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海龙说的每一句话战士们都信

2017-12-08文/蒋

军营文化天地 2017年11期
关键词:黄继光海龙指导员

文/蒋 龙 郭 校

余海龙说的每一句话战士们都信

文/蒋 龙 郭 校

“如果有一个连队要参战,我希望是黄继光连;如果有一个架次要跳下去,我希望是我的架次;如果有一个人要牺牲,我希望那个人,是我。”

一次战前动员上,余海龙语气平缓,双目如炬。这颇具悲壮意味的几句话,换个人来表达,味道或许就不一样。

六连的兵早就习惯了指导员“煽情”的样子,但他们说:“指导员说的每一句话我们都信。”——这大概是一个指导员最难达到的最高等级的“成就”了。

政治工作说到底就是兵心

在红花油的映衬下,四级军士长姜生武脚踝上的 “肉馒头”看起来晶莹透亮。

“脚踝肿得这么厉害,要不这次跳伞就不要参加了吧。”余海龙关切地看着姜生武。

初到连队就任指导员,这次整建制战备跳伞是余海龙接手的第一个大项任务。“那可不行!这次跳伞营里要统计参跳率,这点小伤不能拖连队后腿。我向连队保证,我的脚踝伤,绝不影响跳伞!”姜生武的回答,让余海龙很受感动。

“英雄连队的老兵就是不一样……”余海龙暗自思忖,“这份感动,应该全连共享。”

开训那天,连队在篮球场整齐列队,按照惯例,指导员要给大家作动员。

可是那天,余海龙的动员只有三个字:

“姜生武!”

“到!”

在全连战友的目光中,姜生武一瘸一拐走上前,冲着队伍喊道:“兄弟们,咱们六连的兵,红旗要扛第一面,打仗要上第一茬,小小的复训跳伞,兄弟们有没有信心把它拿下?”

“有!有!有!”全连上下一片沸腾。

余海龙说:“这是我任上最成功的一次训前动员。”

也是自那时起,连队战士对新来的指导员刮目相看。

政治工作怎么做才能让大家信服?这是普遍存在广大官兵心中的疑问,也是长存余海龙心中的困惑。

2014年10月,全军政工会议在福建古田隆重召开,余海龙作为空军基层代表参加了会议。习主席为他夹菜的照片闻名全国,时至今日,仍被全军官兵津津乐道。但在余海龙心里挥之不去的,是领袖的声声嘱托。

“人人都需要政治工作,人人都要做政治工作。”

2015年秋天,上任黄继光班班长郑瑞宇提干入学,新任黄继光班班长的选取成了那段时间的大事。

六连有个传统,每年老兵复退以后,都会“重组”六班,从全连挑选不同兵龄层次的人充实进这个光荣集体,以达到黄继光精神在全连开枝散叶的目的。

2014年底,六班按照惯例进行重组,不少“理想人选”却直摇头。颇费一番周折后,六班虽如期重组,但连队官兵不愿进荣誉班级的现象就像一根刺,扎在了余海龙的心里。

经过后续调查,余海龙发现六班在连队并不受“欢迎”,“压抑”“心累”“敬而远之”等词语频频进入余海龙的耳朵,甚至有些战士来到六连好几年,直到退伍都没有走进过六班的门。

余海龙意识到,六班成绩优异不假,兵心不盛却是大隐患。

“靠外力强推,英雄旗帜能举多久?”余海龙在心里打了个大问号。

在推荐黄继光班新任班长的支委会上,余海龙力荐李鹏超:“理由有三条。第一,他军事素质过硬,屡次在重大任务中表现优秀。第二,他组织能力强,在连队是当之无愧的文体骨干,这个不用我多讲。第三,他带兵方法灵活,八班最近这两年的变化就是最好的证明。”

