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姑息治疗肺癌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12-07杨嘉文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1期
关键词:姑息阿片类肺癌

杨嘉文

(佛山市第六人民医院三水区人民医院 肿瘤科 广东 佛山 528100)

姑息治疗肺癌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杨嘉文

(佛山市第六人民医院三水区人民医院 肿瘤科 广东 佛山 528100)

目的观察分析姑息治疗肺癌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佛山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肺癌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及家属意愿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化疗,观察组接受化疗联合姑息治疗,对于不适宜进行化疗的患者不直接进行抗肿瘤治疗,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症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道痰液增多、呼吸困难、疼痛、胸闷、营养不良等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姑息治疗肺癌晚期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延长其生存时间,缓解不适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姑息治疗;肺癌晚期;影响;临床

肺癌发病率在恶性肿瘤疾病中占12%,且死亡率较高。临床治疗该病以延长患者生命及争取治愈为最终目标。数据显示,患者在确诊时60%已经失去彻底治愈的机会[1]。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支持治疗及舒缓治疗。晚期肺癌患者在临床上会出现呼吸困难及疲乏、剧痛、恶液质、慢性咳嗽等症状,同时,也会有抑郁、恐惧及智力下降等指征存在。本研究选取160例肺癌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组对比,观察分析姑息治疗肺癌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佛山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肺癌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55~75岁,平均(64.39±11.02)岁,按患者及家属意愿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男38例,女42例;按照疾病类型进行划分,包括小细胞癌29例,非小细胞癌51例;按照临床分期划分:包括Ⅲ期42例,Ⅳ期38例;对照组男35例,女45例;按照疾病类型进行划分,包括小细胞癌28例,非小细胞癌52例;按照临床分期划分:包括Ⅲ期43例,Ⅳ期3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分组前,需要与患者直系亲属做好沟通,告知其单纯抗癌治疗与姑息治疗间的区别,按照患者直系家属的意愿做出选择,对照组接受化疗。观察组接受化疗联合姑息治疗,对于不适宜进行化疗的患者不直接进行抗肿瘤治疗,为减轻其疼痛感,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药物治疗,以患者实际病情轻重程度对每日使用剂量进行确认,选择口服肠内营养剂给予患者营养支持,间隔2周复查患者血常规、血蛋白水平,综合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为促使患者痰液稀薄,每天给予患者氨溴索针雾化吸入治疗,保证痰液容易咳出,患者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辅以中药外敷治疗,促使患者腹胀以及便秘症状得以缓解,选择足三里穴位进行针灸,针灸中脘穴位,提升患者自身调节能力,达到补虚扶正的效果。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症状(呼吸道痰液增多、呼吸困难、疼痛、胸闷、营养不良)发生情况。

2 结果

2.1生存时间观察组患者生存时间为(65.23±9.36)d,对照组为(32.01±8.33)d。观察组患者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症状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呼吸道痰液增多、呼吸困难、疼痛、胸闷、营养不良等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症状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临床上肿瘤在确诊时多已不再是单一的局部疾病,常发展为全身性疾病,在入院治疗前,会有潜在转移灶出现[2]。一般情况下,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疾病晚期,且患者均伴有中度以及重度营养不良、骨转移、胸腔积液等,在传统治疗中多选择手术以及放疗方式进行治疗,在错失有利治疗时机后进行化疗治疗,会造成患者机体损伤,增加其痛苦,使患者体质更虚弱,加速死亡进程[3]。调查数据显示,25%~50%的肺癌疾病患者会有疼痛感出现,一般处于疾病晚期阶段的患者疼痛较为持久,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且抗肿瘤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低,往往不能够平静接受死亡。在给予患者镇痛治疗过程中,首选药物就是阿片类药物以及补充药品,同时,为缓解其神经性疼痛,需要加服抗癫痫药物,例如卡马西平以及苯妥英钠、氯硝西泮类药物[4]。此外,在抗疼痛治疗中,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促使阿片类药物药效得到充分发挥,且其镇痛效果也较好。姑息治疗过程中,针对寿命仅剩数周及数天的患者需要特别对待,在对患者使用阿片类等药物对疼痛进行控制时,不能单纯依据血压、呼吸频率及患者的意识作为判断依据加减阿片类药物的剂量;在应用维持麻醉药品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滴定处于最佳缓解状态。当患者生命体征提示需要降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时,就需要在24 h内降低不高于50%的幅度,以免因阿片类药物的撤除导致患者疼痛危机,此外需特别注意不宜使用阿片类拮抗剂。针对存在顽固性疼痛的患者,需要给予镇静治疗,在疾病终末期阶段给予抗静药物治疗不会缩短患者的生命。

针对存在呼吸困难的患者,多会有焦虑症状出现。而在最后6周时间出现呼吸困难症状的患者占70%[5]。分析呼吸困难疾病的发生原因主要为胸腔积液、上腔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心包积液以及气道阻塞,而出现呼吸困难症状的医源性因素就是放疗及化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评估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及可逆转因素,治疗原发病及各类合并疾病,多数患者的症状会得到改善,必要情况下,需要给予机械通气治疗。针对其他相关症状,需要给予苯二氮卓类药物进行治疗,借助阿片类药物对患者的呼吸困难以及镇咳症状进行治疗。在此过程中,也可以选择非药物治疗方式来缓解患者紧张情绪等。针对临终患者,主要重点关注需患者的舒适度。治疗有厌食症或者恶液质的患者时,需要评估患者的体质量下降速度,分析其可逆性因素,解决食物摄入造成影响的因素,例如为促使早饱症状得以改善,可选择给予患者胃复安药物进行治疗,或者选择服用奥氮平以及甲地孕酮、地塞米松等食欲兴奋剂。针对有恶液质的患者,对上述药物进行联合使用效果更佳。对于寿命仅剩数周或者数天的患者,需要将疾病自然发展史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道痰液增多、呼吸困难、疼痛、胸闷、营养不良等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表明针对肺癌晚期且不适宜进行化疗的患者进行姑息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其不适症状,延长生存时间。

综上所述,姑息治疗肺癌晚期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延长其生存时间,缓解不适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1] 钱宏利.姑息治疗对肺癌晚期患者生存时间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9):72-73.

[2] 王静,李峻岭.单克隆抗体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J].癌症进展,2012,10(4):322-325.

[3] 吴雯,郑佩,卢光明.人文关怀在肺癌晚期患者姑息治疗中的应用[J].环球中医药,2013,6(s1):169-170.

[4] 蒋姗彤,李萍萍.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姑息治疗获益研究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15,18(7):462-468.

[5] 张俊莉,张咪.老年肺癌晚期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姑息护理[J].健康前沿,2016,23(6):96.

R 256.1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1.033

2017-03-09)

猜你喜欢

姑息阿片类肺癌
无阿片类药物的全身麻醉策略在围术期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阿片类药物的围术期应用:当前的关注和争议
决不姑息伸向扶贫领域的“黑手”
阿片类药镇癌痛应避开四大误区
姑息护理在终末期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