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患者胆囊收缩功能及胆囊壁厚度的影响

2017-12-07沈寅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1期
关键词:石术胆道胆囊

沈寅

(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 普外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患者胆囊收缩功能及胆囊壁厚度的影响

沈寅

(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 普外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患者胆囊收缩功能及胆囊壁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74例,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对观察组患者随访1 a,观察胆囊收缩功能及厚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a,观察组胆囊收缩功能较术前提高,且胆囊厚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保胆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能够有效恢复患者胆道收缩功能,降低胆囊壁厚度。

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胆道镜;腹腔镜

胆囊结石多发于成年人,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该病的常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但胆囊切除后患者易出现腹胀、腹泻等不良事件,且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会增加,不利于预后[1-2]。由于保胆技术不断发展,临床治疗方式开始偏向于保胆术。基于此,本研究选取74例胆囊结石患者,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于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74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50~72岁,平均(61.17±9.63)岁。观察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52~70岁,平均(61.62±9.4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手术方法对照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三孔入腹法。于脐孔下方穿刺,同时建立气腹,Trocar置入查探腹腔内部情况。胆囊及腹腔内情况符合胆囊切除手术指标后进行手术。Trocar穿刺选择距胆囊最低处的右肋骨边缘,抓取胆囊并暴露,将胆囊动脉和胆囊管游离,电钩分离取出胆囊。检查是否有胆漏、出血现象,冲洗并关闭腹腔。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前期手术过程同对照组一致,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是否行保胆术。Trocar穿刺选择距胆囊最低处的右肋骨边缘,抓取胆囊并暴露,全层切开胆囊壁,切口选择在无血管组织的胆囊底部,同时做好止血工作,吸引胆汁并观察胆囊内部病况。在胆道镜监视下取出胆囊结石,同时检查是否有结石残留。取出胆道镜,缝合切口。确认无出血及胆漏后,冲洗并关闭腹腔。

1.3评价指标①观察并记录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手术指标情况。②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③观察组患者随访1 a,观察手术前后胆囊收缩功能及厚度变化情况。

2 结果

2.1手术相关指标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以及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4,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3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随访,术后1 a,观察组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较术前提高,且胆囊厚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随访前后胆囊收缩功能及胆囊厚度比较

3 讨论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其发病率较高,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该病采取的常规手段[3]。胆囊有存储、浓缩胆汁的作用,胆囊切除后,患者易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早期研究认为胆囊结石的发生是胆囊自身原因导致的,因此认为切除胆囊即可治愈胆囊结石。但随着医疗水平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胆囊结石的病因有了新的观点。部分研究认为胆囊结石的形成与胆固醇在胆汁中过度饱和形成胆固醇晶体有关,也有研究认为胆囊结石形成不仅是胆囊单方面导致的,切除胆囊并不能彻底解决胆囊结石问题[5-6]。因此,临床开始采用保胆手术治疗胆囊结石。

本研究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且患者1 a随访结果显示其胆囊收缩功能和胆囊壁厚度均明显改善,表明保胆手术具有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胆囊收缩功能恢复和降低胆囊壁厚度的效果。原因在于联合保胆手术不受结石大小及数量的影响,通过胆道镜进行内部情况勘察,为手术提供良好视野,提高结石的清除率,降低结石残留率,保证手术治疗效果。胆囊的保留使得胆道结构得以完善,机体可正常储存、浓缩、排泄胆汁,患者术后进食受限时间得以缩短,且其在手术过程中产生的侵入性损伤较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保障手术治疗安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无1例出现结石残留情况。此外,该手术治疗方案可直接在体内进行,有利于腹壁较厚、胆囊较小等患者的胆囊结石治疗。术中无需对胆囊三角进行分离,可有效避免对胆管造成损伤,降低术中出现胆囊粘连、囊壁损伤出血等风险。

综上所述,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保胆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能有效恢复患者胆道收缩功能,降低胆囊壁厚度。

[1] 张和平.326例胆囊结石患者规范化治疗的体会[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5):741-744.

[2] 赵卫云,张慧敏,刘静,等.胆囊结石相关危险因素的探讨[J].临床内科杂志,2015,32(9):617-620.

[3] 曲强,田锋.胆囊结石的处理现状及治疗新策略[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6,43(1):4-7.

[4] 缪锦超,刘赞伟,黄家荣,等.LC联合胆管镜探查术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医学,2017,43(2):98-100.

[5] 杨国春,陈洪刚,刘其飞,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胆囊部分切除保胆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畸形的临床效果[J].广西医学,2017,39(3):331-333.

[6] 刘加宁,冯伟,朱美玲,等.双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观察[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33(4):723-724.

R 657.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1.029

2017-05-20)

猜你喜欢

石术胆道胆囊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干预价值探讨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无管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