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阳地区RhD阴性献血者Rh抗原表型分布与不规则抗体检测分析

2017-12-07沈延平靖春旭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1期
关键词:献血者血型表型

沈延平 靖春旭

(南阳市中心血站 检验科 河南 南阳 473000)

南阳地区RhD阴性献血者Rh抗原表型分布与不规则抗体检测分析

沈延平 靖春旭

(南阳市中心血站 检验科 河南 南阳 473000)

目的调查分析南阳地区RhD阴性献血者Rh抗原表型分布特点及不规则抗体检测情况,为临床输血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克隆IgM试剂鉴定RhD阴性献血者C、c、E和e抗原表型,并用盐水介质试管法、凝聚胺法、IAT/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卡法筛查和鉴定不规则抗体。结果在512例RhD阴性献血者中,各表型分别为:ccdee 318例(62.11%)、Ccdee 135例(26.37%)、ccdEe 30例(5.86%)、CCdee 17例(3.32%)、CcdEe 12例(2.34%),其他表型均未检出;检出弱D/不完全D共19例,各表型分别为Ccee 9例,ccEe 3例,CCee 3例,CcEe 3例,ccEE 1例;512例RhD阴性献血者中,检出不规则抗体23例(4.49%),分别为抗E 14例,自身抗体3例,冷凝集素2例,抗M 2例,抗C和抗补体C3d 各1例,女性献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RhD阴性献血者Rh表型以ccdee和Ccdee为主,其次为CCdee、CcdEe和ccdEe表型,其他血清学表型罕见,Rh阴性献血者抗原表型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减少和避免因输血而致免疫性抗体产生,确保输血安全。

献血者;Rh阴性;血清学表型;不规则抗体

Rh血型系统是目前输血医学中已确认的除ABO血型系统以外最具免疫原性和多态性的血型系统,其所占比例为0.2%~0.5%,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溶血性输血反应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尤其是Rh血型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对红细胞的破坏无需补体的参与,因此由Rh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往往较依赖补体的ABO系统严重;其次是Rh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可以引起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另外,Rh血型系统存在低效价高免疫活性的抗E/e或抗C/c,此类抗原在输血前往往不易检测到,但输血后迅速达高峰,尽管输血前交叉配血相容,仍存在相当大的风险和隐患,因而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1]。为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本研究近年来对本地区RhD阴性献血者的Rh表型和不规则抗体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南阳市中心血站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512例RhD阴性献血者的血液标本为本文研究对象,其中男217例,女295例,年龄为18~55岁,中位年龄为39岁。

1.2仪器与试剂单克隆抗-D(IgG)、抗-D(IgM)、抗-C、抗-c、抗-E、抗-e为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产品;抗-D(IgG+IgM)为英国Millipore公司提供;单克隆抗人球蛋白(抗IgG,C3d)抗体由法国DIAGAST公司提供;凝聚胺介质试剂由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人源抗-D由本实验室留存AB型抗-D血清;Baso 2002-2型微电脑控制血库专用离心机为台湾贝索企业有限公司产品。

1.3Rh阴性筛选及确认试验RhD阴性献血者的初筛应用单克隆抗-D(IgM)试剂盐水介质微量板法。RhD阴性献血者的确认应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初筛和确认均阴性者判为Rh阴性,初筛阴性确认试验阳性者不再细分,笼统归类为弱D/不完全D。

1.4Rh血清学表型鉴定用单克隆IgM抗-D、抗-C、抗-c、抗-E、抗-e试剂,盐水试管法。

1.5不规则抗体筛查与鉴定按抗体筛选红细胞试剂盒说明书要求分别采用盐水介质试管法、凝聚胺法、IAT/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卡法。抗体鉴定方法同抗体筛查。

1.6统计学方法将本文数据导入SPSS 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RhD阴性献血者ABO血型分布情况在512例RhD阴性献血者中,A型143例(27.93%),B型163例(31.83%),O型133例(25.98%),AB型73例(14.26%)。见表1。

2.2弱D/不完全D献血者Rh表型分布情况本文共检出弱D/不完全D 19例,其中Ccee 9例,ccEe 3例,CCee 3例,CcEe 3例,ccEE 1例。见表2。

表1 RhD阴性献血者ABO血型分布情况[n(%)]

表2 24例弱D/不完全D献血者抗原表型分布[n(%)]

2.3不同地区RhD阴性献血者表型分布南阳地区RhD阴性献血者与其他地区RhD阴性表型分布情况比较。见表3。

表3 不同地区RhD阴性献血者表型分布情况(n)

2.4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512例RhD阴性献血者中,共检出不规则抗体23例(4.49%),分别为抗E 14例,自身抗体3例,冷凝集素2例,抗M 2例,抗C和抗补体C3d 各1例;女性献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同性别献血者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n(%)]

3 讨论

Rh血型系统经国际输血协会确认的已有54个抗原,其中以D、C、c、E和e最重要,目前国内用抗-D、抗-C、抗-c、抗-E和抗-e 5种单克隆试剂可分出18种表型[2]。本研究对512例Rh阴性献血者表型检测,结果显示,ccdee 表型所占比例最高,为318例(62.11%),其次是Ccdee型135例(26.37%),ccdEe、CCdee和CcdEe表型相对较少,分别占5.86%、3.32%和2.34%,其他表型本文均未检出;ccdee和Ccdee两种表型共计512例,为Rh阴性患者的88.48%,与研究报道的湛江地区的87.72%,佛山地区的95.35%,湖北地区的89.71%结果[3-5]相近。

