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效果分析

2017-12-07杨学占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1期
关键词:肠胃胆囊炎胆囊

杨学占

(尉氏县第三人民医院 普外科 河南 开封 47550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效果分析

杨学占

(尉氏县第三人民医院 普外科 河南 开封 475500)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尉氏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结石胆囊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研究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统计两组肠胃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消失时间),并检测对比两组应激反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NEUT)分数]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肠鸣音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WBC计数、NEUT分数、hs-CRP 均低于对照组,且SO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可有效缩短其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减轻应激反应。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开腹胆囊切除术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因结石阻塞胆囊管,致使胆囊内胆汁留滞,继发细菌感染从而引发急性炎症的疾病。据统计,约40%患者右上腹可摸及肿大和触痛的胆囊,且伴有白细胞计数增加等现象[1]。其临床症状多表现为高热、黄疸、恶心呕吐及右上腹剧烈疼痛,其中约85%的患者伴有右上腹疼痛,10%~15%的患者伴有轻度黄疸[2]。若未及时处理,可进展为胆囊坏疽,最终导致胆汁性腹膜炎,加重机体感染症状,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本研究旨在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肠胃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尉氏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结石胆囊炎患者,均经腹部X线、B超及CT检查诊断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按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28~64岁,平均(45.11±12.53)岁;研究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27~65岁,平均(46.21±12.54)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手术方法

1.2.1研究组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硬膜外麻醉,平卧位。于脐部做一10 mm气腹孔,建立气腹,压力维持在 12~14 mm Hg,于剑突左下置入10 mm Trocar,于肋缘下3 cm和右锁骨中线连点处、右腋中线和腋前线之间脐上水平分别置入5 mm Trocar,解剖胆囊三角区域,处理胆囊动脉、胆囊管与胆总管,并切除胆囊。

1.2.2对照组 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治疗。硬膜外麻醉,取平卧位。于右上腹经腹直肌做一长约10 cm切口,打开腹腔并暴露术野,切除胆囊。完全电凝止血后,闭合腹部,并根据腹腔内是否干净置放引流管。术后两组均予以两组抗菌素等基础治疗。

1.3观察指标统计对比两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治疗前后抽取2 ml静脉血,以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ET、hs-CRP及SOD,以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两组WBC计数和NEUT分数。

2 结果

2.1肠胃功能恢复时间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2.2应激反应指标及hs-CRP水平治疗前两组应激反应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WBC计数、NEUT分数、hs-CRP 均低于对照组,且SO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应激反应指标及hs-CRP水平比较

3 讨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外科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主要病理机制为胆囊管梗阻,结石堵塞胆囊管,胆汁浓缩,且高浓度胆汁酸盐可损伤胆囊黏膜上皮,引发炎症[3]。以往临床常采用O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临床症状,但因其切口较大,易导致术中大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应激反应是指人体受到剧烈刺激时产生的自我保护反应,hs-CRP可通过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促进免疫炎症反应,激活补体经典途径,参与体液免疫,与外科手术创伤程度呈正相关。田文玲[4]研究显示,采用LC治疗慢性肝胆炎伴胆囊结石取得良好效果,且术后对机体应激和免疫功能影响较小。LC仅透过操作孔对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有效避免传统手术并发症多,出血量多等缺点,且可有效减轻人体应激反应。但由于麻醉方式和手术创伤等影响,可导致患者出现肠胃功能紊乱现象,延长其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肠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说明LC可明显降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WBC计数、NEUT分数、hs-CRP 均低于对照组,且SO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说明LC可减轻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激反应。其主要原因在于LC可使用冷光源提供照明,充分暴露术野,且手术切口较小,对患者重要脏器的损伤较小,有助于患者肠胃功能恢复,由于术后创伤较小,可有效减轻机体应激反应。

综上所述,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缩短肠胃功能恢复时间短,减轻应激反应值得推广及应用。

[1] 陆文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胃肠功能以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分析[J].河北医学,2014,20(8):1346-1348.

[2] 姜鹏飞.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胃肠功能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3):348-349.

[3] 翟荣幸,汪宏.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5,18(7):566-568.

[4] 田文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机体应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5,55(29):74-75.

R 657.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1.085

2017-03-08)

猜你喜欢

肠胃胆囊炎胆囊
清肠胃多吃10种食物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请保护好我们的肠胃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