点,极好地解决了旱情严重、水源紧张情况下大面积玉米浇水难的问题。

2.改进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将原有在浇水或降雨前进行地表撒施化肥,改为利用带施肥装置的播种机将肥料施入地下,减少了养分流失,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3.改变播种方式,节种省工。将播种机排种器由外槽轮式或仓转式改为勺轮式或气吸式,从而改条播或穴播为单粒精播,节省种子40%,且省去了间苗定苗作业环节,实现节本高效。

4.种植带无麦秸覆盖,减轻病虫危害。开沟播种作业后,播种行没有麦秸覆盖,播种质量明显提高,出苗齐全。二点委夜蛾等害虫滋生蔓延受到有效抑制,田间病虫发生程度显著减轻,群体质量提高。

5.采取大小行种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小行距40厘米、大行距110厘米左右,在高肥力地块、667平方米株数5500株左右的高密度种植情况下,群体通风透光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单株发育健壮,空秆率下降,秃顶减轻,有利于协调产量构成。

三、技术应用效益

1.增产效果明显。2014、2015年,龙口市在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的高产攻关田上利用了该项技术。品种选用登海618,播期分别为6月19日、21日,播种密度每667平方米5500株,实收果穗分别为5201穗、5180穗,10月11日、12日实打验收,攻关田667平方米产量分别为954.13千克、964.57千克,突破了龙口市夏玉米高产攻关徘徊在每667平方米900千克左右的局面,增产幅度5%以上。

2.节水增效显著。麦收后开沟种植夏玉米新模式自2010年研究示范以来,经过不断完善,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同,技术得以快速推广应用。2014~2015年,龙口市、招远市、莱州市累计推广面积1万公顷,按照生长季节浇2水、每667平方米节水120立方米计算,可节约灌溉用水1800万立方米,相当于2015年烟台市引黄入烟总水量3000万立方米的60%。同时,该技术省工、增产,农民乐于接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极为显著。

(柴兰高 王廷利)

猜你喜欢

省工单粒节本
家蚕种质资源单粒缫丝成绩评价
玉米单粒播种子质量标准实施我国精量化播种步入规范化新时代
西南水旱轮作区周年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让云南节本增效24.30亿元
家蚕单粒缫丝质评价体系初报
一种简易的农业节水灌溉水袋设计
豫西旱地小麦农艺农机融合节本增效技术模式
不同装烟方式烘烤成本效益分析
箱式夹烟密集烘烤技术的应用研究
玉米单粒播种技术利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