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巫山实践与合作竞争

2017-12-10孔云峰

重庆行政 2017年5期
关键词:金三角巫山全域

□ 孔云峰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巫山实践与合作竞争

□ 孔云峰

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的巫山,既要认识全域旅游对巫山走向世界知名的度假目的地的推动性,也要充分认识全域旅游的开放特性,积极促进“大三峡”旅游大合作,扎实推进“金三角”旅游的一体。本文谨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巫山实践与合作竞争略作论述。

一、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战略性

(一)国家战略与全域旅游

从战略层面看,全域旅游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域旅游指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以旅游业带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理念和模式。伴随旅游业从传统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型升级,从景区旅游向旅游目的地发展,全域旅游以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对新时期、新常态、新思维、新阶段旅游发展战略再定位,既是一个全新的认识,又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2015年9月,国家旅游局启动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2016年2和11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了两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共计500个,巫山县首批入选。

(二)示范创建的巫山行动

创建一年来,巫山依托“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三峡红叶、四季云雨、千年古镇、万年文明”的丰富旅游资源,将旅游业作为第一支柱产业发展壮大,紧盯创建13方面87项标准,坚持“山水结合、文旅融合、水陆并进、全域建设”的路径,有序推进示范区建设。一是在景区建设上,全力抓精品景区建设,2年之内,让巫山成为同时拥有3个5A和一批4A级景区的旅游胜地,增强旅游核心吸引力。二是在旅游配套上,打造有巫山地域符号的特色餐饮和美食街、特色住宿、特色购物,让游客留下美好记忆。三是在产业发展上,探索一条“旅游+”的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深入挖掘神女文化、巫文化、龙骨坡远古文化、大溪文化等资源,加快乡村旅游、体育旅游发展。四是在交通建设方面,加快渝东门户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完善县内交通网,打通县城至景区、景区与景区、各乡村旅游点的“最后一公里”,方便游客自由换乘。五是在服务质量方面,建立健全沟通顺畅、监管有效的旅游综合执法机制,提高旅游全要素服务质量。2018年创建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县年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旅游业对全县GDP综合贡献率达15%,到2020年,年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

二、充分认识“大战略”旅游的开放性

(一)“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

“遮蔽”是指几个物体之间,一个对另一个或几个形成遮盖隐蔽。就旅游而言,一定区域内分布着若干旅游景区,某一景区旅游品质高、品牌效应大、市场竞争力强、旅游形象突出,对其他景区形象形成“遮蔽效应”。“叠加效应”也称为“扩大效应”,就旅游而言,如果第一件事对你有利,第二件事也对你有利,但原本第三件事对你不利,却因第一、二件事对你有利而变得有利,这便是“正面叠加效应”;同理,如果第一件事对你不利,第二件事也对你不利,但原本对你有利的第三件事却因为第一、二件事对你的不利而变的不利了,这便是“负面叠加效应”。

“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是全域旅游发展应当关注的现象。尽管全域旅游是以一定行政管理区域为基础的,一般规划的范围也都限定在一定行政区域内,但旅游业天生就是开放型、外向型产业,发展旅游业的过程就是带来外来人流、信息流、资金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过程。巫山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发展旅游以来,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因此,顺应和促进全域旅游的开放性,既是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巫山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加速赶超步伐、实现富民强县的现实选择。

(二)“共生理念”与“合作竞争”

“共生”(SymbOsis)—词来源于希腊语,最早源缘于生物学,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deBary)在1879年提出,指“不同种属的生物按某种物质联系共同生活”,强调种群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对共生现象的研究,已广延到生态、社会、经济领域。“共生”理论运用于旅游界,展示了广阔前景,显示了蓬勃生命力。

旅游作为一种商业活动,竞争冲突难以避免,但竞争也离不开合作。由美国耶鲁管理学院教授拜瑞J·内勒巴夫、哈佛商学院教授亚当M·布兰登勃格共同撰写《合作竞争》一书中提出提出了“合作竞争”概念,他们用博弈论描述了包含合作与竞争两个组成部分的现象,且基于波特行业结构分析模型上提出了企业与企业之间于合作、竞争为一体的第六种力量互补者。他们认为,合作竞争并非是完全相互矛盾的,在利益主体的实际发展中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合作竞争是以利益主体自身的竞争力得以增长为目标,充分考虑到各种竞争关系中的矛盾、问题所在,并且也充分认识并发展各种合作关系,找寻一个合适的尺度,选择最适宜利益主体发展的联合竞争模式,实现更有效的竞争和发展。

旅游“共生”是指在旅游市场环境中旅游地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寻求双方或多方的共存共享和互惠互赢,构筑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从而获得任何单个一方无法达到的高水平和整体的最大利益,其本质就是合作竞争思想的旅游延伸。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以合为主,促进对称性兼容和一体化互惠共生,实现旅游个体或组织经济效益的提高、规模的扩大和范围的扩张。但也并不排除竞争,不摒弃自身性质和状态,这种竞争是通过参与共生的各旅游地内部结构和功能创新以及它们之间功能的重新分工定位和合作实现的。