余海龙的建议,遭到了不少连队骨干的质疑:这样一个“95后”“新兵蛋子”,军事素质也并非顶尖,他当英雄班长,火候还差些。

“弓满易折,长期的高压环境,会让英雄班级‘变味’。能不能快乐地带好兵?转变带兵思路,就从‘黄继光班’这个标杆开始!”余海龙说服连长刘堃的话,同样说服了连队一众骨干。

2016年底,黄继光班再次面临重组,这一次,连队收到了多份申请。余海龙挑的“政工”班长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李鹏超带出了一个欢乐亲密、兵心凝聚的英雄班。

“部队政治工作说到底,就是兵心。六班需要这样一位会做政治工作的班长。”

余海龙的“兵心”论,来源于带兵的用心。

2014年底,单亲家庭成长起来的战士易敏收到一个特殊快递——母亲从老家寄来的一大坛亲手制作的泡菜,泡菜瓶子上写着“母亲对儿子的思念”。

拆开快递的那一刻,易敏泪流不止。在饭堂,易敏满怀骄傲和感动地把泡菜分给连队战友,当天,余海龙也吃到了这坛饱含母爱的泡菜,不由得心里一阵温暖。

从饭堂回来,余海龙就给易敏的母亲去了电话,两人在电话里聊了很久,还添加了微信:易敏的母亲希望余海龙能够多给她分享儿子的成长历程。

自那以后,余海龙会定期向易母汇报易敏训练生活情况,给她讲易敏和连队的故事,易妈妈也经常通过余海龙转达对儿子的鼓励。

“天底下没有不思念孩子的妈妈。”为了慰藉战士家属,他着手建立起“英雄连的故事”微信群,与战士家人一同分享连队轶事。

2015年春节,连队组织晚会。余海龙突发奇想,何不让微信群里的家人也参与进来,利用音频视频为官兵送祝福?

晚会行至中场,指导员余海龙在连队官兵好奇的目光中走上台前,掏出手机,连上投影仪。

“你们跳伞的时候,我在新闻里看到了,虽然看不清哪个是你,但我知道其中一个就是你……妈妈为你感到自豪和骄傲……假如部队需要你上第一线,我支持你上第一线!”

视频中,易敏的母亲在家人陪同下坐在镜头前,一字一哽咽……屏幕这头,易敏早已泣不成声。

类似这样的暖心动作,余海龙没少做。“这些事并没有占用我太多额外精力,只是少了一些照本宣科。”

工作做到心坎上,这是政治工作的难处,也是政治工作的魅力。

育人是书记最大的成就

四川籍战士程强,在汶川地震中与空降兵部队结缘,2013年,年满18岁的他报名参军,来到空降兵部队。次年3月,分到黄继光六连,成了余海龙手下的兵。对这个从灾区走出来的娃娃兵,余海龙宝贝得紧。

程强自身素质很全面,体能好,脑子活,很快又在连队荣誉室解说员的岗位上崭露头角,这些都让余海龙感到无比欣慰。

但是没过多久,这个不经事的少年就暴露出了浮躁的一面。2015年春天,按照惯例,上级单位组织预提指挥士官集训队,连队有意让程强去接受历练。在连长指导员房间,程强表现出了怯意。

“啪!”余海龙第一次在程强面前拍了桌子。“困难面前有六连,六连面前无困难!你要是个孬种,六连不需要你!”说完便起身离开了房间。

这次发火让程强大感意外,效果也很明显。当天中午,程强写好申请书,站在了连长指导员门口。

程强以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进入集训队,没过多久,就滑到了10名开外。得知消息的余海龙,专门抽了一天中午“突袭”集训队。

“程强,你行不行?如果不行,今天我就把你领回去!”余海龙第二次拍了桌子,程强又一次懵在原地。

“指导员,我错了……”

“素质不行可以练,思想滑坡可就危险了。你别忘了,走出六连的门,你代表的就是黄继光连……”

