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服务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7-12-07李冬梅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1期
关键词:内科优质护理人员

李冬梅

(杞县人民医院 河南 开封 475200)

优质护理服务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李冬梅

(杞县人民医院 河南 开封 47520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杞县人民医院住院部收治的120例内科疾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护理干预组、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及SDS评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护理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内科疾病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优质护理;内科;应用效果

医疗与护理服务是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医疗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优质护理的概念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1]。优质护理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长期住院及药物不良反应均加大了内科疾病患者的心理负担。临床经验表明,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降低医患事故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积极性[2]。本研究对优质护理服务在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杞县人民医院住院部收治的120例内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护理干预组、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为54~76岁,平均(67.8±4.6)岁;病程为7~10个月,平均(8.3±0.5)个月。护理干预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为57~78岁,平均为(69.5±7.3)岁;病程为6~11个月,平均(8.7±3.5)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为患者制定健康饮食计划,多与患者沟通,及时把握其心理变化,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1.2.2护理干预组 在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基础知识技能培训,科学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值班工作,具体服务内容如下。

1.2.2.1心理护理 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帮助患者迅速适应陌生的环境。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1.2.2.2环境护理 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调整病房温湿度,播放轻柔的音乐,为患者营造轻松、整洁、愉悦的休息环境。

1.2.2.3康复训练 通过为患者制定科学、可行的康复训练计划,密切关注其身体康复过程中各项身体指标,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

1.3观察指标采用SAS和SDS评分[3]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定。出院时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SAS和SDS评分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理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bP<0.05。2.2护理满意度护理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cP<0.05。

3 讨论

传统护理模式针对于临床治疗,主要内容包括护理人员根据医嘱给予患者用药,护理人员的工作以“医生”为中心,护理工作内容复杂、散碎,需要护理人员高度专心。当今,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优质护理服务可以弥补传统护理模式存在的诸多不足,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优质护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首先,要在病房内营造轻松、安逸的氛围,从环境入手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其次,还要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增进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感情,提高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无论环境护理还是心理护理,只能算是软件护理,在医疗过程中最主要的还是要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的素质,娴熟的技术是取得患者及其家属信任的关键[4-5]。

本研究通过对照研究探讨优质护理在内科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后心理情绪得到改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优质护理在内科疾病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1] 王倩.优质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5):681-683.

[2] 郑春雁.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5(10):453-454.

[3] 张炜耀.优质护理服务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624-625.

[4] 蔡莹.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1):91-92.

[5] 赵静,郑毅.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神经内科病房降低红灯率的影响[J].中国医学导报,2013,10(14):121-123.

R 473.5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1.123

2017-02-16)

猜你喜欢

内科优质护理人员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