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南京城标志形象设计思考

2017-12-10孙宗健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7年11期
关键词:秦淮河秦淮标志

孙宗健

南京艺术学院 南京 210013

新南京城标志形象设计思考

孙宗健

南京艺术学院 南京 210013

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在研究城市视觉标志的问题上,必须深入挖掘南京本土的文化资源,站在一个新的历史高度,选着合适的文化元素与形象作为南京城市新的形象标志,以适合这座古老的城市在新的国际竞争下的科学创新与持续发展的需要。

南京;城市规划;标志形象设计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朝诗人谢 的一首《入朝曲》是对南京最好的概括,这两句诗广为流传,几乎成为南京的城市名片。

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记载有约2500年的建城历史,南京从秦朝至今计2231年的历史中,有450年作为国家的首都(加上南宋偏都141年,明朝留都224年,共816年),它与西安、洛阳、北京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南京在中国历史上经受饱经沧桑、经过无数次血雨屠城、政治变迁,但仍屹立在长江之畔。它背依山峦,怀抱大江,城东钟山龙蟠、城西石城虎踞,秦淮河、金川河蜿蜒城中,玄武湖、莫愁湖犹如两面镜子映射着金陵美景。在传统民俗上,南京人有:春游“牛首烟岚”,夏赏“钟阜晴云”,秋登“栖霞胜景”,冬观“石城霁雪”的悠然的生活方式。在人文气质上:有高山大河的雄浑大气,又兼江南水乡的烟雨迷情;既有故宫城垣的残墙旧础,又有禅林道场的暮鼓晨钟。南京留下了无数文人墨客的风流逸事与才子佳人千古绝唱。

历史的辉煌并不能代表现在的荣耀,南京长期在国人眼中是一个伤感的城市。悲情的色彩始终笼罩着这座古城,中山陵、明孝陵、雨花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莫愁湖等等,众多知名景点都是与“悲伤”有关,甚至城市标志的主要图案都是镇守陵墓的神兽“辟邪”,这样的城市文化定位、视觉形象完全不能满足国际环境下的城市发展竞争的需要。

南京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在这片土地上还孕育了许多独特的文化气质和传统。历史上各种文化的不断碰撞与融合,也为南京城留下了许多丰富的文化遗产。

南京作为长江中下游经济带的特大型省会城市,面对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崛起,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何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建设高标准的现代化城市,增强国际化竞争力,创建“世纪南京”的新形象是非常重要而又急迫的课题。而设计新的城市标志是配合重树城市新形象的重要视觉载体。

良好的城市形象标志是一个城市的无形资产,是最好的招商广告,但现在南京形象标志常年不变,与南京目前的政治经济、地理位置,在大众心中的形象极不相称,“悲情、伤感、陵墓文化”不能与充满活力,积极发展中的南京相吻合。

“厚德载物、不卑不亢、荣辱与共、博爱博雅”是对南京城市传统优秀质素的概括,既要体现地域特点、市民风气,又包含了城市自我完善的要求,也要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既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融合,也要与现代科学发展观相一致。

目前代表南京形象标志的视觉符号,是六朝文化中的石刻——辟邪(实际部分专家并不同意这个形象是辟邪的说法),它是公认的南京城市标志之一。官方称谓为“辟邪”,形象来源于南朝(宋齐梁陈)王陵的镇墓神兽,南朝王陵的镇墓神兽分:天禄、麒麟与辟邪,三种石兽形态基本相似,均体形高大,昂首挺胸,口张齿露,目含凶光,腹部两侧刻有双翼,四足前后交错,利爪毕现,纵步若飞,似能令人听到其行走的脚步声,神态威猛庄严。辟邪之名,从它的形象与命名来看,当为辟除邪恶而设。在南朝陵墓石刻中,天禄与麒麟仅见于帝陵,辟邪则专用于诸侯王墓,等级严明,不能随意超越更改。把这些象征性的石兽放在墓前,一方面作“守护”墓主之用,另一方面无疑是显示墓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南京的城市标志符号还有梅花与雪松,在1982年4月19日南京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讨论决定,命名梅花为南京市市花;雪松为南京市市树。南京有梅园新村、梅花山等富有历史意义的梅花胜地,梅花经受了风雪严寒的考验。南京人有爱梅、赏梅的传统习惯。雪松挺拔雄伟,品格刚毅,耐严寒和酷暑、深为广大市民了解和喜爱。南京的雪松已有60多年生长历史,在城市绿化中广为种植,做为市树很具代表性。

