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

2017-12-07宋双双柴红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1期
关键词:脑瘫智力康复训练

宋双双 柴红

(郑州市儿童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0)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

宋双双 柴红

(郑州市儿童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儿童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8例脑瘫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康复训练效果。结果干预前,观察组患儿的运动发育指数和智力发育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儿的运动发育指数和智力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脑瘫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其运动发育指数和智力发育指数,改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脑瘫;心理护理;康复效果

近年来,随着孕产妇的工作环境改变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大,我国脑瘫患儿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脑瘫患儿通常伴有心理、感觉、智力、运动等方面的障碍,对患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严重的影响[1]。康复训练对于脑瘫患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的运动发育障碍以及智力障碍所导致的体征和症状[2]。脑瘫的康复训练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且由于脑瘫患儿的情绪往往不太稳定,心理较为脆弱,自卑感较强,治疗态度不够积极,从而影响康复训练的效果[3]。本研究为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为临床对该类患儿的护理指导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郑州市儿童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8例脑瘫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为0.5~5.6岁,平均(2.2±0.9)岁;重度脑瘫患儿6例,中度28例,轻度16例;对照组48例,其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为0.8~5.2岁,平均(2.5±0.8)岁;重度脑瘫患儿5例,中度26例,轻度17例。所选取的98例患儿均符合有关脑瘫的诊断标准,本研究经过郑州市儿童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创造良好、舒适的病房环境,注意饮食、营养方面的指导,脑瘫患儿只能食用易消化的食物,且进食时需采用半卧位,防止出现不必要的、不自主的异常动作。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加强对患儿的心理支持,在患儿入院时,护理人员应用热情、甜美的语言和态度来接待,在护理过程中,动作应尽量轻柔且富有爱心。患儿入院后,面对陌生的环境,容易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尽量安抚好其情绪。同时,积极主动和患儿的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消除护士与患儿家属之间的不信任感。②心理疏导:脑瘫患儿往往存在比较严重的依赖、孤独、自卑等情绪障碍,通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爱发脾气、爱哭闹、不愿意配合治疗和护理等。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与患儿进行互动,加强沟通和交流,了解患儿的心理需求,用细心的护理和无微不至的关爱来消除其不良情绪,使患儿积极配合治疗。此外,在患儿进行康复训练时,不能操之过急,发现其出现消极训练情绪时,及时安抚并纠正。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儿进行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前后的运动发育指数及智力发育指数。采用BSID量表对患儿的智力发育情况以及运动发育情况进行评分,分别采用运动发育指数及智力发育指数表示,得分越高,说明发育情况越好。

2 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患儿的运动发育指数和智力发育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儿的运动发育指数和智力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的运动发育指数和智力发育 指数比较分)

3 讨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适宜的心理干预能够消除患儿消极、自卑、依赖等情绪,使患儿树立开朗、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4]。脑瘫在临床上可分为混合型、肌张力低下型、震颤型、共济失调型、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对于不同类型的患儿,护理人员应该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5]。本研究结果提示,干预前,观察组患儿的运动发育指数和智力发育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儿的运动发育指数和智力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儿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智力发育提升,语言能力加强,患儿开始愿意与人交流,并表达自己的想法。观察组中有1例患儿康复训练无效,因为该患儿心理功能障碍比较严重,完全拒绝心理干预。

综上,对脑瘫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儿的运动发育指数和智力发育指数,改善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 陈春秀,赖伟权,黄淑芬,等.对脑瘫患儿监护人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4,28(36):4521-4522,4529.

[2] 李二妮,赵辉,侯志勇,等.痉挛型脑瘫患儿母亲抑郁、焦虑状况调查及心理护理对策[J].山东医药,2012,52(9):83.

[3] 罗月华.脑瘫儿童异常心理护理技巧[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0):2651-2652.

[4] 吴萍兰,吴建贤.脑瘫患儿家长心理护理的新进展[J].安徽医学,2011,39(10):1779-1780.

[5] 刘跃琴,肖曙光,丁玉莲,等.心理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母亲焦虑情绪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1,18(7):161-162.

R 473.72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1.097

2017-02-09)

猜你喜欢

脑瘫智力康复训练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