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溶血对临床生化指标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影响分析

2017-12-07何少欢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1期
关键词:转氨酶生化标本

何少欢

(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医院 广东 佛山 528000)

溶血对临床生化指标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影响分析

何少欢

(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医院 广东 佛山 528000)

目的分析溶血对临床生化指标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1月10日在大良医院体检的100名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体检者血液标本,进行相关处理后分为正常血液标本和溶血标本,比较两种标本的生化指标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溶血标本的钾离子、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血液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他生化指标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可能会影响部分生化指标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应加强血液采集管理,实验室检查人员应规范操作流程,加强标本管理,保证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溶血;实验室检查;生化指标

红细胞破裂导致血红蛋白渗出的过程称为溶血,外界因素是造成溶血的主要原因,常见外界因素包括保存样本的环境过酸或过碱、温度过低等,强力振荡也可能会导致溶血[1]。研究发现,溶血可能影响部分临床生化指标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而干扰临床医师对疾病的诊断。本研究采集体检者静脉血,经相关处理后分为正常血液标本和溶血标本,通过比较两种血液标本各项生化指标的验室检查结果,旨在分析溶血对临床生化指标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1月10日在大良医院体检的100名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既往存在肝肾功能异常及伴有严重疾病的体检者。其中,男48例,女52例,年龄为24~62岁,平均(43.21±10.28)岁。所有体检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实验室检查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ECKMANCK-7检验血液样本,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完成检验。使用专用采血试管采集体检者静脉血8 ml/支,2支/例。其中1支作为正常血液标本不做任何处理,常温放置90 min;另1支作为溶血样本放置冰箱中冷藏,温度调节至-45 ℃,冷藏25 min后取出,放置于水中至融化,溶血的标准是样本中血红蛋白浓度超过4.5 g/L。将两支样本以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6 min,提取血清。检测血清中钾离子、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葡萄糖、肌酐、血尿酸、总蛋白及白蛋白等8项指标,分别检验6次,取平均值作为样本最终结果。

2 结果

溶血样本中钾离子、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及总蛋白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均高于正常血液样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他生化指标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血液样本各生化指标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注:与正常血液样本相比,aP<0.05。

3 讨论

多种因素导致血红蛋白等物质渗出细胞外的现象称为溶血[2]。药物毒性反应、红细胞破坏等患者机体因素以及保存环境过酸或过碱、温度过低等外界因素均会导致溶血现象的发生。溶血发生后,血清会由无色或透明色变为红色,影响实验室检查结果,间接干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3]。因此,预防溶血对于保证生化指标实验室检查结果的高准确性十分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溶血样本的钾离子、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以及总蛋白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均高于正常血液样本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种标本的葡萄糖、肌酐、血尿酸以及白蛋白等生化指标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溶血可能会对部分生化指标的实验室检查结果造成影响。对本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溶血现象发生后,红细胞中的腺苷酸激酶水平会骤升,诱导腺苷二磷酸转化为总蛋白,因此溶血现象出现后,总蛋白水平会升高,进而使血液中的钾离子、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三项指标水平上升;溶血现象对葡萄糖、肌酐、血尿酸以及白蛋白无较大影响的原因可能与溶血现象引起的稀释作用与血红蛋白增加吸光度互相抵消有关,也可能是由于上述指标本身不受溶血现象影响。同时,研究所成员在进行本研究过程中有以下体会:预防溶血是实验室质控项目中的重要工作,为预防溶血,首先应从最基本的角度预防,即提高检验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定期开展培训课堂,传输预防溶血的方法,要求检验人员熟知各项操作的规范流程以及业务知识,避免人为因素导致溶血[4];此外,在日常工作的管理中,要定期检查医疗器械的合格性,清洁试管等物品时要严格遵守清洁要求,采用专用的注射器和采血针;按要求保存血液标本并及时完成检验,检查标本的合格性后再检验,若标本已发生溶血,应采集新的血液标本,若溶血程度较轻且重新采血难度较大,应对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连续校正并注明[5]。

综上所述,溶血可能会影响部分生化指标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应加强血液采集管理,实验室检查人员应规范操作流程,加强标本管理,保证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1] 刘惠涛.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5,2(20):4068-4069.

[2] 孙洪帅,吴雪峰,丛占杰.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的观察及预防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8):35-36.

[3] 张弘子,严春花,解春洁.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防预措施[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2):44-45.

[4] 龚正.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3):406-407.

[5] 赵亚军,郭云霞,邢军.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防预措施[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4):62-63.

R 446.1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1.084

2017-02-15)

猜你喜欢

转氨酶生化标本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转氨酶高与肝炎
谁是半生化人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