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高校创品牌 立足九年建高端

2017-12-08高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优势课程体系育人

高悦

2016年1月,为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委教工委、区教委研究决定对北方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原北京市杨庄中学、杨庄小学、八角北路小学)进行深度整合,成立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全力推进学校九年一贯制整体发展。

自整合成立以来,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秉承自主办学、开放包容、创新超越以及和谐稳定的工作原则,全面稳步推进机构改革、人事聘用改革、课程改革、薪酬激励机制改革以及设施资源配置等各项改革工作,为教师和学生搭建广阔平台,全力推进学校优质跨越发展。

“优势成长教育”奠基核心素养培育

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将“优势成长教育”作为学校的文化定位,将办学理念定为“以优势成就个性,让成长创造价值”。学校倡导“人文精神、进取精神、专业精神”,推崇“尊重、创新、专注”的核心价值,以“工于优、精于业”为校训勉励师生,逐步形成“正心诚意、致知力行”的校风。

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的育人目标是:育自信、自主、自立之现代公民。基于国家层面、国际层面、积极心理学层面和学校层面设定学生成长指标,提炼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优势成长的“九字诀”核心素养,连同三大素养领域,共同构成北方工大附校学生的核心素养模型。

优势发现,对应的学生核心素养是悦、律、恒;优势发展,对应的学生核心素养是志、识、技;优势发挥,对应的学生核心素养是善、责、合。通过对九大核心素养的解读,最终形成了三个年级段的核心素养指标体系。以“技”这一核心素养为例,在低年级段(1-4年级),对应的素养指标是“善思考”;在中年级段(5-7年级),对应的素养指标是“勤实践”,在高年级段(8-9年级),对应的素养指标是“勇探究”。各年级段学生核心素养的指标体系是学校育人思路的细化,也是九年一贯制育人课程体系的构建基础。

“四—三—二”课程实现一贯制育人

九年一贯育人的重点工作,在于充分利用这一学制优势,整合构建课程,以九年的视角统整学校学科与德育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全面均衡发展。基于以上思考,在充分调研、研究校情、不断磨合的基础上,学校推出了“四—三—二”课程体系。

基于“四—三—二”学制,学校对课程体系进行了系统构建。

1-4年级主要是发现优势,培育自信,开设整合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整合型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学科内、学科间、跨学科的整合重组,拓展型课程对国家课程进行学科拓展以及与初中学业科目简单知识相融合进行学科渗透。

5-7年级主要是发展优势,形成自主,开设体验型课程和先修型课程。体验型课程包括早期开放性科学实验和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体验课程、技艺类社团体验课程;先修型课程主要是初中核心学科的知识类学科先修课程(5或7年级实施走班教学)。

8-9年级主要是发挥优势,实现自立,开设探究型课程和选择型课程。选择型课程是核心学科和优势学科分层分类相结合的强化走班课程、走职高发展的职业技术课程。探究型课程是强化初中学科知识的跨学科、超学科综合性项目研究课程。

课外活动课程让学生充分探索自我

为了给学生搭建丰富的平台,鼓励学生探索个性特长、发展优势领域、获得成功体验,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在原成员学校德育活动课程和学生社团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梳理和构建,形成了横向丰富多样、纵向层次明确的课外活动课程体系。学校开设了近70门课外活动课程,包括科技、艺术、体育三大类;同时建设了“北方繁星”话劇社、“北方繁星”健美操队、田径运动队、合唱团、管乐团、广播站等学生社团,给学生充分的自我探索的平台。

“路漫漫其修远兮”,学校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相信经过几代北方工大附校人的努力,定能将学校做优质量、做强特色、做响品牌,实现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从融合到优质,从优质到品牌的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优势课程体系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矮的优势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画与话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