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电子工程视角下我国广播电视直播技术的分析

2017-12-09谷振杰新乐市传媒服务中心

大陆桥视野 2017年12期
关键词:传输技术电视节目广播电视

谷振杰 / 新乐市传媒服务中心

基于电子工程视角下我国广播电视直播技术的分析

谷振杰 / 新乐市传媒服务中心

当前我国整体的经济水平与科技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这同时也为广播电机行业的前进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机会,广播电视行业的全面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尤为重要的条件。随着人们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广播电视台将直播技术应用于广播电视当中,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本文就电子工程视角下我国的广播电视直播技术展开简要分析。

电子工程;广播电视;直播技术

前言

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的电子工程科技,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并趋于加速发展新乐市传媒服务中心。电子工程科技在广播电视当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直播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们对电视节目实时性的要求,使人们能够在更好地欣赏广播电视节目的同时,保证信息接收也更加及时。因此,直播技术的熟练掌握与合理运用,对广播电视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及作用。

1.广播电视直播技术的主要形式与应用特点

1.1 直播技术分类

在当前广播电视中广泛应用的两种直播技术形式,是分配恃式直播技术与直播形式。分配式直播技术的传输基础信号为C波段卫星信号,通过卫星信号与有线电视网络、电视台之间进行实时传输,但信号传输与播放效果方面,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未能达到理想水平。在直播形式这一发面,其顺利运行是通过天线接收卫星信号,因而能够十分有效地提高电视节目的播放质量。

1.2 直播技术应用特点

1)高带宽。直播技术的应用,需要确保完善的直播传输技术系统,转发器的带宽应大于有线数字电视频道的带宽度,设置为36MHz和 54MHz。

2)门限低。在直播传输技术当中,卫星直播传输技术,相对于有线广播电视与地面广播电视系统相较,传输链路较长,这种条件因素导致信号严重衰减,却恰恰满足了电视广播的信号接收的要求。卫星直播传输的解码方案与信道编码的低门限特点,能够使其具备较高的使用率[1]。

3)符号率高。在直播技术的应用当中,转发器带框的灵活设置,以及滚降系数一类有关参数的合理更改,为卫星直播技术的稳定,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性能。

2.电子工程视角下的广播电视直播技术应用

2.1 节目平台的有序发展

对于广播电视节目来说,节目平台的有序发展能够有效促进直播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完善。节目平台是广播电视节目传输环节的重要前提,只有节目平台得到良好的建立,才能帮助电视节目的有效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平台,需要囊括编码、采集节目源等相关的全部系统,并能通过采集系统,对即将播放的电视节目进行梳理以及源码编辑。在完成源码编辑这项工作后,还要确保编码复用技术能够对完成的源码编辑进行解码,由此,全面保障电视节目能够准时、顺利播放。

我国实行的广播电视直播技术应用编码在500KB/s-10MB/s之间,因此,节目处理也需要保证在这一波段内进行,才能取得良好的观赏效果,以期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与听觉享受。此外,在电子工程发展的推动下,卫星直播技术也渐渐应用于广播电视的直播形式当中,随着电视机顶盒、网络机顶盒相继问世,并广泛应用于千家万户,国家广电总局也对卫星直播技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规范,为节目平台的有序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2.2 卫星直播传输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

广播电视直播技术的加速发展的前提,就是要确保在线传播技术的重点改进。依据当前我国广播电视直播技术的发展现状,应该对国外一些先进的卫星电视直播经验加以借鉴,从而有效促进我国的广播电视发展。例如,实现广播电视的全面覆盖;广播电视属于公共服务范畴,旨在为整个国家的民众提供广播电视服务,但一些农村和偏远山区无法接收到地面数字电视,为解决这一问题,印度、法国、英国等国家,为无法接收地面数字电视的地区家庭,推出卫星电视系统及相关免费服务[2]。这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的广播电视行业社会效益的提升。在广播电视行业的整体推动下,卫星直播技术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与进步,网络拓扑结构也随之出现。网络拓扑结构的对象是网络范围上的各个节点,节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互联表现为不规则形状,而不同节点之间无固定连接形式,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需要至少两条链路完成。这种状态的网络形态,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与通信效率,子系统也比较容易拓展;但相对来说的管理也更为复杂,多点连接,要采用相应的流量控制及路由算法,来保证路由机制的最佳路径选择,使其运转状态保持良好。这种网络拓扑结构的主要应用范围,是大型的广域网范围,如中国网通骨干网、中国教育科研网等。

2.3 卫星接收的有效实现

将卫星直播退入到广大农村与偏远山区的惠民政策正在逐步实行,实际应用当中,主要的应用途径,就是对广播电视机顶盒的利用,以此来控制广播电视用户对电视节目的需求与选择,同时确保在接收电视节目时,用户的的安全性。机顶盒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使得用户能够根据自身需求来选择不同广播电视节目的接收,并有效避免用户在进行广播电视节目欣赏体验的时候,受到其他信号的干扰影响,影响节目的体验感受与效果。广播电视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技术水平也在逐年上升,推动了广播电视行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广播电视是视频信号与音频信号相结合的一种媒体传播途径,直播技术更需要将这两种信号与节目平台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并对节目的接收进行一定的控制,不能只注重节目数量而忽视了节目质量。机顶盒作为直播电视节目的主要形式,应该将其更好的加以开发和利用,及时调整信号较弱的相关现象,合理控制天线的接收范围,强化用户的节目观赏体验。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电子工程视角下,广播电视直播的发展进行了简要分析,可以看出,在当前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走向中,直播技术,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提升广播电视节目效率与质量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在电子工程视角下,对广播电视直播技术的应用,目前主要表现在卫星直播传输技术上,通过良好的平台建立、卫星传输技术的剖析、以及卫星接收的实现效果等,确保了电子工程视角下直播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合理、科学应用,从而促进广播电视行业整体的向前推进与发展。

[1]那孜力汗•斯拉木.关于我国广播电视卫星直播应用技术的探究[J].科技传播,2015,21:91+88.

[2]狄柏涛,陶瑞.广播电视工程中数字音频技术的优势与应用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13,18:81.

猜你喜欢

传输技术电视节目广播电视
基于K-ML-MPWFRFT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
高清数字电视光纤传输技术应用研究
传输技术在信息通信工程中的有效应用分析
宽量程计量自动切换及远程传输技术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