城市标志是一个城市精神状态的展现,承载的不仅是文化,更重要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城市标志不是永久性符号,城市标志是体现城市综合诉求的视觉符号。在不同历史时期,城市所流露出的精神气质是不一样的。

南京的明城墙也是城市标志的元素,南京城墙始建于明代初(1366-1386年),是明代太祖朱元璋统一全国后采取谋士朱升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后兴建的,全长33.7公里,城墙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在世界历史上是规模最大的用砖石砌筑的都城城墙,也是迄今我国以实物保存最长的古代都城城墙,被誉为“世界第一城垣”。

悲情笼罩着南京,陵墓的神兽镇守着南京,忧伤与悲情萦绕南京久久无法散去。许多文人似乎也在南京享受着“病态”的悲情与忧伤。重新设计南京城市标志就是希望颠覆长期压在南京头上的“悲情与伤感”。还原南京在中华文明史上的文化名城、佛教之都、英雄之城、胜利之都的形象和地位。通过新的标志设计要让他的优雅气质、高贵品德与聪明才华再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从城市标志设计的形式考虑,字体设计是第一步,也是最容易被大众接受的设计形式,中国汉字形式独特,在人类文明史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发展,口耳相传的简单语言已经不能满足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有些重要的事需要记录下来,文字就是这样的工具与方法。

江南文化之集大成,莫非苏杭天堂的秀丽,不过徽州山水的自然,还有淮扬风月的浪漫。“江南佳丽地,金陵地王都”。难得大气之下,隐藏浪漫的情怀。“浪漫”正是秦淮文化中人文情怀的体现,要研究秦淮文化的属性,应该力求科学、客观、公正,不能把它简单地等同于“青楼文化”,实际上它是南京的母体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南京历史上著名的“贡院”,就坐落在夫子庙的秦淮河畔。

好些年前,很多游玩秦淮河的文人墨客,他们敏感柔软的心灵,常常为秦淮河的浆声灯影而惊羡感动,他们写下了很多关于秦淮河的诗词文章。那些文人墨客有时候仅仅为了一些绮丽的梦想,有时候为了那么一点欢乐与忧愁,他们就把情感投向了秦淮河——风情万种秦淮河,成就了南京休闲文化的独特风景。当这些文人墨客也加入到风景中,秦淮河就显得更加的诗情画意。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文化是一种地理文化,秦淮文化是南京的母体文化。

秦淮文化还是一种社会文化。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秦淮文化中本来就含有战争文化、水利文化、市场文化、航海文化、建筑文化、烹调文化、织锦文化等内容;从文化自身发展的角度看,秦淮文化中又含有科举文化、书法文化、绘画文化、雕刻文化、乐舞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文化等内容。秦淮文化滋润和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者,他们又以自己的努力和创造,继续繁荣、丰富着秦淮文化。

秦淮河上的画舫,傍晚被红彤彤的灯笼映射下的夫子庙,画舫上不时传来的曼妙的音乐与舞姿,都是创作南京新城市标志的视觉元素。

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如何使南京增强凝聚力、认同感,让生活在南京的人民更加发自 心地热爱这个城市;如何增强南京的辐射力、影响力,让南京成为充满独特魅力和吸引力之城,打造南京城市名片已是当务之急。

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在研究城市视觉标志的问题上,必须深入挖掘南京本土的文化资源,站在一个新的历史高度,选着合适的文化元素与形象作为南京城市新的形象标志,以适合这座古老的城市在新的国际竞争下的科学创新与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面对南京本土文化中众多元素的选择上,我们要敢于放弃大众已经熟悉的视觉符号,深入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站在一个新的历史与人文关怀的高度,充分考虑生活在城市中人的生存状况,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对人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新的城市符号将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1]叶皓.重读南京[M].2011.

[2]闵学勤.南京城市形象的定位分析报告[R].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3]杨永泉.南京在中国佛教文化中的地位[J].南京社会科学,2009(02)

[4]金陵客.秦淮文化[M]

TU984.2

A

猜你喜欢

秦淮河秦淮标志
秦淮:“123”工作法打造有“情怀”的侨务工作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秦淮古今不了情
认标志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夜航
秦淮看月记
南京内秦淮河中段底泥的污染与再利用
秦淮河水冷,战事几回伤
南京城与秦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