根据“共生”理论,全域旅游要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生态圈,强调共性,强调是伙伴关系而不是配置关系;二是产权束问题,强调共享性,不求所有,而是共有;三是动态性问题,通过灵活的方式来推动创新;四是关系图,是网状的关系,是“旅游+”不是“旅游含”。

(三)“三朋四友”的“全域盘算”

巫山地处鄂西渝东交界处,素称渝东大门。如果以巫山为中心,巫山有“三朋两友”。从西北到西南,巫山分别与巫溪县、奉节县相邻,形成巫山、巫溪、奉节“三朋”。从东北到东南,巫山分别与湖北省的神农架林区、巴东县、建始县(隶属恩施州)相邻,形成巫山、神农架、巴东、建始“四友”。巫山、神农架林区、恩施州和奉节县名列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巫溪县也提出建设全域旅游,“三朋四友”的全域旅游发展方兴未艾、气势热烈。

“三朋四友”都处在神秘的“北纬31度”和美丽的“长江三峡区域”,都是各具特色的旅游地,旅游资源品质优秀、旅游产品特色突出,但“三朋两友”的旅游资源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依托资源开发的旅游产品,塑造的旅游形象,品牌影响力相差不大,开拓的旅游市场也有高度的相似性,相互竞争激烈,旅游形象“遮蔽效应”和负面“叠加效应”不容忽视。

神农架是中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因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在此架木为梯,采尝百草,救民疾夭,教民稼穑而得名。神农架以原始、神秘闻名于世,风景区内的山峰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堪称“华中屋脊”,区内山高谷深,林木茂密,气候复杂多变,四季景色迷人。近年来成功创建了世界地质公园、国际湿地名录、国家5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等名片,在全域旅游建设中将推进由“观光型”全面转型为“休闲度假型”。

巴东县与巫山县同处巫峡之中,旅游资源丰富,现已具备批量接待能力的景区有8个,其中1个5A景区(神农溪),2个4A景区(巴人河、链子溪,3个3A景区(无源洞、寇准文化公园、邓玉麟将军故里),具有5A品质景区2个(巫峡口、小神农架),巴东县全域旅游发展目标是建成“全国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建始发展旅游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猛,已具相当规模。建始县的全域旅游,坚持以生态文化旅游及健康养生为主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良的气候资源和深厚的人文资源,加快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大三峡旅游圈、武陵山生态文化旅游圈和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努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奉节是个旅游大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开发经验。为促进全域旅游,奉节组建了国有旅游投融资平台“赤甲集团”,专司全县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和经营,实施了《归来三峡》大型实景演艺、“三峡之巅”观景平台、赤甲山索道、夔州古城复建、滟滪风情街、杜甫江村(杜甫草堂)等40多个项目建设,至2016年底,该公司资产已经达到80亿元。

巫溪的旅游资源独特,发展旅游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巫溪的全域旅游,将凭借优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巫文化,以融合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一体化建设战略重点,全面启动“1+2+6”精品景区打造。“1”是将红池坝创建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是将“兰英大峡谷”和“宁厂古镇—灵巫洞片区”,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6”是将妙峡、中梁水库、大官山、汉风神谷、云台寺、大宁古城等景区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面对周边区县全域旅游迅猛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国家首批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巫山,必须把握全域旅游精髓,以开放的视野来谋划全域旅游,以开放的举措来推进全域旅游,以开放的环境来承载全域旅游,以引大引强为切入点,以宣传营销为驱动点,以优质服务为支撑点,实现旅游利用外资新突破,抢占国际国内旅游市场新份额,构筑区域旅游发展环境新态势。

三、积极促进“大三峡”旅游的大合作

(一)共同谋划片区全域旅游

巫山湖北省相邻三区县(以下称“四区县”)要在近年来湖北省、重庆市两省市人民政府签署确定的《长江三峡区域旅游经济合作协议》《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合作宣言》《鄂渝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合作备忘录》合作框架下,统筹规划区域旅游合作。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优化布局,强化措施,促进景区资源大整合,基础设施大配套,旅游区域大绿化,核心景区大升级,豪华车船大发展,城镇风貌大改观,生态环境大治理,工程效益大发挥,四区友县大联手,两个市场大促进。

(二)共同打造旅游优质品牌

四区县要优化域内旅游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以地理位置为基础,以交通为纽带,实施空间形态的集聚和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协同、放大区域旅游的吸引力。要共同打造精品,提高服务质量,统一服务标准,互推旅游产品,互送旅游客源,放大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的综合效应。

(三)共同做好要素系统集成

四区县要进一步做好旅游要素的系统集成,以重要的交通线路为骨架,以旅游景区为节点,推进城市、乡镇、街区旅游建设,根据比较优势形成产业分工,合理规划布局旅游产业聚集区,构建具有本片地域文化特色、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旅游产业链和产业体系。遵循核心主导、紧密辐射、网络联动原则,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产业集聚的合作性竞争两个层次,突出地方风情、风貌,提升产品的资源功能承载单元之间的空间联动性。

