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胸后外侧单切口与右胸后外侧及腹正中双切口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比较

2017-12-07周强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1期
关键词:尿管食管癌食管

周强

(内乡县人民医院 胸外科 河南 南阳 474350)

左胸后外侧单切口与右胸后外侧及腹正中双切口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比较

周强

(内乡县人民医院 胸外科 河南 南阳 474350)

目的观察比较左胸后外侧单切口与右胸后外侧及腹正中双切口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内乡县人民医院2012年4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食管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予以对照组右胸后外侧及腹正中双切口治疗,予以观察组左胸后外侧单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左胸后外侧单切口治疗食管癌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及留置尿管时间,促进早日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优于右胸后外侧及腹正中双切口,值得临床推广。

左胸后外侧单切口;右胸后外侧及腹正中双切口;食管癌

食管癌属于临床常见消化道肿瘤。中国每年平均约15万人死于食管癌,发病率居于恶性肿瘤第2位,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1]。食管癌主要由食管鳞状上皮或腺上皮异常增生引起,临床表现为咽下困难、胸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临床治疗食管癌常以手术治疗为主,不同部位食管癌所采用手术方式不同,上段食管癌解剖结构相对简单,术式无太大争议,中下段食管癌主要有左胸后外侧单切口、右胸后外侧及腹正中双切口等手术方式,临床手术选择尚存争议。本研究旨在比较左胸后外侧单切口与右胸后外侧及腹正中双切口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内乡县人民医院2012年4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食管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女17例,男26例;年龄44~68岁,平均(56.81±6.24)岁。观察组女16例,男27例;年龄45~69岁,平均(57.23±5.1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均符合WHO食管癌诊断标准[2];且经食管造影、超声、CT检查确诊;均为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者。②排除标准:其他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肿瘤明显外侵或穿孔症状患者;手术禁忌证者。

1.3手术方法予以对照组右胸后外侧及腹正中双切口治疗。行复合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经上腹正中切口进腹,探查腹腔,游离胃大、小弯,切除贲门、胃底及胃小弯淋巴结,双重结扎胃左动脉血管,切割闭合器切断腹部食管,制作约4 cm管状胃,注意保护胃网膜右血管,清扫腹腔淋巴结后,钝性分离扩大食管裂孔,上提远端胃与食管远端牵引线结扎,左侧腹腔膈下置腹腔引流管,逐层关闭腹部切口。患者改左侧卧位,右后外侧第4肋间作切口进胸,游离食管,切除肿瘤及胸段上缘5 cm处食管,清扫纵隔淋巴结及食管旁脂肪组织,将胃提入胸腔,采用圆形吻合器行食管残端胃端侧吻合,胸膜覆盖吻合口。预防性胸导管结扎。术后留置胸腔引流,复张肺并依次逐层关胸,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予以观察组左胸后外侧单切口治疗。行复合麻醉后,气管插管,患者取右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于左侧第6肋间胸后外侧单切口开胸,分离胸中段食管癌,清扫纵膈淋巴结,切开膈肌进入腹腔,分析肿瘤侵袭情况,游离胃大弯、胃小弯,于动脉起始端双重结扎胃左动脉,上提游离胃,闭合器切除贲门、胃周围淋巴结,制作4 cm管状胃,清扫胃周淋巴结;封闭贲门部后,将食管从主动脉弓上方提出,清扫胸主动脉旁、喉返神经区域、胸腔内淋巴结后,将胃提入胸腔,采用圆形吻合器行食管残端胃端侧吻合,固定食管并实施吻合口减张,预防性胸导管结扎,固定胃,关闭膈肌。术后同对照组。

1.4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②观察两组手术后喉返神经损伤、肺部并发症、吻合口瘘及心率失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2.1手术效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 及住院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目前,食管癌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多认为与食用含有较多亚硝酸盐的食物、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地域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食管癌病程长,临床表现多样,患病早期仅存在吞咽粗硬食物不适感,中晚期患者则出现进行性咽下困难、声音嘶哑、呼吸系统感染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4]。

食管癌病灶所处位置特殊,与机体重要气管毗邻,手术过程中影响患者消化、呼吸及循环系统功能,食管癌根治术,是在肿瘤切除的同时进行重建术,手术范围涉及机体胸腹两个部位,手术时间较长,且手术时间的长短是决定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因素[5]。右胸后外侧及腹正中双切口手术术野暴露充分,可更彻底清理胸腔、腹腔淋巴结,但手术操作复杂,术中需改变患者体位,两个切口创伤性大,手术时间长,患者术后恢复较慢。左胸后外侧单切口手术仅需1个切口,开胸后可立即进行胸、腹腔探查,单一切口可充分游离和切除胸腔内主动脉弓水平以下食管,并可同时行腹腔内淋巴结清扫及食管胃吻合,术中不需要变换患者体位,手术耗时短,创伤小,有助于其术后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左胸后外侧单切口治疗食管癌,相比于右胸后外侧及腹正中双切口,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可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有助于患者预后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采用左胸后外侧单切口治疗食管癌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及留置尿管时间,促进早日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优于右胸后外侧及腹正中双切口,值得临床推广。

[1] 牛世海.左胸后外侧单切口与右胸后外侧及腹正中双切口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比较[J].医学综述,2016,22(4):813-815.

[2]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60-362.

[3] 王霞光.右胸单切口与双切口术式在胸中上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4(24):2051-2053.

[4] 朱剑锋.右胸、上腹正中二切口手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66例临床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4,29(12):1719-1720.

[5] 陈豫民,况军,王琰,等.右前外开胸加上腹正中切口与左后外切口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对肺功能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17):2041-2042.

R 655.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1.087

2016-12-21)

猜你喜欢

尿管食管癌食管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胃食管反流中的胃蛋白酶对食管外鳞状上皮细胞的影响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患者留置尿管期间两种护理措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