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帝王御宴的尴尬

2017-12-04肃慎

饮食与健康·下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司马炎何曾晋武帝

肃慎

历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天下归一,都姓了“晋”。

司马炎从打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之后,逐渐怠惰政事,荒淫无度。这家伙本来宫中嫔妃就不少,又在东吴末帝孙皓那儿接收了五千江南美女,致使后宫人数膨胀到上万人。不过这还难以令晋武帝满意,他居然下令全国禁婚,所有未婚女青年都得先经皇上过一遍筛子才行。

民女难嫁,可帝王家的儿女嫁得好。

司马炎亲自给女儿常山公主选定的驸马就是当朝名将王浑的次子王济。

王济生活上丽服玉食,挥金如土。当时京城洛阳土地寸土寸金,王济喜好走马射箭,斥资建起跑马射场,并且用钱币辅地,人称为“金沟”。

司马炎的舅舅王恺也是身家上亿的人,他家中有一头牛名叫“八百里驳”,是一头能日行八百里的神牛。王济很坏,拿出一千万找到王恺打赌射牛。他在百步之外,一箭便将神牛射死,还把牛心挖出后才扬长而去。

有一次,王济在府上设宴请老丈人司马炎吃饭。但见酒宴上食器珍贵,珍馐多多。晋武帝食欲踊跃,吃得津津有味。这时忽见一款用琉璃器皿盛的蒸猪肉呈上来,晋武帝品尝后,为其无比的美味惊讶不已,忙问:“这是如何做的?”王济回答说:“以人乳蒸之。”

晋武帝听后,当即脸上出现不悦之色,放下筷子退席而去。

司马炎并不是恶心吃不下去,而是心中醋意泛滥,一百个不平衡:老子贵为皇帝,吃的东西反不如你们这些做臣子的!

王济家并不止一味佳肴称奇,“鲜羊奶酥”也堪称驸马府家宴中的翘楚。

顾名思义,这个菜是用鲜羊奶做出来的。

一次,晋代著名文学家陆机到驸马府拜访王济。王济摆出数斛鲜羊奶酥招待这位贵客,并好奇地问:“你的家乡江南有什么比得上这个的?”陆机回答道:“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翻译过来就是:“我们江南千里湖出产的莼羹,不必放盐豉就可与羊酪媲美啊!”

盐豉是古代的豆酱,也称豆豉。《释名》所释:“豉,嗜也。五味调和,须之而成,乃可甘嗜也。”黄豆经精选后,浸透,煮熟,拌以米曲,密封发酵,加盐,酿沤久之,风干便成豆豉,作调料有提味作用。《史记·货殖列传》曾以“盐豉千盒”作为衡量巨富的标准刻度尺。

陆机拿不放盐豉的莼羹叫板羊酪酥,足见此羹必然珍美。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表示:作羹用的配菜,莼为第一。

江南的农历四月份,莼菜在生茎而未长出叶子时,叫做雉尾莼,是莼菜中第一肥美佳品。如果鱼脍配以此时的莼菜做羹,其味更为鲜美。

经过陆机这眉飞色舞地一说,由王济带头,“鱼脍莼羹”在晋代上层贵族中很快成为最时尚的菜肴。

晋武帝遭遇类似女婿王济这样的尴尬并不止一次。大臣何曾因在废曹立晋的过程中拥戴司马炎有大功,是晋朝开国第一元勋,官封太尉,直至太保兼司徒,爵位也由侯晋升为公。何曾生活奢侈,狂妄至极,他“日食万钱,犹曰无下箸处”,比王济的奢华有过之而无不及,并把所食菜谱整理成一册传世的名菜大全——《食疏》。

每次宫廷举行大宴,何曾都对御厨做出的菜看都不看一眼。司马炎只好允许何曾的随从去取自家饭菜。何曾的表现分明是一种僭越行为,可晋武帝全靠着这些人抬轿,只能同意何曾此后自带厨膳参加宫廷宴会。何曾的儿子何劭的骄奢程度更是超过了老爸,“食必尽四方珍异,一日之供以钱二万为限。时论以为太官御膳,无以加之”。皇帝的御宴不及臣子的家宴,司马炎这个帝王也够差劲的了。

其实,晋代宫廷中的美味也不少。以下做稍许罗列。

五味脯:这个在皇室中最受欢迎。做五味脯一般在农历二月和九、十月间;牛、羊、獐、鹿、猪肉都成,切成条状和片状均可,但一定要顺着肉纹切。做法上很烦琐,先把肉上的骨头捶碎煮成骨汁,掠去浮沫,放入豆豉再煮,至色足味浓,漉去滓下盐。将切细葱白捣成浆汁,加上花椒末、桔皮和生姜末,将肉脯浸入鲜汁中,用手搓揉,使其入味。片脯需浸三个昼夜以上,待条脯完全后,取出后用细绳穿挂在屋北檐下阴干。条脯到半湿时,反复用手捏紧实。脯制成后放到宽大清洁的库中,用纸袋笼裹悬挂好,到夏天再吃。

