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2017-12-01陈俊安

度假旅游 2017年7期
关键词:实训院校中职

陈俊安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崇左532200)

我国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陈俊安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崇左532200)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管理专业遍地开花。由于办学条件、师资和生源的差异,致使中职、高职院校、普通本科层次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实习、实训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差异很大。

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对比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游客对旅游产品和服务消费也提出了个性化的要求,形成了多种旅游细分市场,对从事旅游产品生产、销售的不同岗位从业人员提出了差异化的人才需求。我国旅游人才培养摇篮的中职、高职、普通本科层次院校,根据自身的师资、教学设施设备、生源条件形成了以应用型人才为总目标的不同培养模式。

1 人才培养目标比较

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才培养活动得以发生的基本依据和人才培养制度安排的基本原则,[1]包括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定位,以及由此决定的学生在接受完教育之后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达到的规格要求。[2]

中职、高职以及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差别:第一,就业的岗位层次不同。传统中职定位为旅游行业基层服务人员和普通劳动者,高职定位为初、中级旅游管理者,本科定位为对旅游产业发展具有前瞻性的高级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呈现目前中职专业面向就业岗位定位,高职培养则面向更加广阔的旅游相关行业岗位群定位,本科则面向整个旅游产业的新定位。第二,由于培养岗位定位的差异,导致培养的能力要求和培养方法的不同,即表现在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差异。本科专业以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为基础,涉及学科领域多,涵盖知识面广,实践性强,学生要全面、系统地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职学生就业主要面向旅行社、旅游景区等传统旅游行业,培养强调较强的操作能力,对专业理论知识要求不高。而高职人才的培养则除岗位操作技能外,专业理论知识和创新精神的培育得到进一步重视,以及强调学生自我完善和终身学习能力养成。

2 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比较

2.1 中职学校课堂教学

中职学校招生主要对象是初中毕业生或者同等学力的社会人员,能力和素质整体较低,培养的是企业一线的技术型实操员工。目前,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课堂教学,以“理论够用”,教学主要任务是技能学习,锻炼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和技巧,使其可以在岗位中熟练应用。[3]

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学习,都强调技能的提升与锻炼。是一种“短平快”的模式,弥补了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但是由于基础理论不扎实,中职院校培养的旅游人才未来职业生涯发展难度大。

2.2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既重视理论教学又重视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之后,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提升,学生可以更加扎实地掌握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旅游流的跨境流动,英语成为主要的交流工具,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英语交流能力还很薄弱,英语课程的教学有待提高。

2.3 本科课堂教学

本科课堂教学不仅培养能胜任工作岗位的专业技能,而且关注学生未来成长的知识储备,要求理论较扎实又要求技能熟练。我国本科院校数量大、类型多,各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按照社会、企业需求,制订教学计划和目标;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在传统教育知识的情况下,对现有的旅游产业知识进行创新,找到时代发展的机遇和知识创新的突破口;研究型人才培养,主要通过特设适合本科生的科研项目,提高本科生研究能力。目前,地方高校总体倾向于选择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但是,无论是一般高校还是研究型高校,科研与教学都是其两翼,两翼双飞,教学质量才能提升与超越,在此影响下课堂教学突出技能培养,深化技能的理论知识讲解。

3 人才培养的实习、实训模式比较

3.1 校内实训模式比较

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总的来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主要通过实训、实践,掌握实操技能。中职院校教学以实践教学为主,在实践教学中融入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大量时间用于实操技能的训练,校内实训由于设备条件限制,实践环节简陋,一定程度上依赖校外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既关注实践教学又关注理论教学,两方面往往很难均衡发展,两方面都没抓好,校内往往也有基本的实训设施,但动手能力欠缺,理论基础不扎实,很难适应较高管理岗位的知识储备要求。

本科校内实训主要采取课程实训、期末综合实训等主要形式,对实训达到的目的、要求明确,实训活动有经费、制度保障,往往通过期末举办技能大赛的方式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平时实训利用实训室,如中西餐实训室、旅游规划实训室等进行,另外还有就是通过学校自办的一些经营性的酒店、餐厅、酒吧进行顶岗实训。岗位技能掌握较好,理论和实践都比较扎实。

3.2 企业实习模式比较

由于旅游景区、酒店用人规模较大,可以一次性接待实习人数较多,学校出于管理方便,实习方式主要采取企业集中实习,分散实习和推荐实习模式较少。

中职、高职采取集中实习或者2+1教学模式,这类学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整体较差,往往由学校派驻企业的实习带队老师按照学校的制度结合企业的制度管理学生,实践的效果比较差,学校与企业多无长效管理、合作机制,合作程度也不深入。

本科企业实习,按照人才培养计划,分为每学年的短期实习和连续三个月以上的毕业实习两类,与企业合作往往合作机制比较完善,校企双方有固定、长期的实习、实训,合作合同、协议,有详细的合作培训清单,共同实施培训计划,对实习的学生按照企业制度进行管理。

4 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比较

唐模水口沙堤亭

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设置的课程比较单一、简单,在课程设置中,更加强调实践教学,不仅体现在课程设置的实践课程门数较多,还表现在教学课时量安排上较多,学生的基本技能可以得到强化锻炼,满足旅游企业的岗位要求。高职院校设置的课程涵盖的知识面更广泛,但都是以专业知识、职业教育为主,本科所具有的扩展性的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的知识教育较少,能力、素质培养的课程偏少。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全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学生素质和技能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培养,除此外,第二学位课程设置也比较普遍,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

[1]张兄武,陆丽,唐忠明.中国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势[J].现代教育管理,2011(4):66-69.

[2]周建松,唐林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与科学定位——兼论培养高适应性职业化专业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13(2):94-98.

[3]曾敏,吕艳梅,胡诗诗,等.海南省中职学校旅游专业“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1(11):110-119.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7)07-0092-02

2017-05-24

2017-06-18

本文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成果《面向东盟旅游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提升模式研究》(立项编号2013C106);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第二批校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立项资助(立项编号2015JXTD002)

陈俊安(1976—),男(苗族),湖南怀化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旅游规划与开发。

猜你喜欢

实训院校中职
赛教融合下高职大数据专业实训平台自主建设探索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试论一体化的多功能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台研制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