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7-12-07郭淑琼朱惠娟吴玉石羡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1期
关键词:人性化精神分裂症差异

郭淑琼 朱惠娟 吴玉石羡

(厦门市仙岳医院 七病区 福建 厦门 361012)

人性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郭淑琼 朱惠娟 吴玉石羡

(厦门市仙岳医院 七病区 福建 厦门 361012)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厦门市仙岳医院收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两组均连续护理6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与护理前比较,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阳性症状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3~6个月后,两组PANS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MQ评分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TMT-A连线时间及TMT-B连线时间均缩短,错误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护理前比较,观察组护理1个月后SDS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6个月后,两组SDS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记忆力,提高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

精神分裂症;人性化护理;认知功能;社会功能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及生存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各类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1]。医学模式的改变使临床对各类精神疾病患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其心理因素对疾病恢复的影响。同时,患者预后也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祁恩秀等[2]研究表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能有效稳定患者病情,提高其社会生存技能及生存质量。另外,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记忆力、注意力、信息整合等多方面的认知功能障碍,致使其社会生存能力降低[3]。本研究旨在探讨人性化护理方案的实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护理指导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厦门市仙岳医院就诊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参照WHO制定的《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进行诊断。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30~60岁;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65分。排除标准:脑损伤等器质性病变、严重躯体疾病导致精神障碍者;先天性神经发育迟缓者;有精神药物滥用史者;严重依赖精神活性物质者;有明显暴力行为或自杀倾向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根据入院序号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36~58岁,平均(46.2±3.5)岁;确诊年龄为(38.6±2.2)岁;病程为2~8 a,平均(5.1±1.5)a。观察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34~59岁,平均(47.8±3.2)岁;确诊年龄为(39.2±2.1)岁;病程为2~9 a,平均(5.5±1.7)a。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指导患者日常生活、定时服药,维护病房秩序及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开展五行健康操,同时针对康复期患者开展种菜、画画、手工艺品、折花、缝衣服、装饰品等活动,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更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人性化护理方案,分别从病房及生活区域环境完善、生活和饮食指导、疾病认知教育、心理及情感关爱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①病房及生活区域环境的完善:选择颜色柔和的床单、被罩,使用柔和、不刺激的灯光,采用色调柔和、清新的墙贴装饰优化病房,使用软泡沫包裹墙角锐利的位置,保证病房内外的环境设施安全、整洁、有序。②细致的生活和饮食指导:保证患者个人卫生,指导并提醒其及时更换衣物,可安排专业人员照顾生活自理能力较弱、不能自理的患者,使其学会在生活中自我管理;指导患者合理营养地饮食,忌酒、咖啡等刺激性饮食,多食维生素C丰富的新鲜水果及蔬菜,控制高热量饮食,多吃一些高蛋白食物。③疾病的认知教育:通过与患者积极沟通、交谈、询问,了解其对疾病的认知及自我评价,帮助患者分析对己、对事及对疾病的错误理解,建立正确的疾病及自我认知模式,引导其向积极的情绪转变。④心理及情感关爱: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注重沟通时的态度、语气,拉近双方的距离,获得患者的信任,给予其更多的陪伴,消除各种不良情绪,尊重其生活习惯、信仰,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工作的开展。

1.3观察指标采用PANSS评定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同时间精神症状改善情况。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连线测验(TMT)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6个月后认知功能。WMS用记忆商(MQ)表示,评估患者的记忆能力;TMT包括TMT-A连线时间、错误数及TMT-B连线时间、错误数。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量表评定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同时间社会功能缺陷程度,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社会功能缺陷越严重。

2 结果

2.1PANSS评分与护理前比较,观察组护理1个月后阳性症状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6个月后,两组PANSS各项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PANSS评分比较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aP<0.05,bP<0.01;与对照组比较,cP<0.05,dP<0.01。

2.2认知功能与护理前比较,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MQ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MQ评分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MT-A连线时间及TMT-B连线时间均缩短,且其错误数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前后认知功能比较

注:与护理前比较,eP<0.05,fP<0.01;与对照组比较,gP<0.05,hP<0.01。

2.3SDSS评分与护理前比较,观察组护理1个月后SDSS评分降低(P<0.05),对照组SDSS评分与护理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护理3~6个月后,两组SDS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评分比较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hP<0.05,iP<0.01;与对照组比较,jP<0.01。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是社会弱势群体,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心理问题,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生活负担,降低患者及家属生活幸福指数[4]。常规护理方案细致性低,指导不到位,对患者心理方面的关注更是缺乏。相较普通疾病患者来说,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更需要从心理、精神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护理。人性化护理管理是融入了人文关怀精神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护理人员经过一定的培训后以患者的需求和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尊重患者人格,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的不同开展更加细致、灵活、有效的护理工作,避免传统护理管理不足,促使患者在康复期达到良好的身心康复效果[5-6]。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护理前比较,观察组护理1个月后阳性症状评分降低;护理3~6个月后,两组PANSS各项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该结果表明经过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实施,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改善情况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WMS、TMT是临床最常用的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的量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特异性、灵敏度和临床符合率及可信度均较高[7]。本研究结果中,与护理前比较,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MQ评分升高,对照组患者MQ评分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TMT-A连线时间及TMT-B连线时间均缩短,且其错误数均减少(P均<0.05)。该结果表明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的记忆力,改善其认知功能。同时,与护理前比较,观察组护理1个月后SDSS评分有所降低;护理3~6个月后,两组各项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该结果表明人性化护理模式可加快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的改善,使患者的社会生存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记忆力,提高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然而本研究样本量有限,有待于今后更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1] 孙玉静,王丽娜,周郁秋,等.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精神残疾患者致残因素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6):712-715.

[2] 祁恩秀,姚惠珍,姚海琴.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技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7,15(8):933-935.

[3] 卢勇花,张玉兰,潘贵春,等.精神分裂症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5):176-177.

[4] 谭莉,曹丽,刘建新,等.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2):172-174.

[5] 刘寰.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1):149-150.

[6] 童丽君.人性化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224,227.

[7] 胡茂荣,陈晋东,李乐华,等.首发精神分裂症利培酮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比较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0,37(3):129-132.

R 473.7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1.094

2017-02-24)

猜你喜欢

人性化精神分裂症差异
相似与差异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找句子差异
人性化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