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输液架对食管癌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患者术后切口疼痛程度及康复进程的影响

2017-12-07陈亚群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1期
关键词:胸腔食管癌输液

陈亚群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心胸外科 江苏 南京 210019)

移动输液架对食管癌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患者术后切口疼痛程度及康复进程的影响

陈亚群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心胸外科 江苏 南京 210019)

目的探讨移动输液架对食管癌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患者术后切口疼痛程度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06例食管癌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3例,给予对照组传统术后指导,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移动输液架,可进行早期活动。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切口疼痛程度及康复状况(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切口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食管癌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患者使用移动输液架可减轻切口疼痛,促进预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移动输液架;食管癌;胸腔引流管;切口疼痛;康复进程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肿瘤,我国是高发区域,每年约15万人死于食管癌[1]。目前临床多采取开胸手术治疗,术后可出现不同程度切口疼痛,影响患者康复进程。为避免肺不张、乳糜胸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多留置胸腔引流管,传统输液架无法放置引流瓶和其他引流装置,不利于使用。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医疗设备更新,移动输液架应运而生,为食管癌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提供可能[2]。因此,本研究选取106例食管癌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患者,探讨移动输液架对患者切口疼痛程度及康复进程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Ⅰ、Ⅱ型食管癌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患者10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男27例,女26例;年龄48~69岁,平均(57.36±5.21)岁;肿瘤部位:食管上段18例,中段17例,下段18例。观察组男26例,女27例;年龄46~70岁,平均(56.40±6.03)岁;肿瘤部位:食管上段19例,中段16例,下段1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南京市鼓楼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均经病理诊断确诊为食管癌;知情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术后并发吻合口瘘者。

1.3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传统术后护理,拔除胸腔引流管后进行适当活动。观察组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将引流瓶置于移动输液架上,进行适当活动。移动输液架由滑轮、螺旋钮、握手柄、空心架、弯形钩及圆形底座构成。调节指标:架高2.2 m,输液杆长1.1 m,圆形滑轮底座上表面调至水平,便于放置引流瓶。

1.4观察指标治疗后,以NRS数字分级法评估对比两组患者切口疼痛程度,0~3分为轻微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剧烈疼痛。治疗后,统计对比两组康复状况,包括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

2 结果

2.1切口疼痛程度治疗后,观察组轻微疼痛44例,中度疼痛7例,重度疼痛2例,剧烈疼痛0例;对照组轻微疼痛32例,中度疼痛12例,重度疼痛5例,剧烈疼痛4例。观察组切口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68,P=0.015<0.05)。

2.2恢复情况观察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短, 住院天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康复状况对比

3 讨论

食管癌主要症状为渐进性下咽困难,最初为固体食物难以下咽,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唾液也无法下咽[3]。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导致患者行动不便,影响康复进程,而移动输液架具有多种功能,可弥补传统治疗缺陷。早日下床活动可促进患者胸腔积液与气体排出,有利于气体交换和肺部复张。

移动输液架具有多方面优势,其底部装有滑轮,可帮助患者独立完成简单活动,例如下床、上厕所等,减轻家属负担。此外,移动输液架结构稳定平衡,不易歪倒,安全性较高。患者使用该输液架时可于底盘处放置引流瓶及其他物品,实用性较强。使用移动输液架可帮助患者早日活动,避免长期卧床、感觉不适,亦可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患者食欲,避免便秘发生[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切口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食管癌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患者使用移动输液架可减轻患者切口疼痛,促进康复。此外,使用移动输液架应注意以下几点:护理人员应确认引流管长度是否足够,防止患者下床活动时引流管自胸腔脱出;确认患者使用引流瓶类别,若为负压瓶可直接放入架框中,若为水封瓶,则需在框内垫入海绵,防止发生碰撞碎裂;确认患者是否使用引流泵,若使用则应妥善安置,避免拖拽受损。

综上所述,对食管癌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患者使用移动输液架可减轻切口疼痛,促进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1] 李卓毅,傅俊惠,郑春鹏,等.胸、腹腔镜下食管全系膜切除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2):181-184.

[2] 李莲英,刘燕梅.新型多功能输液架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20):33.

[3] 李志祥,钱军,张立功.hGITRL在食道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2016,36(8):1882-1884.

[4] 王安静,刘英.改良多功能输液架的设计与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6,25(2):146.

R 473.6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1.102

2017-02-18)

猜你喜欢

胸腔食管癌输液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胸外科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研究进展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