(四)共同打造区域旅游秩序

四区县联手营造良好旅游市场环境。要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合作建设,规划建设信息共享、线路互联、互相辐射的旅游服务中心、游客集散中心和信息平台,促进片区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体化运营,推广1+3综合监管模式,设立旅游警察、工商旅游分局及旅游巡回法庭。开展联合执法、抓好文明旅游,共同建立不文明游客、不诚信企业“黑名单”。建立旅游安全合作机制,及时互通旅游安全信息,共同加强旅游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五)共同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四区县要联手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及重庆市、湖北省的规划和项目对接,高质量地策划一批三峡重点旅游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支持,落实三峡旅游业务游船便利过闸、优先过闸的政策。

四、扎实推进“金三角”旅游的一体化

巫山、奉节、巫溪三县地处我市三峡库区腹心,总面积达到11083平方公里,人口超过200万,是重庆市规划的“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板块。三县具有相邻的地理位置、相似的资源基础、相近的的人文风俗。在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峡谷绝景组成中,“金三角”囊括瞿塘、巫峡两峡占2/3的份额,在长江三峡全长200余公里中“金三角”就占了125公里,其重心地位不可动摇,是公认的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精品旅游资源。204万年前的巫山人、新石器时期的大溪文化、光辉灿烂的巫文化、巴文化、神女文化、三国文化等,天坑地缝、瞿塘峡、白帝城;宁厂古镇、红池坝、夏冰洞,巫峡、小三峡、小小三峡、龙骨坡巫山人遗址、大宁河古栈道等旅游资源,既有垄断性又有互补性。2016年,重庆将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一体化建设纳入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就互联互通、景区建设、合力营销、经营体制等作了部署。三县应当加强合作,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升级发展、转型发展、内涵发展,加快了金三角一体化建设。

(一)以五大理念引领旅游一体化建设

三县要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全域旅游改革创新,深度挖掘特色旅游和文化资源,促进金三角旅游资源整合和协作发展,到2020年,把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打造成为国家级钻石线路、国际精品旅游目的地和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二)以完善规划布局旅游一体化建设

要高起点制作规划。坚持以大旅游经济为统揽,突出绿色本底、生态发展特点,把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一体化建设作为重庆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方案无缝对接。将金三角一体化建设发展规划与三县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有机衔接,确保规划落地实施。

(三)以遵守原则规范旅游一体化建设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一业兴”促“百业旺”,把旅游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主导产业来培育发展,以旅游业发展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区域旅游协作发展联盟,政府与政府、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在推进旅游交通互联互通、旅游要素配置、旅游品牌打造、配套设施建设上引入竞争机制,实现旅游产业在投资主体、线路打造、产品开发、创意营销等方面多元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四)以发展交通加快旅游一体化建设

要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形成金三角高速公路、铁路、航运、航空为一体的综合性立体化旅游交通格局。三县都要抓紧推进神女峰机场和出境高速公路建设,尽早建成夔门港区、巫山港区,推进郑万高铁建设,促进安张铁路开工,启动沿江铁路项目论证,加快三县县际之间、县城与景区、景区与景区之间快捷通道建设,形成旅游公路环线,完善功能配套,实现互联互通。

(五)以创新产品支撑旅游一体化建设

要大力开展旅游招商引资,引进一批集观光、度假为一体的特色旅游项目,推出一批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一体化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建成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市级旅游度假区,建设一批特色旅游镇和特色民俗文化村统一标识、统一网站、统一品牌、统一口号、统一画册,实现金三角一体化整体营销,向国内外推出一批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实现“1+1+1>3+”的目的。

(六)以优质服务提升旅游一体化建设

依托机场、港口、车站建立一体化游客服务中心,形成旅游集散网络,构建一体化旅游投诉机制和服务平台,提升旅游监管服务水平和金三角一体化建设智慧化、信息化建设。

(七)以战略联盟推进旅游一体化建设

建立战略联盟,实现旅游要素一体化经营和旅游价值链重构,形成开发、销售、服务一体化,包括吃、住、行、游、娱、购等相关产业的联合,旅游上游供应商(资源、原料、设施设备等)价值链、旅游企业价值链、销售渠道(旅游经销商、零售商)价值链和旅游者价值链的重构,建成完整的区域旅游产业体系,实现旅游圈一体化互惠共生。

(八)以完善政策保障旅游一体化建设

建立旅游专项基金,完善县级旅游开发建设平台公司,在创新中完善金三角一体化建设体制、机制、方式、方法。

巫山全域旅游建设是实现“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的必由之路,是旅游发展的转型之路、改革之路,这条道路将引领巫山建设成具有绿色本底、文化底蕴、景区支撑、全域布局、产业融合、要素齐备、服务优质、享誉世界的国际知名现代化旅游城市。

作 者:中共重庆市巫山县委党校政治学天高级讲师

责任编辑:马 健

猜你喜欢

金三角巫山全域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电磁感应综合问题中的“金三角”
醉美巫山赏红叶
金三角图案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谋全域 图四时 大连金普新区的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巫山
破解天体运动问题的“金三角”
越境大剿匪——国民党金三角“复兴基地”覆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