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组合复苏器在新生儿病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7-12-07徐正平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1期
关键词:滨海县肺气成功率

徐正平

(滨海县人民医院 江苏 滨海 224500)

T组合复苏器在新生儿病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徐正平

(滨海县人民医院 江苏 滨海 224500)

目的分析T组合复苏器在新生儿病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滨海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给予对照组自动充气式复苏气囊人工通气,给予观察组T组合复苏器人工通气。比较两组的Apgar评分、复苏成功率,血气指标、肺气漏发生率、救治成功率。结果两组出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气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组合复苏器应用于新生儿病房窒息复苏,可提高其复苏成功率,降低肺气漏的发生风险。

T组合复苏器;新生儿;窒息复苏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出现脑瘫、智力障碍、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活质量。资料显示,国外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为0.9%,我国新生儿出现窒息的发生率高达10%,是国外的10倍[1]。T组合复苏器是一种由压力限制以及气流控制的正压通气装置,被应用于早产儿以及新生儿的正压人工呼吸中。本研究选取滨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组对比,分析T组合复苏器在新生儿病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滨海县人民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21~40岁,平均(30.56±8.96)岁;胎周35~40周,平均(37.52±2.09)周。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0~42岁,平均(31.06±10.08)岁;胎周34~42周,平均(38.02±3.96)周。纳入标准:①均经过临床确诊为新生儿窒息;②经过滨海县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③研究前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肝、肾、心、肺合并重大疾病的患者;②存在精神疾病、沟通障碍以及意识不清醒的患者;③患者及家属不支持进行此次研究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7分;>3分者为轻度窒息,<3分者为重度窒息;如1 min Apgar评分正常,但5 min Apgar评分≤7分仍诊断为窒息,如5 min Apgar评分<5分,则诊断为重度窒息[2]。

1.2治疗方法迅速做好复苏准备。详细咨询患者的胎龄和羊水,产前检查,产妇和胎儿等具体情况。准备好T组合复苏器、自动充气复苏囊、黏液吸管、气管导管、新生儿喉镜以及血氧测定仪等,复苏前仔细检查复苏仪器是否异常,药品是否齐全,对患儿进行保暖,摆好体位,清理呼吸道,触觉刺激及擦干羊水等初步复苏处理。所有步骤应在30 s内完成[3]。对患儿进行气管插管。其中对照组接受自动充气式复苏气囊人工通气。压力阀设置为40 cm H2O,通气频率设置为40次/min。观察组接受T组合复苏器人工通气。将PIP(吸气峰值)设置为22 cm H2O,PEEP(呼气末正压)设置为4 cm H2O,通气频率设置为40次/min。两组的复苏人员可通过拇指按压打开或者关闭T行管开口,有效控制呼气时间及频率。促使氧气进入到患儿气道。同时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胸外按压,并给予药物治疗[4]。其中在人工呼吸表现中为胸廓起伏对称,听诊患儿的双肺呼吸音一致,肌张力、肤色及心率均有明显好转,存在自主呼吸音,患儿的经皮氧饱和度>85%,心率>100次/min后,随后转入新生儿科治疗[5]。

1.3评价指标

1.3.1Apgar评分 统计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的Apgar评分[6]。

1.3.2肺气漏发生率 拍X线胸片确认患儿是否存在肺气漏,肺气漏发生率即为肺气发生占窒息人数的百分比。

1.3.3救治成功率 救治成功率=救治成功例数/患儿总例数×100%。

2 结果

2.1Apgar评分两组出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1、5、10 min Apgar评分比较分)

2.2肺气漏发生率和救治成功率观察组肺气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气漏发生率和救治成功率比较(%)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指在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胎儿缺氧,进而出现呼吸困难以及胎儿宫内窘迫等相关疾病,重度窒息是新生儿出现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7]。为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死亡率,已建立充分正压的人工呼吸,随着中国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复苏治疗已取得显著进步,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死亡率仍然较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肺气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赵亮[8]的研究结果相近。出现以上结果的原因主要是:①自动充气式复苏气囊人工通气极易受到复苏主观感觉及操作经验的影响,按压的频率不一样,取得的复苏效果则不一致。对于一些欠缺临床经验的医师,如果过度紧张,按压频率把握不准确,极易导致复苏囊过大输出,进而出现气漏[9]。②T组合复苏器是一种压力受控的通气装置,可以对吸气峰压以及呼气末正压进行有效的控制,保持一致的压力,不会由于操作皮囊而劳累,压力输出不会由于个人因素而受到影响,其次通过面罩正压通气,可以有效避免损伤[8]。T组合复苏器弥补了自动充气式复苏气囊的不足,安全可靠,在新生儿复苏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患儿的生命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

综上所述,T组合复苏器应用于新生儿病房窒息复苏,可提高其复苏成功率,降低肺气漏的发生风险。

[1] 吴伟锋,王宇,红蕾,等.T组合复苏器在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4,20(1):82-83.

[2] 余佩英,张磊,许彬,等.T-组合复苏器联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6例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12):2202-2204.

[3] 左培仙,尤淑恩.T组合复苏器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2016,29(8):286-287.

[4] 沙莉,余章斌,韩树萍,等.T组合复苏器在产房中对极早产儿复苏的应用效果初步评价[J].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2017,32(3):165-168.

[5] 王利英,赵月涵.T组合复苏器在新生儿窒息现场复苏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9):4066-4067.

[6] 梁世鹏.T-组合复苏器在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16(2):87-88.

[7] 李文豪,竺智伟,邵洁.浙江省49家医院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培训现状调查[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4,9(3):196-200.

[8] 赵亮.T组合复苏器在产房中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8):227-228.

[9] 朱晓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转运中应用T组合复苏器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5):82.

R 722.12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1.035

2017-03-11)

猜你喜欢

滨海县肺气成功率
江苏盐城滨海县建立“产改”责任清单销号制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浅谈喉咳肺气虚证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江苏省滨海县老年大学校歌
调畅气机在咳嗽病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江苏滨海县有线电视数字化发展及展望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