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0至6岁早教敏感期,每一个都是成长“飞跃点”

2017-12-08钟艳

婚育与健康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敏感期事物动作

钟艳

“超级宝宝”养成记

为什么刚出生的孩子喜欢看黑白色,而不是彩色?为什么爱吃手?为什么总是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起来递给他,他会再扔掉……这些都在揭示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秘密——敏感期。

什么是敏感期

敏感期是指0~6岁的孩子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每个孩子的敏感期时间并不相同,家长要细心观察,鼓励他勇敢尝试,让生理、心理和行为产生相互作用,刺激孩子全面发展,让早教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

敏感期的重要性

0~6岁的孩子,如果敏感期没有得到良好发展,到6~12岁还有弥补的机会,但前提是6~12岁期间,必须给他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成长环境。但现实中,在学习压力下,这个年龄段的很多孩子,既得不到6岁以前来自父母的宽容和疼爱,又得不到大人给予的尊重。在这些孩子身上,往往看不到敏感期的种种表现。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黄金般贵重的概念始终没有进入更多家长的视野。

敏感期的特点

处于敏感期的孩子,具备一种神奇的力量,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成长和创作中。具体表现为某个时间段里,他只对环境中的某一项特质专心,甚至拒绝接受其他特征的事物;不需要特定的理由而对某种行为产生强烈的兴趣,不厌其烦地重复,直到突然爆发出来新的动机等。

抓住孩子11个成长敏感期

语言敏感期(0~6岁) 语言能力分为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能力。孩子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型,并发出牙牙学语的声音,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

3岁以前是口头语言的敏感期。其中,0~1岁是前期语言时期,孩子从喜欢听到能听懂;1~3岁是语言期,1~2岁的孩子能用只言片语表达意思,2岁以后则进入语言的爆发期,不但会自言自语,而且会模仿成人说话。家长应在语言爆发阶段,给孩子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3岁以后才会出现书写、阅读等文字语言的兴趣。

4~6岁的孩子开始感受到语言的力量。幼儿很容易就学会了母语,正因为他具有天生的语言敏感力。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良好的语言能力可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家长应不断用语言鼓励和引导孩子尽量多说、多表达,不要不耐烦,否则会损害他们的自信心。

秩序敏感期(2~4岁) 刚满月的孩子,家人把他抱出门,他就哭了,过了一会儿,把他抱回到原来的房间,又不哭了。这表明,孩子对环境有了感觉,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他会因为无法适应环境而害怕、哭泣,甚至大发脾气。因此,对秩序的要求是幼儿极为明显的一种敏感力。

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比如东西一定要按原来的位置摆放,必须先穿上衣再穿裤子等。如果大人没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就会缺乏对建立各种关系的知觉基础。因此,要尽量给孩子一种有秩序的生活,理解孩子的情绪,并帮助他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感官敏感期(0~6岁) 从出生起,孩子就会凭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3岁前,他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来“吸收”周围事物,3~6岁则更能具体透过感官分析、判断环境里的事物。因此,在生活中要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围事物,尤其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是不具有危险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的,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引导孩子自己产生智慧。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小的物体特别感兴趣,比如面前有一支笔、一粒花生米、一粒小豆,孩子会首先抓住小豆。因为他的视野和大人不一样,大人的视野是开放的,而孩子是关注细枝末节的,哪个微小,他就关注哪个。

因此,当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是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时,正是培养“巨细靡遗、综理密微”习性的好时机。家长不要打断他的关注,应该在安全的前提下保护他的兴趣,鼓励他勇敢尝试。当孩子获得了尊重与信赖后,就会在环境中自由探索,不断提升观察力。

动作敏感期(0~6岁) 动作发育可促进体格发育、发展观察力、增加与人的交往,有助于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及勇敢、坚毅的品质。0~3岁是孩子运动发育的敏感期,从仰卧位到能走会跑,从伸手取物到能灵活运用双手,都是在3岁前完成的。

其中,抬头的敏感期是2~3个月,坐的敏感期是6~7个月,手的动作发展期如伸手取物是5个月左右,手的精细动作敏感期是1.5~3岁。走路的敏感期是1岁左右,2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帮助左、右脑均衡发展。

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更强调小肌肉的练习,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教育,例如手的抓握、拿花生米等小物件、搭积木等,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

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2.5岁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开始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兴趣。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节,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执拗敏感期(3岁左右) 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共同点是喜欢按自己的意图和要求做事,而这些要求在大人看来往往是无法理喻的,如果要求得不到满足,孩子通常会大哭大闹。对于这样的行为,家长一般理解为胡闹或是任性,但这恰恰标志着孩子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成长阶段,就是执拗敏感期。

为什么孩子在这一阶段会表现出性格急躁、乱发脾气,还那么“拧”呢?因为3岁前孩子的思维是“直线型”的,而且“不可逆转”。当他们做某些事时,在他的头脑中会形成预先的“设想”,这时如果有人打破他的预想,他就会发火。比如,有人按门铃,孩子想的是自己去开,如果这时妈妈开了门,他就会非常恼火,有可能让客人出去,重新关门,让他再开。对进入这一阶段的孩子,家长应给予更多关注与耐心,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体会到关爱,尽量让他的预想得到实现,这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和情感满足有很大的好处。

书写敏感期(3.5~4.5岁) 4~5岁是孩子学习书面语言的敏感期,5岁是孩子掌握词汇能力的关键期。家长应让孩子在此关键期前对文字有个感性认识,比如看图书讲故事、识字小卡片等,促进孩子在书写发展关键期能得心应手。

阅读敏感期(4.5~5.5岁) 孩子的书写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但如果在语言、感官、肢体等动作敏感期内,得到了充足的学习,他的书写、阅读能力便会自然产生。此时,父母可多选择一些儿童读物,布置一个书香的居家环境,多陪伴孩子阅读,帮助孩子养成爱阅读、爱书写的好习惯。

文化敏感期(6~9岁) 6~9岁的孩子对探究事物的奥秘有着强烈的需求。这个时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田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家长可在此时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伸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

行为习惯敏感期(0~3岁) 俗話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0~3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孩子模仿能力的敏感期,也是第一个逆反心理的时期,对于孩子将来的人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在行为习惯敏感期,孩子表现为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动作,并且开始有自己的意志,慢慢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而不是一味听从大人的话。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起到表率作用。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饮食、卫生等习惯和爱劳动、关心他人的品德;要训练孩子穿脱衣服、鞋袜、解纽扣和鞋带等生活自理能力,鼓励孩子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当其遇到困难时,家长不要马上伸手相助,应鼓励其进行尝试,孩子经尝试获得成功后,对将来智能发展和学习的意志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结

敏感期不仅是孩子学习的关键期,也影响其心灵、人格的发展。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孩子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内在需求受到妨碍而无法发展,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机,日后若想再学习此项事物,不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时间,效果也不明显。而如何运用这股动力,帮助孩子更完美地成长,正是父母的职责。

因此,家长应尊重孩子的行为与动作,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免错失一生仅有一次的特别生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敏感期事物动作
下一个动作
文化敏感期理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单独中的洞见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敏感期,是否真的无处不在?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妈妈,不要坐等敏感期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