本研究512例RhD阴性献血者中检出19例弱D/不完全D。D抗原在不同表型RBC上表达的强度依次为:超强D>正常D阳性>弱D/不完全D>DEL型。D抗原强度与CE单倍型表现为:DcE/DcE>DCe/DcE>DCe/DCe>DcE/Dce>DCe/cde,剂量效应常表现为:DCe/DCe(R1R1)>DCe/dce(R1r)[6]。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抗-D效价测定多用纯合子。弱D曾称为Du,红细胞上D抗原表达明显减少至正常D的5%~10%,但真正的弱D表型频率很难估算、证实,受所用的抗-D试剂与方法影响较大。在输血实践中应防止不完全D误定为Rh阳性,不完全D型患者经输注D阳性红细胞后可产生抗-D抗体,因此患者为不完全D型应作为Rh阴性,而供血者不完全D型应作为Rh阳性[7]。弱D献血者或患者被误定为RhD阴性,临床意义不大,因为:①弱D输给RhD阴性,免疫原性很差;②弱D接受RhD阴性血液,无不良反应;③弱D围产期妇女误定为RhD阴性,给予IVIgG抗-D,无不良反应[8]。近年来发现弱D引起输血免疫的比例并不如想象中的低,故涉及此类输血仍需谨慎。

本研究对RhD阴性献血者进行了不规则抗体筛查,共检出不规则抗体23例(4.49%),分别为抗E 14例,自身抗体3例,冷凝集素2例,抗M 2例,抗C和抗补体C3d 各1例;女性献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献血者受妊娠、输血两种因素刺激作用有关。Rh系统存在有天然抗体和免疫性抗体,天然抗体抗-E在Rh阳性中的比例约为0.1%,通常仅能通过酶处理细胞检测到,抗-D偶然可见,抗-C、抗-Cw、抗-Cx、抗-Rh30和抗-Rh32非常罕见;免疫性抗体中抗-D大多数为IgG,少数含IgM,且伴随IgG出现,偶然可见IgA,且血清中主要为IgG,一般IgG型抗-D不直接凝集正常Rh表型,可凝集D抗原超强表达的红细胞[8]。抗-D IgG又分亚类,最常见的为IgG1、IgG3,少数IgG2、IgG4,且多伴随IgG1出现,孕妇中常为单一亚类,输血免疫男性患者多伴有几种亚类[9-10]。

通过检测Rh表型及M、N、P1等ABO系统外临床输血中比较重要的抗原,建立RhD阴性献血者的表型库,不仅可为临床抢救危重患者提供更为安全的血液,争取宝贵的时间,并且为某些慢性需长期反复输血患者提供配合性更高的血液,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11]。同时,本研究也为输血政策制定部门提供参考依据,目前国内发展不平衡,部分沿海地区政策和经费都比较宽松,采供血机构和临床医疗机构都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在此也建议采供血机构尽快升级在用的《安全输血标准化系统》,增加表型库模块,连接稀有血型库;建议由国家出资,各血站承担起所有献血者血液抗原表型检测及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工作,患者的抗原表型检测及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工作,可由政府牵头,结合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为辖区居民体检、办理健康档案工作合并完成,建立、充实、共享大数据。

综上所述,对RhD阴性献血者进行表型分析和不规则抗体检测,并逐步建立本地区Rh阴性献血者表型资料库,对确保临床输血安全非常必要。

[1] 李海云,程从远.南阳市RhD/C/c/E/e血型分型库建立的意义及应用[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6,24(5):1583-1587.

[2] 赵毓宏,白登科,邓永乐,等.临床Rh表型血清学检测及其同型输注必要性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15,33(9):715-716.

[3] 庞婷婷,志莲,庞小桃.湛江市391名RhD阴性无偿献血者的抗原表型与不规则抗体调查[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1):4770-4771.

[4] 黄秀琼,陈文珠.43例住院病人Rh(D)阴性血型调查[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9):1326-1328.

[5] 徐朴,李艳,何紫琪,等.湖北汉族RhD阴性住院患者Rh表型分布特征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3):300-301.

[6] 王晓宁,王震,刘冰,等.老年待输血患者Rh系统表型分型和不规则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2(6):1143-1146.

[7] 王芳,龚宏伟.江阴市无偿献血者RhD阴性献血者血型调查[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20):3190-3191.

[8] 舒群峰.十堰市Rh弱D和/或部分D变异型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2015,30(10):1004-1007.

[9] 程颖,何涛,欧阳熊研,等.重庆市都市区Rh阴性血型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重庆医学,2016,45(28):3975-3977.

[10] 王连友,毕星秀,曹红荣,等.徐州地区RhD阴性献血者血清学表型和不规则抗体的研究[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5,28(2):142-144.

[11] 尚锦青,贾雯婷,苏仁娜,等.呼和浩特地区RhD阴性献血者表型库的建立及应用[J].国家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1):1550-1551.

R 446.6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1.015

2017-04-03 )

猜你喜欢

献血者血型表型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建兰、寒兰花表型分析
一例机采频繁报警献血者的护理
分析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比较
GABABR2基因遗传变异与肥胖及代谢相关表型的关系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表型与血清学测定的临床意义
72例老年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