程强像是被注了一剂强心针,在集训队接下来的日子里猛拼猛赶,最终以总评第二的成绩完成集训。

“指导员骂我,我也愿意听,我知道他是为了我好。”这句话从调皮的程强嘴里说出来,分外可爱。

“我最怕指导员发脾气。”在余海龙面前,程强就是个长不大的小孩。

“程强性格要强,没经历过多少事,最近几年走得比较顺,不抽 ‘鞭子’,容易跑偏。”

余海龙的“特别关注”并非只对程强一人。就任连队指导员、党支部书记三年来,在余海龙的“特别关注”下,连队走出来不少小名人。

2016年高考,向祺以671分的成绩成为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理科“状元”,被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本硕博连读班录取。而就在举家憧憬着他的光辉前程时,向祺却作出了令所有人都费解的选择———“我要入伍!”

如愿参军入伍,新训结束,向祺又如愿分到了黄继光连。下连第二天,他却在连队“知兵卡片”上写下“立功入党求体验”7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拿着这张写满稚嫩傲气宣言的卡片,余海龙心里有些忧虑:功利心、目的性太强,任其发展,恐怕最后他会一无所获……

“向祺,听说你是夷陵区理科‘状元’,并且点名要来我们连队?”

“是的,我就是想到英雄连队体验真正的军营生活,寻找我的‘诗和远方’。”向祺直言不讳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向祺心气高、能力强,想转变他的思想,谈何容易。问不倒、难不住,这思想工作怎么做?

刚到连队那一个多月,每次考核,向祺总是游走在及格线边缘,像越障这样的体技能要求较高的课目,则直接不及格。

“我是来体验生活的,过得去就行,我志不在此。”向祺话是这么说,余海龙却听出了背后的酸意:他这是拿学习体验当借口,自我安慰。

“向祺,如果这两年你没有参军,你在干什么?你将在进行你最擅长的学习。当初你选择参军是为了什么?用两年时间证明你不适合参军?我想不是的。两年时间,如果只是得到一个否定自己的结果,那这两年将毫无意义。你觉得呢?”

余海龙抓住命门的一番追问,让向祺陷入了沉思。这之后,余海龙频频对向祺的训练给予“特殊照顾”,陪练帮带,加油鼓励,渐渐地,向祺终于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军旅时光。

近年来,黄继光连人才辈出,李鹏超、汪文博、刘毅、向祺、程强、张豪、李四海、佟晨……这些人的出彩,都没少了余海龙的“特别关注”。在余海龙眼里,“让连队的战士当好兵做好人,就是我最大的成就”。

干部带头干,战士跟你战

2014年5月,刚刚完成战术综合演练的黄继光连传来喜讯:连队演练成绩优异,远超第二名。

面对“皆大欢喜”的成绩,官兵们欢呼雀跃,原本也沉浸在喜悦中的余海龙,却无意间听到两名战士的交谈:

“我昨夜去勘察了场地,目标在哪儿我们都知道。”

“我一个老乡负责靶场移动靶标操控,靶标的运动时间和轨迹我早就了解到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余海龙不禁反思起考核里的细节来,仔细一想,余海龙心中一沉,“这成绩来得有猫腻!”

原来,演练考核前,上级明确指出,这是一次全要素的实兵演练考核,各连的成绩都要计入年度训练考核成绩,同时要排序。

“第一只能是我们连!”

“连队的荣誉不能毁在我们手里!”

连队战士一方面热情高涨,另一方面也感到压力沉甸甸。于是“歪脑筋”出现了。几个老兵一拍即合,开始“各显神通”。演练当天,“准备充分”加上官兵正常发挥,优异成绩最终花落六连。

知晓真相的余海龙心里五味杂陈,总觉得大家的荣誉感“变了味”:不是靠真打实练取得的成绩,怕是经不起打仗标准的检验。

遮丑丑更丑,揭短短变长。余海龙把这个情况通报给连长,两人一合计,决定召开检讨反思会。

会上,他先对几名沾沾自喜的同志点名“表扬”,感谢他们为连队所作的“贡献”,随即话锋一转,“荣誉不能‘巧取豪夺’,贡献不是‘鸡鸣狗盗’,今天演训场上弄虚作假,等同于将来战场上投敌变节!”

