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柔道技术教学方法的创新与运用

2017-12-05李知平

体育时空 2017年3期
关键词:柔道运用创新

李知平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3-000-02

摘 要 随着各国对体育重视程度的加深以及对各项体育运动的创新性发展,柔道运动也借势得到了飞速发展,柔道在各大比赛及人们心中的地位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柔道,尤其是青少年儿童。如此一来,柔道技术的教学就成为促进柔道运动发展的关键环节。但是,不少教师或教练员仍然保留着原有的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这很不利于柔道运动的长足发展。本文旨在指出柔道技术教学现状,并创新性发掘柔道的教学方法与其运用。

关键词 柔道 教学方法 创新 运用

目前,我国柔道技术发展表现为:力量可以,耐力欠缺,进攻意识不强,反攻能力薄弱。柔道作为一项既可以锤炼意志,又可以提升个人魅力的运动项目,它的价值日益被众人认可。然而目前的教学质量,并不能满足柔道发展的需要,所以对柔道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应用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柔道教学现状

(一)学生对柔道技术的认识不足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对柔道技术的理解能力深深影响着教学质量。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学生是抱着尝试的心理接触柔道运动的,认为柔道运动很酷,但并没有真正去思考柔道技术动作的要点,所以常常导致老师在强调一个技术动作的重难点时,学生不能真正参悟其中的技巧,从而掌握动作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二)教师队伍水平不高

教师的理论知识与传授知识的能力是教学的支撑框架,影响学生技能掌握的质量,其教学的创新能力是教学的灵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要点。大多数柔道教练员或教师有着不错的专业技能素养,但是理论知识、传授知识的能力以及教学创新的能力过于薄弱,因而不能满足柔道教学质量水平提高的需求,导致柔道教学质量较低。

二、柔道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一)是改善柔道教学质量的关键

由于目前柔道师资团队水平不高,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导致出现了“师生不合”的教学状况(即学生不能很快掌握技术动作要领,而教师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干着急的情况),这就迫切需求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不断对教学进行改革创新,从而提升学生们对柔道技术学习的乐趣,不断科学化自己的教学能力,使学生更愿意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改善柔道运动的教学质量。

(二)是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驱动力

教师的言语、行为以及其对事物的看法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每一个学生。从实际出发,在柔道学习与训练中,教师是指导者、纠正者,是比赛场上赛情赛况及战术的分析者,是学生技术链形成的指引者,因而,教师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学生技能知识的理解、得意技能的形成、科学技术链的形成等綜合能力有帮助作用。

(三)是保证柔道运动快速发展的基本手段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不断的创新柔道运动的教学方法,方能促使更多的青少年及社会人群了解柔道、学习柔道、发展柔道。

三、柔道教学方法的创新与运用

(一)心理暗示教学法与情景教学法相结合

在一项运动技能的学习中,心理暗示主要包括了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暗示、学生之间的心理暗示和学生对自己的心理暗示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心理暗示教学法,要求教师树立自己的威信,学生要有自信,师生之间要相互信任和尊重。情景教学就是将一些具有色彩化、生动化、形象化的场景运用到教学当中,其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极大帮助。

柔道技术的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特色,然而目前教师在教学时仅仅停留在单一动作的讲解示范上,并没有进行拓展延伸,如果将心理暗示教学法与情景教学法相结合运用其中,将提高教学质量。

比如柔道技术大外刈的教学,这个动作可以分为5个阶段(以右护体为例):准备、左脚上步、右腿前摆、右腿后刈、右脚落地。我们都知道,大外刈技术是利用人体的重心和骨杠杆原理完成的,其施技的最佳时机是对方的重心在右脚外侧并且重心点相对较高时,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设置这一场景,从改变对方的重心开始。首先找两名学员,一方施技,另一方配合对方移动重心,教师不断暗示学生,给予学生找准进攻时机的帮助,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使用该技能的技巧与发力点,如此重复,一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二来加深对动作的理解,从而加强学生对技术应用时机的把控能力。

(二)技术链实战练习法

这一方法注重动作的综合性练习,而非单一动作的枯燥训练。经查阅文献,对比分析各国优秀运动员的比赛特点,发现:1.日本优秀运动员的投技和寝技的衔接连贯,进攻动作一追到底;2.欧洲优秀运动员将自由式摔跤和古典式摔跤中的部分动作融入到柔道技术中,形成了不同的连续进攻技术链,并在实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3.古巴优秀运动员进攻技术稳准狠,投技和寝技的衔接流畅,等等。

以上说明技术链动作连贯使用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传统教学中单一动作的讲解示范不能满足学生技能成绩的提高,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强调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贯衔接,启迪学生形成合适自身打法的技术链,鼓励学生创新稳准狠的技术链打法,并通过实战检验技术链动作的合理性,及时改正不合理的技术链打法。

(三)差异教学法

由于每个学生具有机体差异,所以在众多柔道技术动作中,并不是每一个动作都适合于每一个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训练中,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帮助学生形成得意技能。如果一个学生的投技进攻得分优于寝技得分,那么教师就可以多多在投机技能上对该学生进行指导与练习。

四、讨论与建议

虽然说柔道运动技术包括以防身健体为主要目的的柔道技术训练和以竞技比赛为目的的实战技术训练,前者适合大众参与,对技术质量要求不高,但是事物的发展终究还是在竞争中完成的,所以,柔道技术的教学质量和是否传扬了柔道的魅力,影响着柔道运动的长足发展,尤其是在物质观念较强的当下,只有让更多人学到切合实际的柔道技术且体会到柔道的魅力,才能让柔道运动被广泛推广。所以,无论是中小学、高校还是业余体校,在开展柔道技术教学的时候,教师或教练员都要踊跃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柔道技术的教学质量,为促进柔道运动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

我作为柔道教练已有些年头,回望自己的教学历程,可总结的经验还是有不少的,现就柔道技术教学创新方面,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教师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多多总结柔道各大赛事的竞技特点,及时了解柔道技术动作发展的动向;

(二)各个项目的教师的执教能力是相通的,对于柔道教师而言,不能只局限于柔道这一类运动,应融会贯通,积极从别的运动项目中汲取养分;

(三)教师应常与学生切磋交流,不要仅仅停留在单一动作的操练上,要将技术链的完整概念植入学生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程志山.中国柔道运动实战技术训练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 覃永贞.近现代日本柔道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猜你喜欢

柔道运用创新
英97岁老翁要晋升柔道十段
谁说体育的力量不足以感化这个世界?
柔道教学策略研究①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完形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