胃脯:也即是羊肚脯。每年到农历十月,御膳的工作人员就忙碌起来,他们将羊肚去污,内外洗净,放入有五味及香料调和的汤中,煮烫至七八成熟,取出,再撒上椒末和姜粉,等待晒干。

鳢鱼脯:鳢鱼俗称乌鱼。其制法是先做极咸的调味汤。汤中多放生姜及花椒末调味,然后将汤汁灌满鱼口,用竹杖贯穿鱼眼,十个一串,鱼口向上,挂在屋北檐下。到来年的二月、三月即成,这时把鱼腹中五脏生刳出来,加酸醋浸渍,吃起来其味隽美。也可将鱼用草裹起来,用木槌轻捶鱼肉,其肉白如雪,味道鲜美,难以名状。过饭下酒,极是珍贵之食。

胡羹:这个本是中亚地区的饮食之法。自西汉张骞通西域后,有许多饮食方法传入中原,胡羹即是魏晋南北朝时宫廷中的流行食谱。胡羹的制法为:羊肋300克,加羊肉200克,水400克,煮熟后,将肥肋骨抽掉,切肉成块,加葱头500克、芫荽500克,并加以安石榴汁数合调味。安息为伊朗高原古代国家。安石榴是安息石榴的简称,也就是从伊朗传入的果品。

胡炮肉:这个也是西域食法。取一岁小肥羊,现杀现切,精肉和脂肪都切成细缕菜丝,下入豆豉中,加盐、葱白、姜、花椒、荜拔、胡椒调味。然后将羊肚洗净翻过来,把切好的羊肉装到里面,以满为度。在凹坑中生火,烧红了,移却灰火,把缝合好的羊肚放在火坑中,再盖上灰火,再起火燃烧,约烧煮一顿饭的时间便熟了,其肚香美异常。

雕花蜜渍枸橼子:这是一款外国进贡的宫廷点心。据《南方草木状》载:“钩缘子形如瓜,皮似橙而金色。胡人重之。极芬香。肉甚厚,白如芦菔(萝卜)。女工竞雕镂花鸟,渍以蜂蜜,点燕檀(胭脂),巧丽妙绝,无与为比。”枸橼子又名枸橼、香橼,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在中国岭南的广大地区已有两千余年的栽培史。这个外表跟柑橘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枸橼子并不算什么稀奇物,但是经过食品雕刻加工后就尤其显得珍贵了。

公元284年,罗马(那时中国称其为大秦)的近卫军长官戴克里先取得了帝国政权,他采用东方君主的宫廷朝仪,改罗马元首制为多米那特制,也就是君主制。戴克里先为了表示友好,这位东方小学生上岗后即送给晋武帝十缶雕花蜜渍枸橼子。司马炎感到珍味稀有,还给了舅舅王恺三缶,让他拿着这个枸橼子向西晋首富石崇斗富炫耀。

今天看来,当年雕花蜜渍枸橼子的制法没有什么太高的雕刻技术含量,先将枸橼去皮,在果肉上雕刻出花鸟状,放在罐子里,用蜂蜜浸渍30天左右,用胭脂染色就OK了。这种雕刻技术在春秋时代,中国人就会,据《管子·侈糜》六:“雕卵然后瀹之,雕撩然后爨之。”“雕卵”即在蛋壳上刻花纹,后又称为“镂鸡子”、“画卵”等,“雕撩”即木雕的房屋、车马。两者都是用来在清明前后祭祀祖先的一种习俗。“雕卵”可以煮了吃,“雕撩”则拿到祖坟前焚烧。

最后再说说蒸豚。

蒸豚即蒸乳豬,这是晋代宫廷的席上常见的珍品。这个蒸豚多少与晋惠帝司马衷有关系。

司马衷是晋武帝的儿子,也是史上著名的白痴皇帝。

有一年又闹旱灾又是闹蝗灾,饿死了许多老百姓。晋惠帝接到这个报告,却很吃惊地说:“何不食肉糜?”

灾民们连饭都吃不上,上哪里去吃肉糜啊?

肉糜一般被解释为肉粥。糜有烂、碎之意,而晋惠帝所说的“肉糜”会不会就是蒸得烂熟的乳猪米饭?有待考证。

不需考证的是晋武帝的其他一些儿子,眼见晋惠帝这般愚蠢糊涂,纷纷行动起来,展开篡夺帝位的车轮大战。

在“八王之乱”中,司马衷被毒饼药死,天下大乱,“五胡乱华”,短命的西晋王朝也随之灭亡。

猜你喜欢

司马炎何曾晋武帝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晋武帝:都躺赢了,被怼怕啥
题蓑衣鹤育雏图
何曾
何曾
晋帝寡断:宽容,不是纵容
石崇王恺斗富
智解不祥的“一”
捧杀政敌,防不胜防
晋武帝纵容腐败留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