刚才还洋洋自得的几名同志反应过来后,一个个羞愧难当。余海龙趁势而下,带领官兵复盘演练,从演习准备到作战实施逐个环节查找问题,梳理打仗思想、训练作风、胜战本领等12个方面问题,顺势给全连官兵“安利”了一波战斗力标准、实战化训练的正确认知。

“实战化只是一个导向,未来战争是什么样子谁都无法预测。瞄准实战做准备,就是制胜未来战场的唯一机会。”

2016年,连队随单位奔赴千里之外的高原地区开展实战化训练。“一碗饭、半碗沙”的艰苦环境,光是在那里展开野营生活,就已经是巨大的挑战。

“空降兵部队的战略地位来自于其全时全域空降作战的能力,上了高原,训练都搞不了,还谈什么打仗?”

看着对高原反应心存顾虑的连队官兵,余海龙决定和连长一起吃第一只“高原螃蟹”。

5月的格尔木依旧清冷,一个晴好的早晨,余海龙和刘堃全副武装,集合全连。

“同志们,螃蟹总要有人先吃,今天我和连长先给大家做个示范……”动员话不多,两人在全连的目光中出发了。

为了吃好这只螃蟹,余海龙做足了功课。向友邻单位请教,向单位在高原的军校同学请教,向体系医院的专家教授请教……知识储备了一箩筐,今天终于派上了用场。

高原氧含量低,太阳辐射强,在这里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充满了诸多变数。一路下来,余海龙和连长两人互相提醒,互相鼓励。当两人迎着全连的目光到达终点时,笼罩在连队头顶的高原焦虑也随之消散。

其实,每逢开会,但凡讲到法规守则;每次动员,但凡讲到发扬精神;每逢碰头,但凡给骨干提要求,余海龙结尾总是离不开7个字:“大家看我怎么搞!”做个示范在余海龙这里,几乎是时时处处。

“当你支撑不住的时候,请想一想黄继光老班长,他是怎么拖着断腿残躯扑向敌人机枪的。”余海龙时常用这句话鼓励全连官兵,在他看来,敢于为信仰牺牲,是军人血性的根本来源。

和平时期,牺牲对军人而言,不仅仅意味着生死。

2014年,连队随上级赴东南沿海参加某项全军重大演习。第一阶段演习完成后,部队稍事休整,余海龙翻出手机,发现竟有数十个未接来电,原来是女儿出生了!

余海龙又羞又愧,匆匆忙忙请了三天假赶回湖北老家。快要归队,女儿都还在保温箱里,丈母娘哭着请求护士:“能不能把娃取出来让她爸爸抱抱……”那天,一老一小哭着告别。

“2014年6月28日,我当了爸爸。”提起女儿,余海龙春风满面。“女儿小名开心,希望她能快乐健康地长大。”

作为单位的名人,这些年接受的大小采访数不胜数,女儿开心出生的这段故事,余海龙却一直不愿对外讲。

“他自己不讲,也不准我们讲。”连长刘堃有些着急地说。

“我上前线,是为了她们在后方的安宁。家庭已经作出了牺牲,兵再带不好,带的兵不能打仗,我就更没脸回家见她们……”身后的家庭,亦成了余海龙矢志打赢的强大动力。

到六连以后,余海龙就给自己立下了“三个带头、三个最后”:训练考核带头上,伞降训练带头跳,险重任务带头冲;一日三餐最后吃,休息宿营最后睡,训练结束最后撤。

不论是战士还是军官,能打仗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干部带头干,战士才愿意跟你战。”★

责任编辑:曹舒雅

猜你喜欢

黄继光海龙指导员
黄继光:舍身忘我 英勇无畏
致敬英雄黄继光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黄继光连:英雄精神将永远传承
探访黄继光叔叔的故居
奇妙的“中华海龙”
海龙与海马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好伙食顶半个指导员
海龙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